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食材原有風味,是日本料理的理想與目標。若要解釋這種美味究竟藏身何處,只能說在那濾掉浮渣、潔白或去雜味後,在食材核心的地方,有著微妙又細微的美味(或好聞的氣味),這是在味道繁雜或帶臭味的食物中感受不到的。像是把糙米精製成白米,或是研磨釀酒用白米的做法,都是基於這種概念而誕生。

我們煮魚前會先洗魚(去鱗、鰓、內臟跟血,擦乾多餘水份),煮菜前會把不可吃的皮先去掉;雖然內臟跟皮都有其風味跟營養,可是同時也存在著雜味、臭味或毒素。看破這些隱憂,只吃乾淨無慮的地方,就是日本料理的感性。

中國或歐洲等地方絲毫不浪費所有豬內臟和豬血,會將其加工成香腸等食物再享用。但是日本只吃豬肉,就連魚頭或魚骨都不會出現在喜慶等特殊場合,只會當日常食材使用。

將潔淨的部份發揮到極致,同時將不需要的東西斷然丟棄。雖然愛物、惜物的心態受到認同,浪費的程度也超過眾人想像,不管哪個面向都是真正的日本。區分乾淨與不乾淨,以及在區分過程中察覺到污穢存在等行為,或許已默默地將所有事物皆有雙面的觀念,根深蒂固於人們心中。因為有光,所以才有黑暗。因為在事物中執拗追求清淨,才在過程中看見黑暗,潛意識感受到事物皆有表裏兩面的事實後,不知不覺便將兩者視為理所當然。我認為,現在的我們必須正視且承認自己的雙面內在,把它視為一種非理所當然的存在去認真思考,就能找回並維持稀有的高貴特質。

烹調日本料理時重要的是追求澄澈,避開所有混濁不清的部份。日語裏的「不好意思」()就由此觀念發展而來,事情順利時會說「澄澈了(澄)」,不順時則說「不澄澈(澄)」。

為了去除雜質,吃火鍋時須有人負責撈出浮渣。
為了去除雜質,吃火鍋時須有人負責撈出浮渣。

所以當大家一起吃火鍋時,一定會有一個人幫忙撈去浮渣,這個行為代表著除去毒物。雖然也有為了健康把富含營養的食材完整吃下肚的觀念,不過調理過程中早已具備不將會傷身體的食物當作食材,避免罹病風險。日本人在學習相關科學理論之前,早已養成這些習慣與概念。因此,以日本料理的烹調技術正確調理出的食物,不只細菌甚少,味道也有一定的保證。若將這個烹調概念結合現代衛生管理的理論及技術,越能維持身體健康。

透過過濾等過程,揭開隱藏在食材裏的真實風味,對我們來說是美味精華所在。因此常以口中餘韻迷人(口中殘味佳)、爽口(味道單純不繁複)、清爽(不膩口),來形容日本料理的味道。

煮出一鍋澄澈的高湯,是日本料理的精髓。
煮出一鍋澄澈的高湯,是日本料理的精髓。

直接用一根原木刻出的佛像被稱為「雕」,相反地,加了泥土塑造出的佛像則被認為是「塑」。以此概念來看,日本料理算是「雕料理」。但有時除去浮渣也會同時去掉味道和營養,而我們卻會為了去除雜味而感到欣喜。因此推崇澄澈高湯的原因,是因為它能在無味化後的料理中增添鮮味,並用視覺或觸覺來補全無法滿足味蕾的味道缺陷。

本文摘編自《一湯一菜的生活美學》◇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