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二手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80.4,按周再跌1.28%。分區指數全線報跌,港島、九龍、新界東及西,分別下跌1.79%、1.92%、0.13%及1.42%。其餘領先指數亦全線下跌,大型單位、中小型單位及大型屋苑指數分別下跌0.70%、1.38%及1.48%。中原代理人指數(CSI)最新報36.45,按周下跌1.54個百分點。

二手樓價連跌勢轉急,創近三年以來最大單周跌幅,八大指數亦連續兩周全線下調,當中新界東及中小型單位指數更連跌11周,銀行股價指數跌至7.94的極度收縮範圍,預期二手樓價將加快調整。一手銷情亦明顯轉差,幾個中小型新盤開售日只賣出三至四成,減價出貨的壓力增加。

外圍因素主宰樓市

香港特區樓市短中期走勢受三個外圍因素影響。其一,中美貿易戰稍有轉機,若中美能避免磨擦進一步加深,股市可能止跌,帶動樓市跌勢減慢甚至止跌。G20峰會後便有分曉。

其二,聯儲局副主席發表言論,暗示可能減慢加息步伐,若然美國釋放更多訊號,樓價調整將受限制。觀乎經濟表現,這個機會參半。

其三,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指香港言論自由受到限制,北京採取額外行動破壞香港自治,建議美國商務部及相關政府機構檢視敏感技術出口(香港)的管制,及香港作為獨立關稅區的做法。

特區政府打壓言論自由的行為當然不會利用直接方式,而是利用選擇性執法打壓反對聲音,其行為的結果等同打壓。中共全面滲透政商界的行為更是路人皆見,以利益箝制商界進行自我審查。美國出於捍衛自身利益檢討政策完全是美國國內經濟政策的調整,與特區內政無關。較早前彭博已經報道不少國家已視香港為中共的另一城市,有國家以安全為由阻止港企收購項目。若美國收緊政策,對特區經濟及樓市將構成另一波衝擊,樓市可能出現深度調整。

不論結果如何,可見特區的樓市受外圍因素支配,而政府可做的卻非常有限。若保持樓市穩定是政策大方向,政府是否要未雨綢繆,想想如何減少外圍因素對樓市的影響?

拖延增加公屋供應

施政報告提出填海1,700公頃的「明日大嶼」計劃爭議不斷升溫,有調查顯示反對計劃的人比支持多,即大多市民並不接受願景。另外,房署公佈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增至5.5年再創新高。

特首林鄭月娥對此兩事作出回應,指覓地刻不容緩,且須多管齊下及未雨綢繆,填海無法迴避。她反指有調查支持「明日大嶼」,坊間有些調查有前設。對於公屋輪候惡化,政府需要回應,但方案並無完美,如果討論了一段日子就應行動云云。

事實上,自12年以來公屋輪候時間惡化了一倍,早已大幅偏離三年上樓的目標。輪候時間可基於輪候冊及預期供應作出估算,是可遇見的問題,早應未雨綢繆,處理亦早已刻不容緩。但政府處理的態度一言以蔽之曰:「拖。」

長策推出之時已經有強烈聲音呼籲提高公營房屋比率,政府不聞不問。資助房屋越欠越多,卻沒有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具體行動追回長策目標,只是不斷重申沒有土地。實情特區並不是沒有地,政府還稱未來十年42萬伙的土地已有著落,但提升公營房屋比例卻要再研究,還有意再拖十幾年;利用「明日大嶼」的供應與增加公營房屋比例掛鉤,脅逼填海計劃上馬。

政府又可先規劃後利用《土地收回條例》收回部份農地及棕地作興建公營房屋,但卻選擇利用公私營合作發展農地,將發展時間主導權拱手讓予發展商。上屆政府提出研究發展棕地,至今仍未交報告。供應未到位,政府卻率先把出租公屋改成與居屋定位重疊的「綠置居」,令上樓時間再延長多幾個月。多管齊下當然是增供應同時減需求,但需求增長的主因輸入人口政策就不容討論,富戶政策引出數萬刪除家庭成員戶籍的申請,效用不彰之餘亦與資源投放不成比例。

邏輯矛盾俯拾皆是

官員似是而非的邏輯,空白的承諾,可謂多不勝數。政府指人口配額不能修改的原因是一家團聚。既然是一家團聚,等十年八載絕不人道,應該即時取消配額。設置配額明顯就是考慮到社會承受力,但既然供應短缺,承受力超負荷,輸入配額與供應掛鉤為何不能討論?

政府指為了照顧未來需求所以大規模填海無可避免,利用同樣邏輯,大規模利用土地條例收回土地也無可避免,且土地來得更快,那為何政府只顧大規模填海?可見照顧需求而填海不是必然,而是需要辯證。既然要辯證為甚麼又不在土地大辯論選項當中?

當年主管發展局的林鄭未有積極造地,今天忽然醒覺,要未雨綢繆,建立土地儲備。土地儲備類型應多樣化,分佈在不同地區,且逐步建立,不知大型填海符合那一項原則?

中港融合,以一家團聚為由來港將永無止境,是否又應未雨綢繆,劃出界線?

丁權無限,是否又應未雨綢繆,解決無止境的需求?

擴闊稅基討論了十多年,是否又不應蹉跎歲月,馬上實施,大幅降低政府對賣地及樓宇印花稅收入的依賴?

「明日大嶼」的民意調查明顯不利。推銷願景的責任誰屬?推銷不成功又一意孤行是長官意志還是與市民同行?

政府指市場調查問題有前設,那為何土地專責小組的問卷調查,在預設的土地選項上勾取1,200公頃土地就不是前設?

政府聲稱「明日大嶼」計劃將有兩輪諮詢。長策諮詢了又如何?實施了四年多房屋問題變得嚴峻還是得以紓緩?覓地寸進,政府搞一場土地大辯論兼諮詢了市民,結果凝聚了多少共識?就連政府都不顧土地諮詢結果,另搞世紀填海大計。

政府開出公私營七三比的遠期支票。啟德新發展區的公私營比例是四比六,如之奈何?誰人可以擔保七三比例適時落實?為了保持樓市穩定,政府屆時供應「嘆慢版」又如何?萬一經濟逆轉,怎麼樣的監察機制才確保當年董建華的「沒有提及就不存在」歷史不再重演?

※※※ ※※※ ※※※

面對越來越多的長官意志,選擇性地聽取民意,傳媒、議員及市民必須全面加強質問能力,逼令政府清楚交代決策的理據,監察承諾適時落實,制止錯誤重複發生。◇

 

 

------------------

🗞️9.17暫別實體 立即預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