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由於基本理念的不同,對華人特別是大陸華人來說,建立信任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按照英國社會人們共識的思維方式行事,可能有助於融入這個社會。李醫生深感華人容易有一個觀念,「他首先自己就有一個條條框框,比如華人患者說收的價錢怎麼能比某某要的還高呢。首先,我覺得各個診所有各個診所的不同情況,無論從年齡、資歷,我都比他看過的那些醫生資歷高,我要的比他們高才對的。只因為我們是華人,我更不是以打廣告為主,所以說來我只是收了一個中間價,並不是說我應該比他們低的。」
鼓勵華人 入鄉隨俗
當問到李醫生最想與華人——特別是大陸華人分享哪些經歷、心得時,他說:「入鄉隨俗,已經離開中國,十有八九也回不去了,所以還要入鄉隨俗。多看一看你來的這個國家好的地方,你來在這個國家,如果還是抱著所有的你在中國受到的委屈也好,享受到的各種特權也好,不去主動放棄一些東西,就融不進這個社會。」
作為一個英國人來說,說話五到十分鐘,他就能判斷你是哪個階層的人,跟他是否有共同點。華人說著中國式英語,表達的很多東西英國人不知道,而他們的很多東西華人也不了解。英國人覺得與你根本沒有共同的地方,他認為你就是來工作的,或者來看病的,或者來做甚麼的,與他沒有任何關係,就不會主動接納你。
華人作為英國的一個少數族裔,東西方文化巨大差異的客觀存在,使得華人融入這個社會困難重重。因此,華人更需要努力了解這個社會到底是怎麼運作的。很多華人也許在英國生活了十年、二十年,如果僅僅停留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中、吃中國飯、看看微信、逢年過節打個電話,往家裏寄點錢,必然與當地人沒有任何交集。李醫生感慨道:「現狀是華人之間沒有可以統一的地方,一盤散沙,各過各自的小日子,你就是來掙錢的,或者是來搶福利的,他們怎麼會主動接近你啊。所以得改變那些想法,甚至覺得多大程度上去接受對方才能融入這個社會,否則永遠是邊緣。」
心路歷程
李醫生從小學習很好,但並沒有想過將來要學醫或是學牙科,當時只是父母一個建議,就開始了牙醫職業生涯。2000年出國參加醫療隊,也不是說有很高尚的理想,就一定要服務甚麼,只是希望出去看看,多一些見識,做一個交流。
到英國時也沒有想將來一定要留下,只是在中國大陸能見識的、能享受到的和能付出的都已經做過了,再來英國看看。在過程中,才覺得估計還要留下來再看一段時間。在離開NHS期間,很多人也對李醫生說,馬上就要功成名就了,再熬一年兩年就可以做到顧問(consultant)了。那麼他是怎麼說的呢?
「我還是那句話,有啥意義呀,把自己變成一個大機構的一個螺絲釘,而沒有把其它方面發揮出來,比如說語言方面的優勢,甚至怎麼能更好地理解海外這個社會,這層面在NHS是做不到的。開診所對自己來說也有很大的自由,首先,家庭可以照顧到,第二的的確確很多在國內及在英國的技術、經驗都可以用的到,自己開診所業務範圍開展也廣泛一些,技術運用也廣泛。」
經歷了幾年在NHS的工作,李醫生也深感海外華人及亞非裔移民在醫療服務方面,因為語言溝通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太多不便之處,周圍的這些華人看不了病,有些人回國治療,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想走就走呢,很多人回不去。
華人牙醫診所 鳳毛麟角
華人開牙醫診所,在整個英國並不多。李醫生介紹說:「就我所知,在整個英格蘭像我這樣以華人群體為主要服務對像的,就我一家。」
有不少地方的診所,醫生是華人,或者老闆也是華人,甚至前台都是華人,但這些華人接受的是英國教育,他們的服務對像面對整個社會群體,完全是一個英國式的牙醫診所,只不過醫生或者主治醫生是華人。目前像李醫生這樣從中國大陸畢業、並主要服務華人的,在英格蘭可能是僅有的一家了。據李醫生介紹:「我的患者百分之七、八十主要是中國大陸的華人,有一部份香港、馬來西亞華人,但並不多,不到百分之二十,還有一部份外國人,在附近住,或者他聽說過。」
那麼在英國開牙醫診所的台階是甚麼呢?
主要是資質要求,你得是個醫生。程序本身非常簡單,所有的東西都很透明,只要有醫生的資質,辦一個診所非常容易。
但開診所之前,要對診所定位,服務群體是誰?李醫生坦承:「我開到北倫敦榮業行,服務群體就是華人,我的患者百分之九十是華人。」如果是服務當地人,那還真得需要在商業街開診所,按照英國人的模式營運。
李醫生透露:「如果再有別的合作夥伴,也許我就要走出去,下一個診所就要開到商業街,兼收並蓄,同時服務與當地人與華人。」
李醫生的診所已經開業一年半以上了,談到在診所的收穫,李醫生興致勃勃:「做技術含量高的工作越來越多了,技術含量高不是說這樣工作多累,就是可以體現診所的水平,另外也是對各種不同需求的人一個滿足。」李醫生的診所與NHS是互補關係,一般的拔牙、補牙、洗牙,如果華人有條件、時間或是有溝通能力,李醫生極力推薦華人患者都去NHS。
關於業務發展與技術方面,李醫生表示:「我和NHS沒有任何競爭關係,各自的服務對像不一樣,我不是神醫,不是說別人看不了到我這兒,我就都能給看得了。首先最大好處是我能給你講明白了,第二、我能給你很多選擇,最後你自己拿主意。」
關於未來的打算,李醫生微微一笑:「我覺得單打獨鬥成不了大器,我還是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趟出一條路,然後找志同道合的人開類似診所,做一個團隊。我不排斥印巴裔或是白人醫生加入我的團隊,服務於華人也好,或者說是各取所長,我們可以開一個英國式的診所,但是有華人背景或是中國背景,中國人可以在一個標準的英國式牙醫診所裏,得到想要的服務,我們有華人的牙醫、護士、前台,也許那時就開到商業街上了。」
後記
度假插曲——生死時速:牙醫臨危成急救
文章將要發表之際,李醫生又經歷了一場「生死時速」飛機版,從死神手裏奪回了一條生命,給他的牙醫生涯填上一抹不同尋常的色彩。
2017年的復活節假期,李健醫生全家回國度假。3月底,飛機從阿姆斯特丹起飛一個多小時後,一位來自澳洲的老年乘客突然出現口唇青紫,呼吸困難,最後抽搐昏厥,身邊年邁的老母親並不了解他平時用藥情況。
機長廣播尋求醫生、護士幫助,李醫生挺身而上,與一位歐洲醫生、一位菲律賓護士臨時組成急救小組,抬病人平置、插管、吸痰、供氧等,病人最終有了自主呼吸,生命體徵穩定,雖然沒有恢復意識,至少臨時三人急救小組還是把這位乘客從死神手裏拉回來了。
從醫二十多年,在牙醫診所不曾經歷的與死神爭奪生命的體驗,竟然在度假回家的途中經歷了,這讓李醫生無限感慨,作為牙醫,真是別有一番滋味與體驗。(全文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