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放緩,今年第二季的GDP成長僅6.2%,這是27年來表現最差的一季。德國媒體分析,中國經濟放緩的最主要因素不是中美貿易戰,而是中共的威權體制侷限了中國的經濟增長,導致經濟不可能不下滑。
德國媒體《時代周報》以〈炒作中國〉為題,刊登一篇由該媒體的出版人雅菲(Josef Joffe)所撰寫的評論。
該文指出,中國經濟一度實現了兩位數的成長,而美國同期的經濟增長率僅3%左右。再回顧過去亞洲四小龍的例子,它們的經濟增長率也都曾達到二位數,但現在只有台灣的經濟增長率能維持在3%上下。
該文章指出,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採取壓低擴大投資,與壓低匯率促進出口,以及讓農民進入城市壓低薪資水準等方式;而中國的投資過熱卻導致邊際效益遞減,在城市快速發展下,也導致勞動力成本提高,讓許多跨國企業選擇撤離,並尋找新的低成本國家;目前中國的人口結構呈現未富先老,這將對中國未來的經濟造成巨大的壓力。
該文章也提到,中國的總體負債率已是中國的經濟總量的3倍。國資銀行低利貸款給了效能不高的中國國企,讓公有部門擠壓了效率較高的私營單位。中國缺乏自由的資本市場,讓佔投資總額一半的儲蓄金流入了房地產市場,現在中國有6,500萬套空置住房,「這現象除了製造債務,並沒有其他用處,且可以預見有史以來最大的泡沫化正在形成。」
該文章指出,中國今年第二季的經濟增長率僅6.2%的表現,這與中美貿易戰的影響關係不大,而是中國的經濟模式具有侷限性,「威權政府可以實現經濟奇蹟,但是GDP不可避免的會下滑。」該文也預測中國GDP的下滑速度,將快過當年的亞洲四小龍。#
------------------
🗞️9.17暫別實體 立即預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