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獲三番落敗,更失去瀘水屏障,忿忿然退回本洞銀坑洞,不惜重金聚合多方部落,得兵卒數十萬,準備他日大戰。而諸葛亮不辭艱險,深入險地,繼續為收服蠻夷之心、報答先主之恩而夙夜憂勞。

兩軍於西洱河畔相會,一方是披犀甲、頂紅盔、執刀乘牛的孟獲,口中辱罵不止;一方是綸巾鶴氅、羽扇輕搖、乘駟馬車的諸葛亮,儒雅飄逸由眾將簇擁而出。

諸葛亮見蠻兵凶悍,氣勢正盛,下令退兵堅守,暗中已佈下擒敵計策。待蠻軍懈怠時,表面上棄寨而逃,實則繞到蠻軍後方,斷其後路。

在諸葛亮的巧妙佈局下,蠻軍大潰,孟獲逃入樹林,見諸葛亮,怒而猛攻,不料還未近身便墮入陷坑中,四番被擒。孟獲自以為誤中詭計,死而不服,揚言:

「若敢再放吾回去,必然報四番之恨!」

諸葛亮依舊笑而遣之。

時近盛暑,孟獲兄弟心生毒計,投奔朵思大王的禿龍洞。因洞外僅有兩條路通行,蠻軍便將可通人馬的「生路」封堵,獨留一條「死路」給蜀軍。

「死路」山險路狹,毒物叢生,更有瘴霧與毒泉害人性命,孟獲此番設計,竟是要陷諸葛亮等人於絕境。

果然,諸葛亮率軍走進「死路」而遭遇阻遏。路經一座古廟,原來是為曾經平亂至此的漢將軍馬援所立。縱然逃生之事一籌莫展,諸葛亮卻暫駐軍隊,向馬援英靈誠心禱祝。

其敬仰之心感天動地,竟引來山神顯靈相助,指引蜀軍尋一位萬安隱者,其居所附近的泉水與藥草正是毒泉與瘴氣的剋星。

不施巧計,不靠心戰,諸葛亮在絕地中,憑藉一顆為國為民的仁義之心,便成功走出「死路」,毫髮無傷,可知平南之行乃是人心所向,天意所授!

朵思大王獲知,更為驚嘆:「此乃神兵也!」

蠻軍氣勢已衰,猶作逆天之爭。豈料早有棄暗投明的楊鋒洞主假意助戰,卻在筵席中生擒孟獲等人至蜀寨。

孟獲仍不醒悟:

「非汝之能,乃吾洞中之人,自相殘害,以致如此。」

並賭誓,如果諸葛亮能在擁有三江之險、重關之固的祖居銀坑山擒拿他,願子子孫孫傾心歸漢。

諸葛亮依然不計前嫌,允諾釋放。

覆巢之後 又遭火攻

蜀軍攻打三江城時,遭守城蠻兵的毒箭,中箭者即死。諸葛亮即刻下令閉寨五日,卻於第五日黃昏準備反擊,命十餘萬軍士各備衣襟一幅、包土一包,置於三江城下,堆砌幾處斜台。

蜀軍登台而攻城,而蠻兵數日懈怠,未及放毒箭而城破。

孟獲妻祝融夫人請纓出戰,擒拿蜀將兩名。祝融氏本欲斬之,幸被孟獲攔下。此時的孟獲已有感於諸葛亮放生之德,認為殺蜀將是不義之舉,決定生擒諸葛亮之時,再光明正大地處置蜀軍。

祝融氏再戰,蜀將得諸葛亮授計,輕易將其生擒,並用她換回俘虜的二將。孟獲則再請高人,派出善驅猛獸的木鹿大王。

趙雲、魏延引兵對戰,見敵軍皆是裸身赤體、佩戴尖刀的醜陋蠻兵,木鹿大王更是騎著白象,持怪異法器而來。只見木鹿口念咒語,搖動法器,頃刻間風沙大作,無數虎豹兇獸向蜀軍進攻。趙、魏上陣無數,也未見此陣仗,只得倉促收軍,回營請罪。

諸葛亮卻笑言,已備下破陣寶物。

再次對戰時,蜀兵乘著外刻彩畫巨獸、內裝煙火之藥的紅油櫃車對陣,待猛獸出擊時,驅動櫃車口吐火焰、張牙舞爪迎擊,令眾惡獸畏懼而逃。蜀兵鼓角齊鳴,奮勇衝殺,一舉攻佔銀坑洞。

孟獲敗而不餒,欲再用詐降計矇騙蜀軍,卻被諸葛亮一眼識破,就地擒拿。

孟獲說:「此是我等自來送死,非汝之能也。吾心未服。」

只道:若是第七次被擒,方能傾心歸服。

兼具智、仁、勇的諸葛亮第六次放走了孟獲。

第七戰,即最後一戰,孟獲令殘部投奔烏戈國。國王兀突骨有日食惡獸之癖、刀槍不入之能;手下兵卒更有神器藤甲防體,渡江不沉,刀箭不侵,可謂一支虎狼之師。

蜀軍初會藤甲軍,果然敗退而還。諸葛亮遍觀地理,選定盤蛇谷為破敵之地,佈下完美的火攻計。

再次出戰,魏延之師且戰且退,連敗十五陣、棄七寨,兀突骨不疑有他,一路追擊至盤蛇谷。谷中早已設置火藥與引火之物,待蠻兵入谷,立即引燃。谷中火光亂舞,三萬藤甲軍被烈火焚燒,皆死於谷中。

孟獲引兵助戰而來,才知藤甲軍大敗,與蜀軍在混戰中大敗而逃。

孟獲逃至一處山凹,羽扇綸巾端坐小車的諸葛亮卻在此等候多時,輕易將其擒拿。

雖有七擒孟獲之功、火攻藤甲之勝,諸葛亮卻無半分喜悅,反而為烏戈國戰死的將士而悲嘆:

「使烏戈國之人不留種類者,是吾之大罪也!」

而孟獲那邊,卻有一人傳達丞相之命:

「丞相面羞,不欲與公相見。特令我來放公回去,再招人馬來決勝負。公今可速去。」

孟獲七次戰敗,得七次放還,終於大徹大悟,決議忠心歸降。他垂淚道:

「七擒七縱,自古未嘗有也。吾雖化外之人,頗知禮義,直如此無羞恥乎?」

便肉袒匍匐至諸葛亮帳下,發誓永不反叛:

「某子子孫孫皆感覆載生成之恩,安得不服!」

之後,諸葛亮令孟獲永為洞主,蜀漢南方悉平。

《論語》有言:「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蜀漢南征一行,不求戰事成敗,只為教化民心而來,最終以博愛重諾之舉啟迪蠻王善心,將仁德治天下的理念遠播蠻荒,其功德更甚於平亂之績。

而諸葛亮在戰爭中,七擒七縱,識英惜才,力保其類,彰顯其寬仁高德之行;深入不毛,無懼生死,以誠動天,更演繹忠貞報國之義!◇(全文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