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往事漸漸遠去,而在皇城御花園中心的「欽安殿」中,清人仍然謹遵明朝舊制奉祀著玄武大帝。
每逢朔望、佳節,清朝禮官們在雕欄玉砌的宮殿內,設道場、呈貢品、拜表文,如漢人一般虔誠地舉行祭拜儀式。宮裏的這項習俗,一直延續到兩百年後的道光19年(公元1839年)。
或許在清帝心中,興起於北方的女真族,能夠坐鎮中原、高居天子之位,冥冥之中也得到了道教大神玄武的祐護。因而清初以來,歷代清帝雖然未把道教推崇至國教的地位,卻將皇室尊奉玄武的信仰傳統保留下來。
順治8年(公元1651年),十三歲的清世祖步入親政的第二個年頭。作為第一個統一天下的清帝,他不因年幼而忽略對神的禮敬,反而十分懇切地表達著對玄武大帝的崇奉。他欽定祭祀玄武的一應禮儀,並下詔在每年生辰之時,即普天同慶的「萬壽聖節」,遣官致祭於遼東的顯祐宮。
《清朝文獻通考》中如實地記錄了小皇帝誠摯的祝辭:「茲朕誕辰,惟神永遠默祐,僅以茶果庶品之儀致祭,尚饗。」
此後,這也成為歷代清帝的祭拜傳統。每逢萬壽節,官員必奉旨祭玄武,或至京城附近的真武廟,或直赴武當山朝拜。
同年,世祖還召「正一派」道人張應京入覲,授「正一敕教大真人」,執掌天下道教事務。他還以包容的心態推崇漢人信奉的其它正教,於五年後頒布諭旨推重儒、釋、道三教,肯定其「為善去惡、反邪歸正、遵王法、免禍患」的度化人心的善德力量。
這項舉措,在世宗雍正帝一朝繼續發揚。世宗主張三教同源,也曾下一道敕諭:「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聖人同其性,則廣為道德,人能同誠其心……可以資吾君之安天下。」
他還敕命地方官員保護出家人,「以成大公司善之治」。清帝們對正教信仰的推崇與保護,創設了寬鬆的修行環境,包括武當派在內的教派得以蓬勃發展。
康熙盛世 君臣復興大嶽
康熙12年(公元1673年),武當仙山迎來了一支浩浩蕩蕩的皇家隊伍。為首的乃是兩位御前侍衛,親自護送豐厚的香幣與白銀五千兩,入山祭拜主神玄武大帝。
聖祖康熙帝——大清朝又一位少年天子,在弱冠之年派遣最信任的侍衛親赴武當山舉行祭告典儀,祈禱他的皇祖母「壽算千秋」,並祈求玄武大帝「祚國保民」。
這是清皇室與武當山的第一次結緣,這份榮光,讓武當人永遠銘記這位極具膽識與才幹的「千古一帝」。
三十年後,恭逢「萬壽聖節」,聖祖再次派遣侍衛與兵部官員奔赴武當,登頂天柱峰,在金殿中朝拜進香。帝王與帝國一同成長,此時的聖祖,已有能力向玄武大帝表達更高的誠心和敬意。
他奉上香儀銀一千兩,並御書匾額五通,敕賜幾處宮、觀:「金光妙相」懸於太和宮金殿,「默讚皇猷」懸於淨樂宮,「仙籙崇虛」懸於周府報國庵,「曲成萬物」懸於南岩宮,「清虛致德」懸於玉虛宮。
淨樂宮朝聖門前還修築了一座御書樓,收藏著聖祖當年親筆題額的墨寶。
君上對道教名山的重視,同樣影響著治下的百官,在聖祖兩次拜祭武當的三十年裏,王公大臣們紛紛捐資修葺殿宇、神道,出現復修宮觀的小高峰。
這不僅由於清初戰亂毀壞了諸多建築,造成大嶽「罄斷人煙」、道眾「百存其一」的蕭條,而且在三藩叛亂時,清軍於武當大敗叛,也不可避免地殃及部份建築,這座治世玄嶽已不復仙山瓊閣的恢弘景觀。
康熙21年(公元1682年),總鎮蔡元等人捐修自「朝天宮」至「朝聖門」的山路,這段近十五里的神道盤旋於崇山密林之中,耗時八年方竣工。
康熙22年,鎮安將軍噶公捐銀數千兩,歷時三年修繕「周府庵」的道院二十四座、殿宇十八幢、房屋五百三十四間,恢復其宏大壯麗的舊貌。
康熙25年,鄖陽府治王來任不忍宮、觀飄搖傾圮,偕同地方官員倡修「復真庵」。
康熙42年,分守下荊南道王度昭親赴武當,修築金殿兩旁配殿及二天門、三天門。
幾度興衰,往來成古今。歷經屢廢屢建的武當,早已煉就沉靜的氣度,在清皇室的關注下,平穩地走過改朝換代的動盪時期。至乾隆高宗一朝,它再次迎來重要時刻。
廢止香稅 民間香會如潮
恰是在剛剛登基的乾隆元年(公元 1736年),高宗頒下一道諭旨,他要依照泰山之例,永不徵收武當山香稅。
香稅大約成立於明中葉,是向朝拜進香的民間信士徵收的特殊稅種,主要用於宮觀修繕、日常用度、官軍俸祿等方面。
自宋、元以來,民間便盛行玄武信仰,百姓奉之為鎮邪斬妖、賜福保泰的至善福神,親赴武當朝拜者絡繹不絕。明初,武當山便是皇室欽定的天下第一名山,經成祖大修宮觀群後,更是化身百姓心嚮往之的人間仙境。山誌有載,武當每年都要接待數萬香客,漫山皆是「行者摩肩,入山如市」的盛景。
如此,武當山的香稅與香客的布施,動輒歲入萬計,很大程度上成為平民百姓的經濟負擔,「窮不遊武當,富不登太白」一度成為明清流行的俗諺。而眾生向神明表達敬意,吐露心聲,不應有富貴貧賤的區別。
正是出於對百姓苦籌香稅的憐惜,高宗在即位之初便昭告天下:「小民虔謁神明,止應聽其自便,不宜徵收香稅,以滋擾累。」
這道聖明的諭旨被刻成碑文,安置於「天柱峰」上的朝拜殿內,昭示著金頂神光普照大地的慈悲。從此,武當香火日益興旺,明清以來民間自發組織的「香會」活動也更加活躍。
香客們大多來自大山周邊的郡縣,更遠自嶺南的廣東、福建。每至玄武聖誕日三月三或飛升日九月九,善男信女便換上朝拜禮服,高擎彩旗和「萬民傘」,一路擊鼓鳴樂,向著膜拜的聖地迤邐而行。
進入武當山後,沿途宮、觀皆是打醮之所,而登上通往金頂的神道,更要一步一叩首,以最高的禮節虔心朝拜。這是大山最熱鬧亦最莊嚴的時刻。
歷史走到了清朝,武當山雖不復明朝「皇家道場」之盛,奉祀玄武的香火卻不曾斷絕。◇(待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