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50餘歲的婦人,非常喜歡拍照,每天除了透過社群軟件與親友們分享自己的生活照片之外,也會時時關注親友們的動向,這已成為她生活中的樂趣。但從幾年前開始,她發現自己的視力變差,觀看手機螢幕也容易產生疲憊感,初期以為只是因長期使用手機導致的不適感,直到有一天,女兒經過她的房門,她尖叫大喊:「你是誰?」
於是在女兒回應與安撫之下,立即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在醫生檢查之後,確診罹患黃斑部病變,已造成不可逆的損傷,而且也錯過了治療黃金期。
黃斑部病變的前兆
台灣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部暨網膜科主任陳珊霓說,此患者在接受檢查時發現其視野已產生扭曲、變形等情況,而且瀏覽照片也產生障礙;根據英國研究發現,黃斑部病變患者僅26%能正確地識別照片中的喜、怒、哀、樂四個面部表情。
陳珊霓表示,黃斑部病變由於早期不易發現,當雙眼視力模糊不清時,往往已錯過治療黃金期。民眾若發現單眼視物扭曲變形、視野出現中央暗影、中央視力模糊等現象,即是黃斑部病變的前兆,應立即求助眼科醫生,並接受治療。
黃斑部病變提早報到
陳珊霓提出,生活在數碼行動的時代,經常需要高度用眼,因此許多民眾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都不離身,而且手機的便利讓民眾可以隨時將照片上傳至社群,快速地與親友們分享生活中的大小事,所以一些社群軟件已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人際交流工具。但是長時間緊盯螢幕,加上不正確的用眼方式,導致曾發生在70歲以上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提早報到。
高血糖造成黃斑部病變惡化
另外,當血糖控制不良時,也會造成黃斑部病變惡化,因此要嚴格控制糖份攝 取。陳珊霓說,在治療的案例中,曾有一位43歲即罹患糖尿病黃斑部病變的黃小姐,起初是因為感覺眼睛緊繃,檢查後發現眼底有滲血的情況,在接受手術治療後,視力未獲改善,反而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生出血。
後來在第二次出血後,立即轉診至彰化基督教醫院治療,透過眼球內抗新生血 管因子減輕黃斑部水腫,使視力獲得改善,生活也回歸正常,後續除了要定期回診追蹤之外,日常飲食也要做調整,將糖化血色素降低,以遏止糖尿病黃斑部病變惡化。
糖尿病患者失明率高
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生蔡東華表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中老年人失明的最主要原因。根據臨床統計顯示,糖尿病患者失明率為一般人的25 倍,而且患病10年後,視網膜病變發生率約為60%,患病20年後則高達90%。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危險因子包括:長期罹患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血壓控制不良、高血脂、懷孕、吸煙、肥胖等,所以一定要積極嚴格控制血糖,才能減緩糖尿病的視網膜病變惡化。此外,正常的血壓、血脂肪控制,也有助於降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
蔡東華提醒,第II型糖尿病患者應在診斷糖尿病當時,即做第一次視網膜檢查,及早發現才能及時治療;日後再依醫生建議追蹤,至少一年要做一次檢查,病情嚴重的患者則需依照病況更頻繁回診追蹤,以有效掌握雙眼視力。◇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