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後,一樹紅澄澄、沉甸甸的吉祥果──柿子高掛粲碧空,翦翦輕寒中,「柿柿(事事)如意」帶給人心暖暖的慰貼。
柿有七絕
民俗說柿樹嘉美,給了柿「七絕」的封號。《本草綱目》記述,世傳柿有七絕︰「一多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蠹,五霜葉可玩,六嘉實,七落葉肥滑可以臨書也」,說盡了柿樹之嘉美。除了這七絕,我覺得柿子還有第八絕,那就是轉化之絕,澀柿子「風霜變顏色」難以入口的酸澀轉化成可口無比的甘美。
柿子的殊美古來就傳,魏晉張載《詩》舉了數品「殊美絕快」的果子中,就有張掖豐柿,「渴者所思,銘之裳帶」;南北朝的劉義恭也說「垂賁華林園,柿味滋殊絕」。柿子「圓熟當高秋」,深秋裏品嚐著甘美無比的甜柿時,就打從心裏感佩造化的神奇,感謝上天的賜予。
此外,台灣諺語「紅柿若出頭,羅漢腳目屎流」,描寫早期台灣開發史上羅漢腳從唐山來台開墾,見秋天柿紅思念大陸親人的鄉愁,也映襯出二岸文化不可切割的臍帶關系。
柿之美膳
柿子這種「嘉實」從澀果轉化以後甜份很高,而且營養豐富。俗傳柿「多壽」,的確,摘下的柿子比起其它的果實耐久放;而且柿子有益於人的養生。《本草綱目》讚頌柿子︰「柿南北皆有之,其種亦多。……諸柿食之皆美而益人。」
柿子圓熟當高秋!在台灣北部新竹風城一帶,「寒露」捎來九降風,增添柿子的風采、轉化了柿子的養分。人們也會將豐收的柿子作成柿餅,成了非常好的茶點。
九降風冷颼颼,刺身入骨、乾燥肌膚,卻是一部天然大烘乾機,是風乾柿子製作「柿餅」、「柿乾」的大幫手。因為九降風年年如約般來造訪,果農手中作出甘美的柿乾也代代不絕。台灣北部北埔、新埔和關西一帶,陽光和九降風賜給了柿餅生命力。果農利用地方季節風做成的柿餅、柿乾,成了傳承百多年、富有節氣和地方特色的美食。
柿子含有豐富的營養和果膠,風乾而成的柿餅、柿乾更富含有膳食纖維。研究說柿餅能補血、給人美顏色,又潤腸、利解便給人美身材,真是一種美麗的水果。
柿子除了甘美滿足人的口腹之慾,同時樹蔭讓人乘涼、秋天柿子樹翻紅更讓人賞心。「柿葉翻紅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紅樓。」霜降染紅柿葉,掩映樓台秋詩如畫;柿子粲如丹,點亮昊天秋空:
嚴霜八九月,百草不復榮。唯君粲丹實,獨掛秋空明。
(宋‧張九成《見柿樹有感》摘句)
丹柿如春花,宛然翻去了秋冬的蕭索迎來春天的炫麗,真是美麗的大地嘉實。
柿葉學書
柿的嘉實甘美、柿的霜葉可玩,其實,柿樹教人的本事還不此喔,柿子還教人讀書、作學問。
立冬後天地要進入冬藏,人們也順應天地陰陽的變化養藏,藏起春夏的外放追逐,收起心來養精蓄銳,此時在暖呼呼的屋裏,紅泥小火爐燙上一壺熱茶,最是伴人讀書好時光。柿子的一絕就是柿葉肥大厚滑,「窗前柿葉待臨書」。火爐、熱茶、窗前柿葉,給人很美的聯想:冬天將是學習充電、養心養晦的好時光。
唐代的詩書畫名家,也是杜甫、李白的詩酒好友鄭虔(字趨庭,公元691年-759年),曾經以柿子葉學書而成名。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稱譽鄭虔「高士也」,他的人生經歷「飢窮轗軻(*同坎坷)」[1]。唐玄宗愛其才,選為國學廣文館博士,成了廣文博士第一人,所以後代也敬稱他鄭廣文。
據《新唐書》[2]記載,鄭虔不得志的時候,雖然生活在飢餓貧困中仍然不忘發憤讀書、學書,可是家中窮得買紙都成問題,怎麼寫字?怎麼筆記、作詩?他偶然知道慈恩寺貯存數屋柿葉,就每天去取紅葉學書,日子久了竟然把柿葉都寫遍了。
後來他把自己的詩畫作成一冊,進獻皇上,唐玄宗非常喜歡,就在其詩畫卷尾以御筆題讚:「鄭虔三絕」,並且遷他任著作郎。鄭虔的詩書畫成就可說是從柿葉上磨練出了成績!
鄭虔柿葉學書的故事非常有名,後人講書柿葉就是指他勤苦習字的典故。在古代詩詞中也留下許多鄭虔柿葉學書的身影,例如蘇軾的「葦管書柿葉」、楊萬里的「滿山柿葉正堪書」、虞集的「遍寫千林柿葉霜」、宗衍的「秋興頻將柿葉書」都是緣此而來的佳句。
柿之德勉勵人生
宋代王之道(字彥猷,曾任樞密使太師,封魏國公)對柿子樹情有獨鍾,非常欣賞柿樹之德一貫物質與精神道德層次,於是作《大柿行》讚美柿子豐富了文化的內涵:「君不見鄭虔學書晚彌篤,歲收柿葉貯三屋。興來寢食兩俱忘,但覺毛公老而禿。又不見梓人造車度群木,木中無火柿所獨。……美哉此果有常德,結實何曾問荒熟。霜餘萬顆綴寒林,下視黃柑類奴僕……。」
是呀!柿有德,鳥巢遠離、蟲蠹也不敢來造次。
朱子勸戒門人為學、作人之道都在「熟」:「譬如梨、柿,生時酸澀喫不得,到熟後,自是一般甘美,相去大遠,只在熟與不熟之間。」(《朱子語類‧朱子十四》)柿子的特質、鄭虔書柿葉等等都勉勵了人,要多問耕耘、不懼風霜考驗。風霜催熟了澀柿子轉變成甜美的甘果,人生耐得起坎坷逆境的萃煉,不遠離君子之德,「柿柿如意」還會遠嗎?!
-參註-
[1]:《歷代名畫記》有記載「鄭虔,高士也……飢窮轗軻,好琴酒篇詠。工山水,進獻詩篇及書畫,玄宗御筆題曰:『鄭虔三絕』」。
[2]:《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二十七‧文藝中》「虔善圖山水,好書,常苦無紙,於是慈恩寺貯柿葉數屋,遂往日取葉肄書,歲久殆遍。嘗自寫其詩並畫以獻,帝大署其尾曰:「鄭虔三絕」。遷著作郎。」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