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醫學家、美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教授──新谷弘實在《不生病的活法》書中明確告知:日本蔬菜的養份只有美國蔬菜的1/5。

一百多年前日本開始引入以肉和奶製品為主的歐美飲食方式(如今歐美已普遍吃有機蔬果),由於蔬果養份和膳食纖維的嚴重缺乏,給原本不是肉食的日本人帶來前所未有的健康災難。

新谷除了揭示各自水土養份不同,也道出了現代科學違背自然法則帶來的危害。

科學種植的菜與 科學培育的人

如今提起蔬菜的科學種植,首先浮現腦海的就是溫室(大棚)、化肥和農藥的種植。雖然這樣的種植法能維持溫度,能減少自然界蟲害和風霜雨雪的危害,能在短期內迅速成長,可以大批量出產蔬菜,但是卻破壞了自然的生態系統。土中的微生物和其它生物因農藥幾乎滅絕,土壤沒有了養份,變得貧瘠,不得不長期依賴化肥。

然而化肥種植的蔬菜,看似形貌不變,卻失去了生命力,動輒生病,輕易就被蟲吃掉,使蔬菜變成了被過度保護的嬌兒,禁不起任何的傷害和風雨烈日。

今天的人與現代的蔬菜一樣,被各種藥物浸泡著,被各種加工食品的營養素培育著,吸收太多的人工「肥料」而失去了自然的生命力。當整個社會呼籲提高免疫力時,我們可曾發現,人的生活、人的培育方式、成長過程,與人工培養的、現代科學的蔬菜種植方式何其相似!

缺乏日照 蔬菜失去抗氧化物質

溫室栽培曾被視為日本蔬菜種植的驕傲,因為這是日本獨創的栽培法,在美國幾乎看不到。

新谷說:「使用溫室的目的,是為了減輕蟲害和控制溫度,但是很少人知道,搭建溫室所使用的塑膠布有遮斷太陽光線的缺點。」人們只看到眼前有利之處,卻看不到破壞自然系統帶來的危害。陽光被遮擋後,蔬菜的養份大大降低,尤其是現代人最強調的抗氧化物質,變得極其貧乏。

眾所周知,紫外線對人的皮膚傷害很大,因此要避免長時間曝晒在陽光下。而植物無法移動,為了保護自己,就會製造大量的抗氧化物質,這是植物與生俱來的機制及能力。由於陽光的照射,使它們含有比溫室蔬菜多出好幾倍的維生素A、C、E和礦物質,以及其它抗氧化營養素。

根據新谷的說法,我們可以推斷,美國蔬菜養份高,不僅是土地養份含量比日本高,蔬菜直接在天然環境中生長,被陽光沐浴著,也是關鍵的原因。

如今很多孩子從小臉上就長滿小斑點,不能不說,這是他們常年攝取養份極低、缺乏抗氧化物質的蔬菜,造成了皮膚色素無法排除的健康危害。

農藥的危害,不僅限於毒素

新谷表示,自然界是一個非常平衡完美的機制,人為的使用農藥驅蟲,造成的危害實在太大。

人討厭蟲子,那是以自己片面且狹小的眼光看世界,因而看不到整個大自然的機制。人為了不讓所種的蔬菜被蟲吃掉,就會開始過度的保護。其實人類所謂的「害蟲」、「益蟲」,不過就是人站在維護自己利益的角度的說法。對自然界而言,沒有這樣的概念,它們是和諧完美的一體。彼此相互影響,非常協調。如果人為的過度干涉,就會害了蔬菜。

人們現在發現,只要有蟲停留在蔬菜上,就會使蔬菜產生「甲殼素」這種營養素。大家都知道,甲殼素主要存在蝦、蟹的殼中,其實昆蟲身上覆蓋的外殼,也是由甲殼素構成的。當它們停留在蔬菜上,蔬菜會自動分泌必要的酵素,從昆蟲身上吸取甲殼素,變成自己的養份。可以說,彼此相互作用,共同生存。

然而這個食物鏈被人為的用農藥切斷,蔬菜該擁有的許多養份都消失了。不僅如此,農藥驅了蟲,其毒素自然進入蔬菜與土壤中,毒害人體,也毀掉土地的養份和微生物環境,造成貧瘠。

不管人們如何認為噴灑農藥的蔬菜「過了一定時間,可以安全食用」,其實所謂的「安全」,也不過是不至於引發眼睛看到的、身體還能應付、不至於馬上出現的嚴重中毒症狀而已。長年累月的食用,身體會不會癌變,看看今天的高發癌症率和病死率,就知道了。

遠離人造的東西, 才能獲得健康

新谷說,很長時間,日本現代農業,注重蔬果的美觀,勝過其營養成份。在大自然中生長的蔬菜,可能有蟲的咬痕,外觀不佳,但是這種蔬菜才真正具有「能量」。

美觀的蔬菜,沒有了養份,真的是得不償失。比如日本的南瓜質地很軟,用手指就可戳入,且容易腐爛;而美國露天種植的南瓜非常堅硬,即使用刀也很難切開。這就是農藥、化肥和溫室種植帶來的養份差距的證明。

日本這十幾年,也開始意識到天然有機種植的重要。貨架上出現了有機食材,網絡訂購也普遍存在。儘管價格貴一些,新谷認為那是「生命的價格」,我們從食物中吸取養份,維持生命,健康的食物,才能造就健康的身體。食物本身沒有能量,無論如何吃,都無益健康。吃不到大自然孕育的食物,就不可能在大自然中健康成長。

可見吃新鮮有機的食物非常重要,人工合成或精煉的任何東西,包括合成的維生素、精製的白砂糖、食鹽、沙拉油,甚至白米,就像化肥一樣,打破營養平衡,讓人動輒生病,非常可怕。遠離人造的東西,才能從根本上獲得健康。◇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