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與銘文,能夠耐得起長時間的考驗,所以極具有歷史與文獻價值。同時,在文化史、藝術範疇上,也具有難以磨滅的光輝。

目前所知最早的青銅器銘文是商朝中期的。

西周時很盛行鑄造青銅器鐫刻銘文,內容記錄的大多是當時的王公貴族的活動,比如祭祀、賜命、征伐、狩獵及契約等等。

周宣王時期鑄造的毛公鼎銘文,保有最多的銘文文字紀錄。(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周宣王時期鑄造的毛公鼎銘文,保有最多的銘文文字紀錄。(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在中國,鑄有銘文的青銅器已知的就超過一萬件,其中,周宣王時期鑄造的「毛公鼎」銘文,保有最多的銘文文字紀錄,被認為是青銅器銘文最典型的代表。

中國「青銅時代」開始於夏朝晚期(約公元前十七世紀初),歷經商代、西周,至東周,前後大約一千五百年左右。

在商、周時代,「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所以青銅除了鑄造兵器,主要鑄成祭祀禮器、樂器,用來祀祭神靈,祭拜祖先,祈求國家、家族都能平安並且綿延不絕。

所以,對國家、對家族來說,在商、周時代,青銅器的意義非凡、份量非凡,代表的是「子子孫孫永寶用」的鎮國之寶、傳家之寶。

打造永世保用的吉祥神器、寶物——青銅器,當然在鑄造上,展現的就是那時代的工藝登峰造極的成就。

青銅器是銅、錫合金。鑄造者根據不同種類器具的硬度要求,精準把握銅、錫比例,使器皿質量優良。在中國商、周時代,已經鑄造出許許多多質量優良的青銅器,造型和紋飾具有極高的藝術特色。這是中國以外的地方望塵莫及的。

青銅器銘文鑄或刻在青銅器上,因為青銅器是金屬,而且具有金文光澤的本色,所以其上鑄刻的文字也被稱為「金文」,是廣義的大篆書體的一種。另外,很多銘文是鑄在鐘、鼎上,所以青銅器銘文也稱「鐘鼎文」。

「毛公鼎」銘文的藝術風格

「毛公鼎」銘文典麗,有著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字體結構逐漸走出圖象式的架構,用筆多圓勻勁利且工整簡潔,佈局寬疏有序。

毛公鼎銘文字形稍長,書法線條則呈「圓」、「曲」狀態,蜿蜒曲轉、堅韌含蓄,筆觸或輕或重,各隨機而有所變化,帶給人內蘊緻密的感受,同時又展現出雄肆輕勁的風韻。

在雄肆輕勁的筆勢中,毛公鼎通篇的銘文佈局工整有致,散發著理性色彩,展現了高度的藝術成就。字與字之間隱約可見凸起的方格,那是作為界線用的,叫 「界格」,這是西周中、晚期鑄作銘文的慣用手法。現代人練習書法也是依著九宮格來臨帖寫字。這個習慣在將近三千年後的今天還延續著,可謂是一脈相承了。

優美圓潤的字體乘著端正嚴謹的筆法而生,莊重諧調的結構駕馭著通篇雄肆輕勁的氣勢,金文在毛公鼎銘文中,已發展到成熟圓融的階段。自毛公鼎出土以來,令許多書法家為之傾倒。

清末著名書法家李瑞清曾說:「學書不學毛公鼎,猶儒生不讀《尚書》也。」可見毛公鼎在書法史上具有的典範高度。◇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