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的大新聞不斷。大富豪不斷出事,馬雲退休,交出支付寶。大企業收緊皮帶準備挨餓,最大的房地產公司萬科打出了「活下去」的標語,其在廈門的別墅以半價銷售。大明星幾乎全部落網,范冰冰罰8.8億元人民幣,影視歌星納稅從6.7%增加到46%。中產階級全數中招,P2P倒掉了400家,佔總數的五分之一,專家估計未來一年還有一千家會垮掉,中國所謂中產階級的財產將大量消失。 所有這些大事件,都指向一個方向:經濟下滑,政府從民間搶錢。

今年,中國政府財政繼續快速增長,在GDP增長6.5%的情況下,對企業收稅增加了12%,對個人收稅增加了20%。但這仍然不夠。

在過去十多年,中國地方政府的主要財政來源是土地。中國的大型房地產公司,包括萬科、恒大這種超大型企業,全部都開始採取收縮策略,不再買入土地。王健林的萬達更是不用說,拋售了海外大批資產之後,仍然無法兌付銀行債務,萬達明顯處於收縮防守狀態,更何談繼續買入土地了。

2018年前8個月,中國各地土地拍賣流拍了800多宗。賣地收入的減少,必須從別的甚麼地方補回來,否則中國政府的龐大行政開支將無以為繼。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政府瘋狂搶錢,就符合邏輯了。

中國特色的制度,是一個行政絕對主導的專制體制。政府需要耗費大量的金錢去維持社會運行,包括政治、軍事、外交等各個方面,都需要花費大量的財政。僅各類維穩經費,維持高壓政策,中國各地政府就要花費上萬億的支出。一旦財政吃緊,專制體制賴以維繫的各個螺絲和鎖鏈都將鬆動,甚至出現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

竭澤而漁之後,下一個目標可能是香港這個曾經的聚寶盆。各省市機構出售在香港的股票和其它財產,回救本地政府財政的事情,可能在明後年出現。香港政府龐大的財政盈餘,也可能被中國大陸考慮在內,比如以修建更龐大基建項目的方式進行轉移。或者清查港商稅務,迫使香港富商拿錢救人。甚至更改《基本法》,以國防軍費分攤的方式,向中央政府納貢。只要是能夠維持北京財政收入的任何方法,原來只在大陸發生的事情,未來都可能在香港出現。

今年前半年,中國GDP增長6.5%,美國經濟增長4.5%。從絕對數值上,美國新增GDP數額超過了中國新增數,這是近20年以來的首次。這意味著中國和美國經濟的差距將會擴大,而不是像各類專家預測的那樣會持續縮小。如果這個趨勢持續幾年(現在看來可能性極大),那些所謂2030年中國成為第一大國的預測將全數落空。

北京所有的大戰略,無一不是花大錢的項目,一帶一路、非洲戰略、中東爭霸、與俄羅斯戰略合作等等,每一項都動輒需要數以百億美元的投注。這些錢,香港毫無參與貢獻,在未來恐怕越來越說不過去了。「沒有國哪有家」的歌聲,聲音會越來越大。

中國民間已有官方開始「割韭菜」的說法。等到年底和明年人民幣匯率繼續下跌,香港這一片綠油油的「韭菜」,將會變得極為誘人。

筆者也希望這事不會發生,但掐指算來,可能性卻是越來越高了。未來如何,大家走著瞧了。◇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