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1歲的女孩小欣,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體重快速增加,家長原本認為是在生長,之後長高就不會顯胖了,但在學校的健康檢查發現肝指數有異常高的情形(GPT:99 / GOT:51),因此前往求診。

經由醫生問診得知,小欣平時每天至少會喝1杯含糖飲料,喜歡看電視、滑平板,不喜歡參與體育活動。進一步檢查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MI)已超過肥胖標準,而且超音波顯示有中度脂肪肝與肝臟腫大,血液檢查有肝功能異常、血糖與血中三酸甘油脂也超標,所幸不是病毒性肝炎、先天代謝疾病、自體免疫性肝炎等其它病因。在與家人共同努力減少攝取過多的熱量,戒掉天天喝飲料的習慣,增加平日運動量,歷經2個月後,體重減輕約1公斤,肝指數也恢復正常。

兒童面臨肥胖威脅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生戴季珊表示,近年飲食西化、含糖飲料盛行、缺乏運動等原因,使得無論成人或兒童皆面臨肥胖與營養過剩的威脅,因此肥胖引起的脂肪肝、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動脈硬化等併發症,已不是中老年人才會罹患,也開始出現在學齡兒童的身上。

解開肥胖的錯誤迷思

戴季珊說,「小時候胖不是胖」這是錯誤的迷思,因為小時候胖,將來成人肥胖的機會更高!幼稚園學齡前兒童若是肥胖,將來有1/4的機會是肥胖的成人;如果小學入學時是肥胖體位,將來有40%的機會是肥胖的成人;如果小學畢業時是肥胖狀態,將有75%的機率與肥胖脫離不了關係。

戴季珊補充說,脂肪肝與肥胖關係密切,所以兒童也可能會有脂肪肝。患有脂肪肝的兒童也容易合併早期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風險、胰島素阻抗等代謝異常等狀況,父母應特別注意。目前診斷方式主要是透過抽血與超音波確認,早期診斷治療,才能預防更嚴重的併發症。

2族群兒童當心脂肪肝

戴季珊提出,根據北美小兒胃腸肝膽營養醫學會(NASPGHAN)於2016年11月發佈的臨床診療指引顯示,建議以下2族群應接受脂肪肝疾病之抽血篩檢:

9~11歲所有肥胖兒童(BMI≧95百分位)。

合併危險因子(中心肥胖、胰島素阻抗、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血脂異常、睡眠呼吸中止或脂肪肝家族病史者)之過重兒童(85≦BMI<94百分位)。

對於有脂肪肝的孩童,在治療方面,首先要進行減重,將身體質量指數控制在正常範圍,並養成運動習慣,減少看電視或使用3C產品的時間;日常飲食營養均衡,同時治療相關的代謝異常疾病,才能改善脂肪肝的情況。

兒童肥胖應積極改善

戴季珊提醒,在兒童時期有肥胖問題應積極改善,以預防各種因肥胖可能引起的疾病。現今脂肪肝已不是成人的專利,兒童也可能罹病,所以當小孩有肥胖問題時,應儘早就醫篩檢,以免因長期的脂肪肝而引起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是慢性肝臟衰竭。◇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