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問題 縈繞人心
人類的一切活動作為,最終只是一步步踏向死亡的過程而已。生死世界是永無可能溝通的兩重世界。人間的一切恩情厚愛,都在交界處化成過眼雲煙,無處追尋。所以,死亡是最縈繞人心的問題,多少人為之低迴,為之傷懷。
死亡與愛情一樣,同是個極為古老的課題,自有人類伊始,就有不可避免的生死問題存在。當人們開始探析生命的究竟時,死亡的事實便成了關注的焦點。當我們靜思默想生命的種種現象活動,我們可以透過切身經驗而體嘗到愛、恨這種情緒上的反應,也可以品味生命本身帶給我們的歡愉、悲苦。然而我們卻永遠無法理解死亡——生命的結束。
一旦我們沉思面臨這謎樣的情境時,我們不是透過個人的親身經驗而了解死亡這件事實,而是透過感覺而想像死亡的樣貌——一切終歸虛無。因此死亡帶給人類的種種感受,並不在於死亡本身,而是心中無名的惶恐與不知所措:一切事物,包括個人的感覺、意識以及肉體——終將消逝。
死亡的悲劇性 成為藝術之美
在文學領域當中,除了對於人類天性的再呈現之外,沒有甚麼題材可以再稱得上是恆久的,所以死亡的悲劇性也就很自然的成為文學作品所描繪的題材。死,在藝術世界當中,可以被淨化、美化:莎士比亞的悲劇《羅密歐與茱麗葉》;我國的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甚或是杜牧「金谷園」詩中的綠珠,都是其中的典型。在這種情況下,死亡帶給讀者的情緒,不是恐懼,不是醜惡,而是悲嘆惋惜。死亡的場景成為藝術世界中另一種美的展現,引領人們默思誦念。
生命是個謎,它的答案就端賴我們自己面對的態度是如何的了。從許多的文學作品當中,我們可以找出一些面對死亡的態度,有的足以擊碎死亡本身所具有的威嚇性,例如陶淵明的「擬輓歌詞(三首)」;而有的卻為了「大我」——愛國情操的難以放下而耿耿於懷,比如陸游:
宋寧宗嘉定二年(西元1209)陸游八十五歲的年尾,寫了這首〈示兒〉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這是作者臨終的絕筆。它集中表現了陸游的抱負、人格和強烈的愛國激情,是千古傳誦的名篇。是他所有詩中最著名的一首。世界各國所出版的陸游選集中,所收錄的詩雖有不同,而唯獨這首詩必定被選入。
雖然人生百態、境遇各異,每個人都有面臨的時候,而每個人的感慨也各不相同。有的人以勘破為高,那是理性的境界;有的人以勘不破為高,這是極端感性的境界。真勘得破,好!真勘不破,也好!但總要在一個「真」字,否則引不起他人的共鳴。
在人生行將閉幕之時,照理也應看淡了一切才對。是歡樂也好,是悲苦也好,在溘然長逝之後,還會有甚麼分別呢?然而詩人卻還是那樣執著。執著於山河依然破碎,家國仍未統一……。這是他的真情至性,這是他對國家的真心懸念,這個「真」,使他牽掛,使他縈懷,使他勘不破。最終,他也沒見到山河收復,家國一統,他的六子均先他離世。
所以生命的憾恨,不僅在過程中所承受的種種悲歡離合,更在其難以捉摸、難以如意、難以圓夢,因為死亡卡在那兒。
無欲無求 曠達以對生死
古人早已熟知生老病死的天律,因此對身後的事都預作準備,在尋覓墓穴、預定棺槨、裁製壽衣的同時,也把心理建設好了:知道這是必然的結果,萬物同依此律,誰也打破不了,甚麼方法也移除不掉。於是有了「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的認知;於是自然而然的接受了佛道思想的善惡有報、積德行善、六道輪迴、「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的觀念。所以時候一到,多半不受生死問題的羈絆而以曠達的襟懷面對。在史籍的記載中,端坐而逝、含笑瞑目者比比皆是。因為那時道德操守高而無欲無求、安份守己才能有這樣的人生態度與修養。
只是社會發展到今天,世風日下,道德棄守,個人意識高漲,私心擴大。因此每個人的慾望無窮,求索無度。得到了不能滿足還想更多;得不到就朝思暮想,不擇手段的去取得。所以執著強烈,甚麼都看重,也就甚麼都放不下。因此,對死懷著更大的恐懼。一旦面臨就手足無措,難以自處。很多人就沒辦法從失去至親的巨痛中走出來,而衍生出更多的家庭與社會問題。
不要擔心死亡,因為你還會回來
其實死亡沒那麼可怕。這半世紀以來,東西方有很多研究瀕死經驗以及輪迴轉生的科學事例:如美國魏斯博士的巨著《前世今生》、《一個靈魂多次轉生》。以及2006年 9月英國《太陽報》報道的「記得前世的男孩」。他的經歷就在告訴我們,人的生命是連綿不斷的,生與死只是一種生命的轉換。所以這個六歲的小男孩,大聲告訴人們:不要擔心死亡,因為你還會回來!
生命宛如一條長河
如果你願意相信的話,那麼從這個角度來看,生命可是一條長河哪!曾經有過的和緩平靜或波瀾壯闊;曾經流過的溪澗山谷或高山大海,你今生無從得知,但你卻知道它存在過很長時間了。那麼換個視野來審視死亡,不也是一種奇妙的期待與體驗嗎?它,讓你穿越遺忘的過去,串聯將到的新鮮未來。
如此看來,死亡:只是一條短促的連線,為了將過去與未來編織在一起;只是一個小逗點,生命之河中的一截緩流;只是一個破折號,昭示著此一生與下一生的對等;只是一種延續生命的奇特方式而已!是吧?「死去」只不過是暫時的「萬事空」罷了。沒甚麼好擔心的,隨其自然,坦然面對,如果你能時時、處處行善積德,老天會安排更美好的下一生的。◇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