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相處總是免不了會因為意見相悖、價值觀不同而發生一些爭執,有些人在爭執過後會自我反省,想想自己是否也有不對的地方,或是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懊悔、自責,認為自己在當下的反應過於激動;但另外有一些人,他們的自我覺察能力較弱、自省意識較差,且凡事喜歡做外在歸因,即在遇到人際衝突或挫折時總是習慣性地將問題解釋為外在環境因素或他人所造成,而情緒反應來得又快、又強烈,常常讓身邊的人因此受到影響。

不當言語 彼此關係更差

為了不讓別人的壞脾氣影響你的生活,所以在面對壞脾氣或是易怒的人,首先就是要避免雙方的爭執擴大。

當人感覺受到威脅時,往往會先出現自我保護的反應,即自我防衛,此時要避免說出一些指責批評、挑戰性、反駁的字眼,或是做人身攻擊、翻舊帳等,如:「明明就是你造成的,你還在怪別人」,「你就是自私的討厭鬼、脾氣這麼差、甚麼事都怪別人,所以才沒有朋友」,「每次是因為你,事情才會變成這樣」。若在當下說出上述言語,只會讓對方築起防衛的牆、引發更強烈的情緒反應,反而讓彼此都捲入負面的情緒漩渦之中。

恢復冷靜 跳出負面漩渦

遇到矛盾,與其與之爭論,不如先離開現場,讓其情緒可以恢復冷靜,而自己的情緒也不會因此受到影響。

他個性就是這樣,忍一忍就好了?選擇忍耐是好的開始,但並非意味著你長期用壓抑的方式處理,因為壓抑並無法處理你受他人影響所產生的負面情緒,所以你需要有自我超越的解決方法。從事一些讓自己感到愉快或專注的事情,如看電影、聽音樂、運動、找朋友聊些開心的事,也可以透過腹式呼吸、肌肉放鬆等技巧來調節自己的情緒,避免思緒聚焦在他人的身上,便能讓你保持情緒的平穩,不易隨著外在變化而起伏。

適時表現關心化解心中恩怨

然而,除了避開問題的情境之外,也可適時地表現出你的關心,如:「你現在很生氣,願意說說看發生甚麼事嗎?或許我可以幫忙。」藉由傾聽和同理對方的感受,讓其憤怒情緒有個宣洩的出口,待其情緒平復後,再引導其去思考並調整看事情的角度、學習調節自己的情緒反應,減少將負面情緒遷怒在周遭他人的機會。

總之,遇到不講理或易怒的人,在其身邊的人很難不受到影響,我們雖然無法改變別人看事情的角度、無法控制別人的情緒表現,但我們可以不要把事情變得更糟、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受到影響,因此當負面情緒出現時,可以透過情緒調節技巧來處理負面情緒,而平時也可多留意甚麼樣的行為或活動可以引發自己的正向情緒,才不會讓負面情緒累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能把壞事變成了好事!◇

整版圖片來源:Fotolia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