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所有爸爸媽媽的願望。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總是盡可能的提供物質條件,希望孩子能夠贏在起跑點,更希望他們可以成功面對未來人生的挑戰。孩子的教育問題也隨之成為當下家庭的頭等大事,更是部份家長長期以來頭疼的煩心事。那麼,怎麼樣才能做好家庭教育呢?
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很多父母有時責怪孩子不爭氣,有時埋怨老師不盡職,但卻很少反思自身的不足。其實,這對孩子身心健康成長是極為不利的。曾有人說,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身上,都有其父母的影子;同理,每一個問題學生的背後,都有家庭教育的缺失。這也道出了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那麼,父母應該怎樣陪伴孩子呢? 這裏探討12種實踐方法,希望幫助父母為孩子創造令人鼓舞的成長環境。
1.設置安全的探索邊界
對周圍的世界感到好奇是小孩子的天性。他們仍處於獲取知識和經驗的過程中,這些知識和經驗將有助於他們未來獨自駕馭世界。對於父母來說,創造一個既可以探索和發現,又具有明確行動後果的空間至關重要,這需要家長來幫助孩子們建立一個安全邊界。
正如《Paediatrics Child Health》雜誌2004年的一份報告所述:保護兒童免受危險,幫助兒童學習自律,培養健康的心理以及內在的責任感和控制感是家長的目標。並且這些邊界還可以涵蓋孩子對待他人,動物和財產的方式,包括關於安全方面的規則,諸如道路安全,行車/汽車安全以及如何處理來自陌生人的風險。孩子會測試這些學到的知識和經驗,父母也要尊重他們。
2.培養健康規律的日常生活
父母給自己和孩子穩定生活規律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建立日常例行事項清單。有多少人會在不知道要買甚麼的情況下去雜貨店?去之前,人們通常會製作一個購物清單,有目的的去採買。為孩子製作一個每日例行事項清單,例如甚麼時間刷牙、洗澡、學做家務以及戶外活動。
《應用發展心理學雜誌》(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16年的一項研究表明,有日常事項清單會讓孩子們在以後的生活中獲得成功。研究人員說:「每天例行的規律性活動有助於提高兒童的時間管理技能,從而減少成年後注意力障礙。」
3. 培養早睡的習慣
睡眠時間通常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最大的戰場之一。同時,這是父母行使職權的關鍵所在。美國兒科學會針對兒童的睡眠需求制定了明確的指導原則,範圍從嬰兒的11到14個小時(包括小睡)到幼兒的10到13個小時不等。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在睡前30分鐘關閉所有屏幕也很重要。電視機,電腦和其它電子設備也不得進入臥室。午睡和夜間一樣重要。刷牙,穿睡衣,躺在床上看書或講故事,關燈等儀式,都使孩子們有機會放鬆一下並入睡。
4. 培養同理心
同理心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神奇發展的東西。「把自己的腳放在別人的鞋子裏」可不是自然的本能。甚至是很多成年人都在努力的事情,因此儘早開始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很重要。怎麼教呢?先從他身邊的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朋友和其他同伴開始。也可以讓孩子參與志願和慈善工作,以便他們可以直接遇到比自己更需要幫助的人。對孩子在這個方面的培養將隨著他們的成長而產生豐厚的回報。
5. 感受肢體語言的溫暖
「每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這是一句古諺語。其實,每天一個擁抱,也可以遠離醫生。 2013年的一項研究表明,「父母的溫暖是孩子的保護罩,可防止童年壓力對健康的有害影響。」並且這種溫暖舉動對孩子的正面影響,可以一直持續到他長大。與孩子們親熱會讓他們知道自己被愛,並減輕他們的焦慮感。因此,每天的擁抱不僅僅是一個動作。
6. 遊戲時間至關重要
孩子們喜歡利用自己的想像力,這是模擬許多現實生活場景的好方法。與孩子進行幽默的場景模擬遊戲或互動,對他們來說意義重大。遊戲對成年人同樣有幫助,正如美國兒科學會所指出的那樣:「遊戲為父母提供了充份與孩子互動,保持聯繫並從孩子的角度看世界的機會。」
7.享受戶外時光
隨著屏幕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在戶外享受新鮮空氣、在公園裏四處奔跑的機會似乎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陽光為身體提供了維他命D,此外,到戶外玩耍還可以使孩子們得到鍛鍊。總統運動健身和營養理事會建議兒童每天進行60分鐘的體育鍛煉,並建議去當地的公園或綠地進行。更好的是,讓孩子從小就參與團隊運動。除了讓他們鍛鍊身體之外,還教給他們關於團隊合作和遵守規則的知識。
8. 陪伴和相處是更好的禮物
雖然廣告商們將幼兒和青春期兒童相關各種產品,如玩具、糖果以及電子設備等作為營銷的重中之重,但為孩子買東西並不是成為好父母的唯一方式。與家人相處的美好時光比金錢所能買到的東西更有價值。每個人都會在聖誕節獲得到毛絨玩具,但是拜訪遙遠的家庭成員,在熱帶雨林中露營,看聖誕節頌歌或《胡桃夾子》,或為慈善而頌歌,是更酷的體驗,會給孩子留下更持久的印象。
9. 讀書
中國古代經典著作《道德經》第47章寫到:「不出戶,知天下」。的確是這樣,與孩子們閱讀各種書籍,並鼓勵他們找到自己喜歡的領域,世界就在他們的好奇心下慢慢展開。兒科研究表明,在幼兒時期,家長為孩子大聲朗讀,可以提高孩子之後在學校的表現,因為大聲朗讀減少了兒童過度活躍和破壞性行為。
10. 關閉電視 (和平板電腦)
雖然忙碌的父母很容易忘記和孩子面對面互動的重要性,但兒科醫生已經表明,幼兒過度使用屏幕(電視或電子設備的屏幕)可能會對其造成極大傷害。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不建議1歲以下兒童久坐看屏幕(例如看電視或視頻,玩電腦遊戲);對於2歲的孩子,久坐的時間不應超過1小時。兒童花在屏幕前的時間越少越好。」與其花時間在屏幕上,不如讓孩子閱讀,娛樂,鍛鍊身體或學做家務。
11. 瑣事讓孩子 為生活做好準備
說到瑣事,養育成功孩子的關鍵之一就是賦予他們責任感。無論是幫忙裝洗碗機,為晚餐準備食物,照料寵物,還是整理床鋪和打掃房間,這些低風險的任務都可以幫助孩子們了解工作的價值並教會他們生活的技能。
12. 音樂讓生活更美好
在《神經元》雜誌上發表的一項來自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表明,「聽音樂或演奏音樂不僅有趣,對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有好處。」研究報告的作者Jonathan Berger寫道:「聽音樂是大腦增強其預測事件並保持注意力專注的一種方式。」與孩子們分享父母喜歡的音樂也是一種很好的親子互動方式。
那麼對於孩子的成長、發展而言,甚麼才是最重要的呢?曾有研究指出,當一個人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情緒狀態,樂觀正向的解讀事件的能力時,他在面對困境的時候,可以擁有比較好的因應能力,也能夠擁有較佳的挫折忍受力,從而更容易獲得成功。因此,對於孩子們的教育,或許重點並不在於家長讓孩子學習了甚麼技能,而是從小培養孩子正面、積極的健康心理及生活習慣,從而更好的擁有面對困難、解決困境的能力。◇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