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句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意思是說,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三九天,最熱是三伏天。那麼,為甚麼一年中最熱的日子稱為「三伏天」呢? 

    據《史記‧秦本紀》中載︰「(秦德公)二年,初伏,以狗禦蠱。」南朝宋裴駰《集解》引孟康曰︰「六月伏日初也,周時無,至此乃有之。」另唐朝張守節《史記正義》曰︰「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由此可知,伏日的說法歷史悠久,最早是源於秦國。 

此外,三國魏張揖《廣雅‧釋詁四》曰︰「伏,藏也。」及《廣韻》:「伏,匿藏也。」這是古人對「伏」的解釋,那麼何謂「伏日」呢?有下面三種說法。

一說是,據《曆忌釋》上記載︰「伏者何也?金氣伏藏之日也。四時代謝,皆以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至於立秋以金代火,金畏於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故曰伏也。」

此說是以「五行生剋」與「四季」變化之道為依據。根據五行學說,古人認為春屬木、夏屬火、秋屬金、冬屬水,四季交替循環。因此,立春為春之木代冬之水,水生木;立夏為夏之火代春之木,木生火;立冬為冬之水代秋之金,金生水,如此循五行相生。

其中唯一不同的是立秋,夏屬火,秋屬金,故夏、秋的交接非五行相生,而是相剋,就是火剋金,又庚屬金,所以到庚日就是金氣要潛伏的日子,「伏日」之說由此而生。

另據《漢書‧郊祀志》顏師古注曰︰「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因為小暑之後,接著就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熱的日子,也是陰氣被陽氣所壓制而隱藏時期,故稱為「伏日」。

還有一說,南朝宋裴駰《集解》引孟康曰︰「伏者,隱伏避盛暑也。」認為黃曆六月,正是一年中最為酷熱時節,勸人在此段日子隱伏避暑,故稱「伏日」,此說簡單易解。

何謂三伏?

談完伏日的由來、含義,我們再談何謂三伏?古人怎麼推算三伏天?

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稱,約在西曆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之間。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至立秋後第一個庚日止,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

太陽直照的日子並非一年中最熱的,當夏至後,每天地面吸收太陽的熱氣多,散發的熱氣少,地表層的熱氣就越積越多,也就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後,地表層累積的熱氣達到最高峰,因此天氣就最熱。

古人使用天干與地支相配的「干支記日法」來記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在十天干中排第七個,庚日每十天重複一次。

因此,自夏至開始,第三個庚日稱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此即「三伏」。如《陰陽書》中載:「從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立秋後初庚為後伏,謂之三伏。」

通常初伏、中伏、末伏各為十天,但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四個庚日時,中伏為十天,若出現五個庚日則為二十天。故中伏至末伏有時十天,有時為二十天,而初伏、末伏都為十天。這三個伏日、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三十天(或四十天),故又稱為「三伏日」、「三伏天」。

伏即藏伏,所以最熱三伏天,就是說在伏天要用隱蔽伏居的方式來避開盛暑之熱,而且不要在烈日下過度曝晒,注意生活飲食起居的衛生,才能防止中暑或引發其它疾病。◇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