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短,而一生中又有很多坎坷和悲苦,這一切究竟為了甚麼?如果我們有機會打開生死間的時空界限,猶如觀眾般觀賞十方世界中的過去、現在、將來的一切,所有的因果可能都將瞭然於胸。

在人的一生中會遇到許多人,有的萍水相逢,過後便相忘於江湖;而有的人卻一直都與自己有關,或成為淡淡如水的友人,或成為相濡以沫的伴侶。當人們感嘆人生的聚散離合時,最常提起的一個詞就是「緣份」。

「緣份」,這個中國文化中特有的詞,蘊涵著難以用語言描述的深意,更無法在其它文種裏找到對應的概念。中國人對「緣」的理解早已經超越了宗教和學術,它是流淌在心靈中的感應。那麼「緣份」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要說清「緣份」,就離不開輪迴,離不開前世、現世和來世之間的因果。

緣之由來

狹義的講,緣主要指親緣,比如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而廣義的講,緣涵蓋了生命歷程中遇到的所有人和事。

我們在日常中會遇到各種人,無論是親友之間、同學之間、同事之間、師生之間,有的人會對自己很友好,也有人可能對自己不太好;或許是一個素不相識的人無意中幫了你的大忙;或許在甚麼地方被騙去了錢。這一切,用輪迴的慧眼看來,都是有因緣的。

許多人認為緣之說來自於佛教,其實有輪迴的地方就有緣。而輪迴的概念已經遠遠超越了一切宗教的範圍,成了最終解答人生命意義和恩怨的鑰匙。詩仙李白曾說:「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人生苦短,而一生中又有很多坎坷和悲苦,這一切究竟為了甚麼?如果我們有機會打開生死間的時空界限,猶如觀眾般觀賞十方世界中過去、現在、將來的一切,所有的因果可能都將瞭然於胸。

西方人講「愛」,而中國人講的是「恩愛」。一個「恩」字就道出了「愛」的根本,也賦予後者內涵。

西方沒有「緣」的概念,然而西方人已經開始認識輪迴,其實也就已經開始認識「緣」。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現代西方輪迴研究對「緣」的解讀。

西方研究者眼中的「緣」

在諸多研究輪迴的書籍中,關於「前世回溯」的內容多得不勝枚舉。一方面,這是一種研究輪迴的手段;而更多的,是被用來作為臨床治療的方法:通過讓患者在催眠的狀態下,再次經歷前世的傷痛並解讀宿世的因果,今生的頑疾往往神奇地不治自癒。

催眠不是睡眠,這種狀態很類似於《道德經》中所說的「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受試者在這種入定狀態下體驗的前世栩栩如生,邏輯連貫,絕非通過想像所能達到。

在已經發表的有關「前世回溯」的大量研究案例中,一個最常見的現象就是一個人前世的親朋好友甚至仇敵,往往也出現在這個人的今生,扮演著各種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說,生命往往群體轉生,在漫長的歲月中清償彼此的恩怨,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緣」。

20世紀80年代邁阿密西奈山醫學中心的心理科主任魏斯博士有一本書叫《真情永駐》,其中記述了一個關於「緣份」的「現在進行式」案例。素昧平生的一男一女同時找到魏斯博士進行回溯治療,兩人分別回憶出2,000年前在耶路撒冷的共同的前世,那時他們是對父女,父親遭到羅馬士兵的折磨,死於女兒的懷裏。他們兩人在魏斯的診所有過一面之交,但魏斯因為職業紀律不能告訴他們對方的回憶。可是在他們的療程結束後,命運之手展開了它巧妙的安排,兩人卻「偶然」地同乘一次班機,得以相識相愛。

另一位專家牛頓博士可以引導受試者在催眠入定的狀態下回到轉世之間的世界。他在十幾年的研究中積累了大量的案例,並分別於1994年和2000年出版了《性靈之旅》和《性靈宿命》兩本書。牛頓發現兩次轉世間一個最為重要的現象就是生命(或靈魂)分別屬於不同的群體,而同一群體的人在一世又一世中總是有關聯,互相扮演著各種角色。或許,這就是為甚麼人們會發現,自己的圈子內的人相互之間總會莫名其妙的發生一些是是非非,大概就是在這一過程中了結前世的恩怨吧。值得一提的是,牛頓的受試者有著各種各樣的信仰(包括無神論),但他們在入定狀態下對彼岸世界的描述驚人地一致。

婚姻天註定

紅塵中最為重要的緣份當然就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夫妻之緣,很多人可能都認為自己與配偶的相逢純屬偶然。而在輪迴的世界中,俗世只是一個巨大的舞台,大戲的情節早已被精心地安排,一切看似偶然的相遇都是劇本中巧妙的構思。

每個人都渴望愛情幸福,嚮往婚姻美滿。而在輪迴的世界中,一切都在因果的安排中,是你的推不掉,不是自己的也要不來;無論是希望能找到自己愛的人,還是希望找到真愛自己的人,在輪迴的世界中,愛只是報答前世今生之「恩」的方式。

西方人講「愛」,而中國人講的是「恩愛」。一個「恩」字就道出了「愛」的根本,也賦予後者內涵。「恩」在先,「愛」在後,有了前世的恩,才結下今生的緣,於是有婚姻的美滿。然而「緣」也不都是美好的,正如有恩就有怨,也就有了善緣與惡緣之分。許多不幸的婚姻,推而廣之不幸的人生,在輪迴的世界中看,都是因緣所定。

(Fotolia)
(Fotolia)

善解恩怨

緣份之說有時會引發關於宿命論的爭論。其實,即使在人們只相信個人奮鬥的今天,也沒有幾個人真的相信能擺脫自己的宿命。鬥爭哲學教育人們以牙還牙,結果使人陷入更險惡的宿命中難以自拔。

在輪迴的慧眼裏,「宿命」並不是逆來順受,也不是一種面對命運的無奈。相信宿命的人有面對苦難時的大度,和面對幸運時的感恩。有了輪迴中的宿命,天道才得以公平;而緣份,哪怕是惡緣,不正是善解恩怨的機會嗎?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