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與毛峰、龍井等綠茶不同,上等綠茶一般都講究在清明前的新茶,而普洱茶卻是越陳越香。所以,上好的普洱則更需時間的積澱和歲月的熔煉,才會產生「香於九畹芳蘭氣,圓如三秋皓月輪」的效果。
普洱茶的故鄉和產地,當然在雲南的普洱,茶樹便是在古老的普洱府轄地所發現。在鎮沅千家寨生長了二千七百年的「世界茶王」以及野生古茶樹群落,都默默地向世人展示著它們最原始茶的偉岸身姿。
教會當地人認識並飲用普洱茶的,也許就是我們熟知的智者諸葛亮,當地人把他視為茶祖。因此,每年諸葛亮誕辰的黃曆七月二十三日,這天滇西南的茶農們都要舉行「茶祖會」。
在當地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三國時期,雲南西雙版納一帶還是蠻荒之地,諸葛亮帶兵去討伐孟獲時,悶熱的天氣中,瘴氣瀰漫,致使很多將士因水土不服而患眼病。
諸葛亮思來想去,認為茶葉能夠為將士們消暑排毒,結果踏遍群山竟沒發現一棵茶樹。於是,他將自己帶來的茶木枴杖,插種在普洱縣東南的無影樹山上,並向上蒼祈禱。
幾天後,這根茶木枴杖果然長出濃密的嫩芽,諸葛亮隨即命人採摘嫩芽煮水給將士們飲用並沖洗眼睛,很快將士們的病症就消除了。從此,可以治療疾病並消除疲勞的「茶」便在當地傳播開來。
當茶農將採自茶山的鮮嫩茶葉,經過曬青、揉製、蒸壓後,一餅餅、一坨坨的普洱茶,再經山中的筍葉和竹籮包裝後,便隨著馬幫走向很遠很遠的地方,滄桑的茶馬古道與那陣陣駝鈴之聲,早已溶入西藏、青海、新疆、緬甸等各地人們的心中。他們在雲南普洱茶的獨特韻味與傳奇歷史中,細細品味著各自不同的人生。
是的,品飲普洱茶應該是人生的一大樂趣。無論是休閒在家呷一杯普洱香茗,還是幾個知心朋友坐在茶樓共飲一壺普洱,你都會有種神清氣爽、氣定神閒的感覺。當手捧一杯微霧縈繞的普洱佳茗,聞之覺其清香四溢,察其色則豔似玫瑰、晶瑩如琥珀,細品之下則陳香、檳榔香、龍眼香、紅棗香、野菌子香…等諸多香氣,撲鼻而來。
普洱茶所具有的甘、滑、醇、厚、順、柔、甜、活、潔、亮、稠等諸多特點,展示著人間的幸福愉悅,茶中所含的麻、刮、掛、酸、苦、澀、燥、乾、黴、飄等滋味,更能體現出人生的曲折與艱辛。
普洱茶之所以令人喜愛,並蘊涵人世間的諸多真諦,與其獨特的製造工藝有關。普洱茶的獨特工藝蘊藏著天、地、人三者之間的機緣巧合,這種茶在生產、儲存、運輸和飲用等諸多方面,又歷經千百年的發展、演變才成為今日的普洱。
人們普遍認為,普洱茶出現獨特品質的後發酵工藝,是馬幫在茶葉長時間運輸過程中所形成,是一種天賜的特殊工藝。
相傳在清乾隆年間,普洱城內有一世代以製茶、售茶為業的濮姓茶莊,因濮氏茶莊生產的團茶、沱茶品質好而遠銷西藏、緬甸等地,所以被指定為朝廷的貢品。這一年歲貢時,老濮莊主病倒了,只好讓年輕的少莊主與普洱府羅千總,一起進京納貢。
納貢的路上,遇上淅淅瀝瀝的綿長春雨,風雨兼程近四個月,濮少莊主才帶領馬幫趕到京城。但在卸馱驗茶時,發現一路上的風浸雨濕,使原本綠中泛白的青茶餅變成褐色,而貢期卻迫在眉睫。
無奈下,羅千總只得誠惶誠恐地獻上已成褐色的茶餅。不料,這褐色茶餅一經沖泡,其湯色不僅通透明亮且紅如寶石、豔若瑪瑙。乾隆帝輕呷一口,便覺香於九畹之蘭,忙傳令太監沖泡賞賜文武百官一同品鑑。於是,滿朝茶氣醇香四溢,讚美之聲不絕於耳。
受到皇帝賞賜的濮老莊主和普洱府的茶師,便根據這批貢茶的特點,研究出普洱茶的發酵工藝。隨後,其他茶莊紛紛仿傚並從此代代相傳,使得雲南普洱茶漸漸名傳各地。
一位茶人對普洱茶的詮釋也許是最好的結束語:「陳年普洱是時間的醍醐,是光陰對細節的耐心雕鑿;陳年普洱更是一種時光流逝中的靜默,在這種靜默中,生活上升為藝術。」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