隨著運動姿勢不正確、體重超標,退化性關節炎已經不再是長者的專利,而且民眾對於退化性關節炎有不少迷思,例如:自行使用消炎止痛藥來緩解關節炎,甚至以為換人工關節就能一勞永逸,其實這些都是錯誤觀念。

人未老 關節先衰老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骨科主任陳崇桓表示,已有研究顯示,退化性關節炎除了老年人易罹患之外,運動傷害、關節曾受傷、體重過重、基因遺傳等都可能讓關節軟骨磨損時間表提前,使人未老,關節先衰老。根據臨床觀察,車禍外傷或運動傷害族群是中壯年退化性關節炎風險族群,後者主要從事碰撞多的接觸性運動如籃球,長期膝關節受力較大,進行急轉彎等動作。

置換人工關節能改善?

陳崇桓提出,患者最明顯也是最困擾的症狀就是關節疼痛伴隨僵硬,特別是在秋冬天氣變化、濕冷時,疼痛感更會加劇,而民眾經常選擇自行購買消炎止痛藥來緩解疼痛,但只是治標不治本,無法延緩退化性關節炎病程進展,在關節炎持續惡化下,最後只能選擇置換人工關節改善。

雖然90%患者置換的人工關節使用年限可達10~15年,但仍建議用於重度且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對於輕度、中度患者,以及中壯年患者,因關節使用頻繁,若太早替換,日後恐需再次置換。目前在臨床上還是建議先用復健、藥物治療等保守治療來控制病情,大部份的患者也能達到明顯的療效。

GS經實證之研究結果

陳崇桓說,民眾應選擇具有實證研究的藥物治療,才能有效減緩關節炎持續惡化。以藥品級結晶型硫酸鹽葡萄糖胺(GS)補充療法為例,已有實證研究表示,能夠有效減緩疾病持續退化,減少因膝關節窄化而造成關節疼痛、退化、僵硬等問題;減少至門診看診次數及服用消炎止痛藥的數量,並可減少部份患者置換人工關節的機率。先前在網路上瘋傳葡萄糖胺對於緩解退化性關節炎的效果和安慰劑相仿,並無法改善骨關節炎症狀,其實研究當中使用的是食品級的鹽酸鹽葡萄糖胺,對於骨關節炎的幫助有限,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證實兩者的療效無法相提並論。

退化性關節炎是慢性且持續進展的疾病,需要思考長期治療策略,但過去藥物治療研究僅進行過12~24周的短期治療,並未有長期療效研究。2019年首篇針對現有退化性膝關節炎療法的系統回顧性論文發表,刊登於《美國醫學會期刊》 (JAMA)上。此研究已證實,民眾常用的止痛藥如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鹽酸鹽葡萄糖胺、軟骨素等,對於緩解退化性關節炎並無顯著與長期效果,僅有結晶型硫酸鹽葡萄糖胺被證實有長期顯著療效,可改善臨床症狀與關節結構。

GS可作為第一線治療藥物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教授 Jean-Pierre Pelletier表示,為此,歐洲骨質疏鬆症、骨關節炎及肌肉骨骼臨床和經濟學會(ESCEO)在2019年4月更新治療指南,針對15項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藥物(SYSADOAs)評估療效,證實結晶型硫酸鹽葡萄糖胺是目前退化性膝關節炎治療藥物中唯一有1年以上長期療效的藥物,能夠有效抑制疾病持續退化,減少關節疼痛,改善關節機能與關節腔變窄等狀況;指南中更強烈建議結晶型硫酸鹽葡萄糖胺作為膝關節炎第一線治療藥物,並且不鼓勵使用其它成份配方的葡萄糖胺。

對抗退化性關節炎的 方法與建議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文展建議,民眾在得知自己關節退化時,經常不知道該如何因應、治療,此時應盡速諮詢醫師,在生活中減少關節負擔如減重,同時關節軟骨也需要藉由運動來刺激增生,因此規律運動也是對抗退化性關節炎強而有力的方法。

陳崇桓補充說,每位病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原因、症狀皆不同,諮詢醫師正確治療方式是第一要務,醫師會根據患者症狀提供專業建議;在選用葡萄糖胺治療骨關節炎時,應選用藥品級結晶型硫酸鹽葡萄糖胺,才能有效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