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改變技術中的「削弱技術」表明:任何行為一旦不再被增強,最後該行為勢必消失。運用外在獎勵去增強某行為,一旦增強物消失,所被增強的行為最終歸於消失。父母實際的管教經驗也明顯看出:兒童的胃口會隨著年齡及接受增強物的經驗而加大。到最後兒童的要求,會使父母不堪負荷。甚至更進一步轉移焦點(使兒童只注意增強物的有無與大小),失去向上追求成功的動機。
社會心理學家研究顯示:外在增強物會阻礙兒童發展自動自發、努力工作的動機與興趣。
成就動機來自內在比較。內在比較包括:
(1)現在我和過去我的比較,比較結果可以顯現「進步」,進步則是繼續奮鬥的最大動力,它可以培養兒童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動機。換另一種說法,它可使兒童感覺能力十足,而自動自發繼續向上努力。
(2)現在我和設定的未來的目標比較。當兒童不斷達成自設的、小的短期目標時,兒童的「求成動機」(motive to success)會因而被激發。自我效能動機及求成動機是促使兒童努力向上的動力。也是兒童遭遇挫折時,對抗灰心喪志情緒的最佳憑藉。
科學實驗證明:有機體遭遇連續性挫折,會導致習得性的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也就是說:當人或動物認知到:他再如何努力都無法改變現狀時,他便會放棄所有的努力。兒童若遭遇下列情況有可能產生無助感症候群:
1.父母對子女持高標準的要求,致使子女永遠達不到父母的期望水準。
2.父母不斷地拿左鄰右舍有傑出表現的同學來與自己的子女比較,致使子女永遠贏不過他人。
3.兄弟姊妹中有極為傑出的人,父母又以他為標竿來與其他子女相互比較,造成其他的子女相形見絀。
4.有些兒童處在文化不利的家庭、破碎家庭、低社經水平的家庭造成低成就,當兒童年級愈高時,低成就對學業的影響越大,挫折會越多。
上述環境的兒童本身學習能力並無問題,但由於環境製造不斷的挫折,最後會導致無助感症候群。要擺脫無助感症候群的惡夢,只有教導兒童學習內在比較,以重新培養其成就動機。◇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