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性文學作品成敗的一個重要關鍵,在於情節,情節描寫的一個重要技巧,是「跌頓法」。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家,他們巧妙地運用跌頓法,描寫出了許多賦予藝術魅力的故事情節,從而吸引了廣大讀者。
所謂「跌頓法」,就是在情節的描寫過程中,作家意在筆先,故作曲筆,欲其高而先跌之,欲其進而又頓之,時跌累頓,搖曳多姿,最後才揭示出情節之最終結局的寫作技巧。跌頓的實質是:延宕進展,詳化過程,繪寫入微,曲盡情態。
這種技巧在《水滸》中表現甚多。略舉數端,以為說明:
《水滸》第七回,寫林冲被騙,誤入「白虎堂」,被斷為「持刀行兇」,而落入高太尉的圈套。這一段情節發展的總趨向是:林冲持刀進入「白虎堂」。在描寫過程中是:林冲正在家中,忽有兩個當差來說:「林教頭!太尉鈞旨,道你買得了一口好刀,就叫你將去比看。太尉在府裏專等。」林冲聽得,說道:「又是甚麼多口的報知了?」(這是第一次跌頓,寫林冲埋怨「多口的」,暗示:不願意去)兩個當差,催林冲上路。路上,林冲道:「我在太尉府中時,不認得你們!」(二次跌頓,寫林冲起疑,又不願去)兩個當差的說道:「小人新近參隨。」卻早來到府前,進得到廳前,林冲立住了腳(三次跌頓,不肯前進)。兩人又道:「太尉在裏面後堂內坐地。」轉入屏風,至後堂,又不見太尉,林冲又住了腳(四次跌頓)。兩個又道:「太尉直在裏面等你,叫引教頭進來。」最後,林冲只得進入「白虎堂」,被高太尉誣陷他來行刺,予以捉拿,刺配滄州。
《水滸》中的這一段描寫,由於運用了跌頓法,便使得情節的進展搖曳多姿,引人入勝。如果把這段故事拍攝成電影,則這幾次「立住了腳」,便是極有藝術表現力的特寫鏡頭。相反,這段故事如果不用跌頓法,而逕直寫出,那就是:「兩個當差,叫林冲將新買的好刀,拿與太尉看視。林冲持刀進入白虎堂,當即被太尉拿住,誣為行刺,刺配滄州。」原來那一段洋洋灑灑的精彩文字,就變得枯燥無味了。
再看《水滸》第五十三回,戴宗和李逵請公孫勝下山,輔助宋江,以破高廉的妖法。這一段情節的總趨向是:二人見到公孫勝,請得公孫勝一同下山。但施耐庵卻運用跌頓法,將這段情節,寫得:詳詳細細,曲曲折折,繪聲繪色。單看它寫戴宗和李逵,與公孫勝見面一折兒,就極盡跌頓之能事:
戴宗自入到裏面看時,一帶三間草房,門上懸掛一個蘆簾,戴宗咳嗽了一聲,只見一個白髮婆婆,從裏面出來。戴宗當下施禮道:「告稟老娘:小可欲求清道人相見一面。」婆婆問道:「官人高姓?」戴宗道:「小可姓戴,名宗,從山東到此。」婆婆道:「孩兒出外雲遊,不曾還家。」戴宗道:「小可再來。」就辭了婆婆,卻來門外對李逵道:「今番須用著你,方纔他娘說道人不在家裏,如今你可去請他。她若說不在時,你便打將起來,卻不得傷犯他老母。我來喝住你便罷。」
後來,李逵依計而行:拿起斧便砍,把那婆婆驚倒在地。只見公孫勝從裏面奔將出來,叫道:「不得無禮!」只見戴宗便來喝道:「鐵牛!如何嚇倒老母!」戴宗連忙扶起。李逵撇了大斧,便唱個喏道:「阿哥休怪!不恁地,你不肯出來?」
只與公孫勝見面,便經過了數番曲折。公孫勝的隱逸高雅,戴宗的賦予機智,李逵的粗率直爽,以及那位婆婆的形像,都在這幾番跌頓中,生動地反映了出來。
韓愈有詩說:「將軍欲以巧勝人,盤馬彎弓惜不發。」
作家在寫作時,也要注意一個「惜」字,像將軍「惜」他的手中箭一樣,十分珍惜情節的「底子」,不要匆忙地把這個「底子」過早地披露出來,這樣才能引人入勝。
正是:
不要竹筒倒豆子,
一下倒光沒意思!◇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