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傳統節慶現場,經常看到文化研究者溫佐治的身影。今年中區「卅間盂蘭勝會」期間,他身穿大會工作人員的服裝,協助打點大會的事務,並在晚上義務舉辦公眾導賞團,帶領一眾文化愛好者走訪社區,了解「卅間」的歷史及舉辦盂蘭勝會的意義。
「大家認為盂蘭節是『鬼節』,對其敬而遠之,但追本溯源,一說來自《佛說盂蘭盆經》中的《目蓮救母》忠孝故事。」溫佐治侃侃而談,將盂蘭勝會的小故事講解給參與導賞團的朋友:在佛教故事中,「盂蘭盆」(Ullambana)的意思是「救倒懸」,意思是解救墮入餓鬼道受苦的亡者,起源於目犍連尊者齋供眾僧,從而解救了本在餓鬼道受苦的亡母。盂蘭勝會在道教中則被稱為「中元法會」。在舉辦科儀的過程中,法師念經也有勸喻世人的意味,希望亡者安息,生者重德行善。
溫佐治提到,中區卅間的盂蘭勝會也不是一個純粹的宗教活動,它的存在也見證著香港中區的歷史變遷,更凝聚了一班街坊的深厚情誼。
「卅間」之名,源於十九世紀,位於荷李活道以南、堅道以北、卑利街以西的地帶,相傳當時有富商在該地建造了石屋三十間,「卅間」的名字便流傳開來。隨著歷史的變遷,三十間石屋已經不復存在,如今仍見證著卅間歷史的,便是中區卅間街坊盂蘭會。
七旬理事長:盂蘭勝會凝聚街坊
每年盂蘭勝會卅間傳來的鑼鼓、科儀聲,提醒著人們這個如今已成為蘇豪區(SOHO)的地方仍保留著百年來的華人傳統。每年黃曆七月廿四這一天,也是已搬離中區的舊街坊齊齊回來參與傳統活動、順道相聚的日子,兒時的滿街排檔的回憶再次重現眼前。也有不少民俗文化愛好者參與文化導賞團,了解中區卅間的故事。
如今已年屆七十歲的中區卅間街坊盂蘭會理事長黃勤愛,人稱「細叔」,在酷熱天氣下仍忙裏忙外,額頭上滲出的汗珠,還來不及擦乾。他從1992年開始主持卅間的盂蘭勝會,一直持續至今。他熱情地跟每位到訪的舊街坊打招呼,也樂於與年青的朋友聊天,分享卅間故事。
細叔說:「我們每年舉行這個盂蘭勝會,以前舊街坊都會回來藉著拜神、拜祖先,會見一下面,平時就甚少見面的。在這裏都有凝聚力,可以吸引舊街坊回來,大家接觸下,頗為開心的。」
令人難忘的還有當年卅間的市集,細叔指著盂蘭勝會搭建神棚的地方說:「這裏以前是一個市集來的,很旺的街市,兩邊排檔,中間還有小販擔賣的,現在就變成了蘇豪區,你都看到,外面都轉型成了酒吧,我們中國人開的商店是很式微的了。」
細叔不禁感嘆這裏變化太快,也寄語身邊的文化記錄者能夠幫助拍下卅間的傳統習俗,不要讓這裏的文化消失。對於身邊不同的人為社區保育作出的努力,細叔表示十分感謝,希望能繼續彼此攜手並肩,將卅間的文化特色代代流傳。
文化研究者:從觀察者到參與者
溫佐治將自己這幾年拍攝、記錄下來的卅間盂蘭勝會習俗整理成文字,與幾位文化界朋友一同出版了一本圖文並茂的小冊子,介紹卅間盂蘭勝會的特點。
談及為何他從幾年前的觀察者到如今成為參與者,他說這個地區對於自己而言是很有感情的地方:「對我來說,由一個旁觀者,到半個參與者,我想都是用我的力量去感染身邊其他人,希望人們知道究竟盂蘭和中元是怎麼回事,為甚麼我們要參與。其實我們是因為對這個地方有感情,譬如卅間,我做很多文化研究都是在這個區,我對這個地方有感情,都想透過幫手,參與一下,去更加認識這個社區,平時未能看到的人情故事。」
卅間在二十世紀初期,曾凝聚了不少廣東各地走難來港做苦力的人,為附近的米商服務,負責將來港的食米搬運上岸。這一帶很多居住在「咕哩館」的苦力,他們口音各異,有潮洲人、海陸豐人(鶴佬人)、廣府人等等,他們也將當地族群的民俗帶來香港,凝聚成一個文化獨特的社區。文化研究者溫佐治舉例,卅間族群多元化可以體現在一年一度的盂蘭勝會中,例如儀式採用全真科儀,藍面大士王是潮州的特色,送鬼王的儀式是鶴佬人的做法,集結多種儀式,也反映出不同族群在卅間的融合。他也觀察到,在「行朝」儀式中,不少街坊們都會向值理會的工作人員打招呼,這讓他感受到溫暖的社區聯繫。
*********
卅間街坊盂蘭會的會址所在地屬於2003年提出的士丹頓街/永利街項目(H19)的重建項目,自該計劃提出起便爭議不斷,不少文化保育者為此發聲,要求應保育這個地區而非重建,目前該項目已經擱置,市區重建局也在重新研究相關方案。溫佐治也希望能為這個地區的保育工作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