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創作貴在出新。清代人李笠翁說:「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稱也。」但是,怎樣才能出新呢?不錯,開拓題材新領域,「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就能出新;從生活中,發掘他人未曾留意的新主題,道出他人筆下沒有的新意,也能出新。除此以外,卻還有一個出新的重要途徑,那就是:變換構思角度,同中出異;寫出獨特感受,熟裏求生。就像高明攝影師,你從正面拍攝此景此物的形象,他從側面領略此景物的風采,我則改取俯角、仰角,這樣也能出新展奇,攬他人所未攬之勝,現他人所未現之姿。
這種在構思角度上刻意運心,努力做到同中出異、熟中求新的作品,在中國古代詩歌中也很常見,歷代吟詠楊柳的詩歌,多不勝數,單是借折柳以寄托離別之情的佳作,就不在少數。但由於詩人們能夠不斷變換構思角度,就使這類作品千姿百態,各具新意。
請看下邊古人寫的詠柳詩:
一、李商隱的〈贈柳〉:
章台從掩映,郢路更參差。
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
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二、李商隱的〈柳〉: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遊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三、唐彥謙的〈垂柳〉:
絆惹春風別有情,世間誰敢鬥輕盈?
楚王江畔無端種,餓損纖腰學不成。
四、李山甫的〈隋堤柳〉:
曾傍龍舟拂翠華,至今凝恨倚天涯。
但經春色還秋色,不覺楊家是李家。
背日古陰從北朽,逐波疏影向南斜。
年年只有晴風便,遙為雷塘送雪花。
五、白居易的 〈勤政樓西老柳〉:
半朽臨風樹,多情立馬人。
開元一枝柳,長慶二年春。
古人同是寫楊柳,各抒胸襟異千秋。千首萬言不重複,這就叫作詩壇創新的高手!
蘇東坡有詩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只要從實際出發,善於發現生活中蘊藏的美,尋求新的表現角度,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那麼,即使是被人寫過了的題材和主題,也依然能夠做到:同中見異,熟中出新!
再請看現代一位新詩人寫的〈變質腦〉,這也是老主題,新角度——
最關心
食品衛生的你
整天查看保鮮日期
但你頭腦裏產生的念頭
是否早已過期
這衛生嗎?
食品過期,食之無益,人們很願意把它拋棄;思維觀念過期,用之無益,但人們卻往往牢固地保留,不肯丟棄。這實在太不衛生了!這種不衛生的人中,可能有我,也可能有你,讓我們共同警惕,以免觀念過期!◇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