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0年的資料顯示,黃斑部病變、白內障與青光眼是導致成年人失明的3大原因。在距今10年前,糖尿病黃斑部病變尚無良好的治療方式,醫生往往束手無策,但隨著診斷與治療方法的進步,黃斑部病變的治療有了重大的突破,除了傳統的雷射療法之外,還有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作為眼內注射藥物的選擇,使患者能得到不同的治療成效。
糖尿病患者 罹患黃斑部病變風險高
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部主任陳珊霓表示,長期的高血糖很容易引起糖尿病黃斑部病變,而且糖尿病患者罹患黃斑部病變的風險也高於一般人,失明機率是常人的25倍,這也是糖尿病患致盲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再加上近年來,飲食精緻化、生活型態的改變,越來越多青壯年族群罹患糖尿病,由於未妥善治療與控制血糖,導致黃斑部病變患病年齡逐漸下降。
黃斑部病變 治療的方式與效果
陳珊霓說,糖尿病黃斑部病變治療的方式著力於阻擋黃斑部水腫、視網膜新生血管消退,通過眼內藥物注射將抗血管生長因子直接注射到眼球玻璃體內,使水腫消退與網膜新生血管萎縮,以達到治療目的。根據臨床實驗顯示,持續接受抗血管生長因子注射治療1年的患者,視力有顯著改善者佔65%,由此可見積極接受治療的重要性。
治療案例分享
陳珊霓提出,在糖尿病黃斑部病變患者治療的案例中,一位現年51歲從事夜市餐飲業工作的蔡先生,因家族中有高血壓與糖尿病病史,30多歲時就確診羅患糖尿病,接著又被診斷有高血壓,對於血糖、血壓一直有按醫囑控制良好,但仍然在2年前右眼有出血、視力不清等症狀,就診後發現左眼罹患糖尿病黃斑部病變與玻璃體出血,視野呈現扭曲、黑影、看不清楚等症狀,視力從1.0降至0.5。
雖然剛開始他的內心感到十分害怕、擔心,且因工作需要使用菜刀,眼睛看不清楚十分危險,所幸在家人的鼓勵之下,勇於面對疾病,並聽從醫囑接受治療。經過積極治療後,減輕黃斑部水腫,玻璃體出血也逐漸消退,目前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兩眼視力已回復到1.0。至今持續接受治療,2~3個月回診一次,並進行血糖、血壓的控制,也縮短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增加眼睛休息的時間。
在此,陳珊霓提醒糖尿病患者,要定期進行眼底篩檢,早期發現、積極治療;有黃斑部病變者,則要按時回診治療,堅強面對疾病與遵從醫囑,以降低失明的風險。◇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