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報道指警方及屯門醫院在沒有手語翻譯下,誤將一名聾人當作精神病人送往青山醫院。在該事件當中,一名懂得手語的中醫師曾參與協助,最終求助至立法會議員,成功營救被困青山醫院6日的事主。這事件喚醒了各界人士關注本港缺乏足夠的手語翻譯員及前線人員缺乏手語培訓,本報記者特意走訪天水圍國醫館黃國威中醫診所,了解這事件中屬少數懂得手語的中醫師。 

國醫館註冊中醫師黃國威,能操手語逾十年,運用手語為聽障人士診症。醫師表示,聽障是看不到的傷殘,社會上很多人忽略聽障人士的心聲,社會應正視這個問題。

黃醫師執業的天水圍,也正是近年紮根的地區。雖然「悲情城市」已是十多年前的標籤,但一個30萬人口的大區卻未有一間公立醫院,對病人來講,要預約政府診所可謂千難萬難,大海撈針,往往導致病情拖延。黃醫師表示,該區的婦科病,情志病比較常見,有病人因經濟及家庭問題而飽受情緒困擾,也有人受久醫不癒的痛症折磨,生出輕生的念頭。因此,在治療疾病本身之外,也要配合思想的開導,佐以配合疏肝、寧神、解鬱的中藥,緩解病人的失眠、鬱結,助病情加快好轉。

天水圍城 醫人靠多一份心

筆者向黃醫師請教病理,發覺他對病人異常細心,能發現一些其他人發現不了的症狀,找出問題癥結;病人亦相當信任醫師。一問之下,原來源於醫師一個切身的故事。黃醫師兒時,母親因生育很多兒女,出現子宮下垂,40多歲便切除子宮和卵巢,此後身體一路變差,「荷爾蒙失調令她蒼老,身體全面退化,也有情緒問題,而且僅60多歲便出現腦退化,需要家人24小時照顧。」這段深刻經歷,成為黃醫師選擇從醫的契機,多的就是一份心。

有客人住在柴灣、鴨脷洲或將軍澳,但仍會搭車到天水圍看黃醫師複診,一東一西橫跨整個香港,這都是因為病人經醫師診治,很多身體和情緒問題都大有改善,他們繼續找醫師調理身體,都不畏路遠跟到天水圍。

筆者留意到,醫師的國醫館門外貼有為長者卡及殘疾人士登記證提供額外診金優惠的告示,最特別的一張是可提供手語服務的標籤,方便聽障病人問診。而診金及藥費定位尚算廉價,診金和每日藥費都分別只是50元,足見醫生為基層服務之心。

生活回歸自然 根治不難

黃醫師感嘆,很多病其實源自生活習慣,要長遠解決,關鍵還是要教育病人正確生活方式。例如婦科問題患者,應盡快戒掉肥豬肉、雞皮等激素較多的肉類,有條件最好多吃有機、本地農場產品。血瘀病人一旦忽視問題,有機會發展成心臟病、中風,最好每日食用麥皮、多吃黑木耳,有正常運動作息和平和心境,可免卻長期看醫生之苦。醫師也常寫專欄教人注意自身健康,像遇到這次需要他協助的事件,他都義不容辭,也積極在政府與禽畜業界研討會反映意見,呼籲加強監管食物安全問題和注意行業操守,盼長遠減少市民患病風險。

「國醫館」的名字,出自唐代醫聖孫思邈《千金要方》云:「古之善為醫者,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單是醫病的醫生是最低等,中等的醫師可以醫治人,上醫可以醫治社會。後人理解為一位好醫生不止要治好病,也負有教人日後不得病之法的責任。筆者有感,「醫國」並非豪言壯語,而是靠身體力行活出的上醫之道。

註冊中醫師黃國威能操手語逾十年,紮根天水圍為基層服務。
註冊中醫師黃國威能操手語逾十年,紮根天水圍為基層服務。

肌瘤忽視可癌變 少女也中招

被問及行醫多年有何特別事可作分享,醫師表示半年前遇到一名患子宮肌瘤的病人,求診時肌瘤大約有7 x 8 x 9厘米大,幾乎佔滿整個子宮,用手亦可摸到腫塊。西醫建議她切除子宮,但病人還想生育,因此四處看中醫。多數中醫都是診斷她的子宮偏虛寒,治法都是暖宮散寒、溫通經脈,但發覺情況無改善,瘤還日益變大。

黃醫師詳細問診下,發現病人嗜辣,且吃辣後感小腹脹痛加劇。輔以把脈、問診、觀舌,發覺病人體質實為偏熱。遂替病人針灸,處以清熱藥後,子宮肌瘤體積縮小近一半。病人如今繼續調養,有望將來可生兒育女。

子宮肌瘤如今已成為常見婦科問題。醫師表示,根據臨床數據,愈來愈多女性患上子宮肌瘤,而且有年輕化趨勢。上述病人久醫不癒,主因是病人體質異於一般個案,須仔細診斷才能找出真正病因;用藥也要膽大心細,「子宮肌瘤十居其九是寒證,偏熱這種情況可說是碩果僅存,治理時要膽大心細:對於子宮肌瘤這類病人,醫師多會處方溫熱藥,但這位病人卻需要處方清熱藥才能收效。」

女性如忽視體內的子宮肌瘤、朱古力瘤、水瘤等,後果可大可少。肌瘤體積大,可能壓迫膀胱而致頻尿,也可能壓迫大腸導致便秘;嚴重者可引發癌變,如子宮頸癌和卵巢癌等。

肌瘤忽視可癌變 

手術割除可翻發

這些現代都市病對女性的傷害尤其明顯,連18、9歲少女也「中招」,成因在於現代人飲食中激素無所不在。黃醫師解釋:「不時有報道指豬肉含有人造激素,連雞隻或河魚也被殃及。港人從小就不知不覺間吸收了很多激素,肌瘤正是雌激素過多引致;只要留意身邊的女性,很多都有月經失調的問題,或遲、或早、或多、或少、或痛,似乎月經不調早已與現代女性結下不解之緣。」

西醫治療子宮或卵巢腫瘤,無大礙者置之不理,較嚴重者多以開刀解決,甚至需要切除整個子宮及卵巢。病人無法再生育之餘,會導致荷爾蒙失調,假如病人才3、40歲,之後十多年可能會出現男性化及皮膚變差,無論健康、體態都急速走下坡。雖可服用醫生處方的荷爾蒙緩解,但卻可引發血管疾病、心臟病、乳癌、中風等副作用。假如要西醫透過調整病人的體質來將腫瘤消除,則猶如刻舟求劍,緣木求魚。

對中醫而言,本無「子宮肌瘤」一詞,治療時講求「辨證論治」,而不是單針對子宮肌瘤病去治。通過「望、聞、問、切」的「四診」,診斷出病人有甚麼「證」的表現;再根據這個「證」所代表的「表、裏、寒、熱、虛、實」進行治療,「有表,解表;有裏,治裏;遇寒,袪寒;遇熱,清熱;遇虛,補虛;遇實,瀉實」。瘀血就是實證的其中一種,需要透過活血散瘀來達致瀉實的目的。

細節裏看出醫者父母心 

化去瘀血 經痛與風癩同解決

同一道理,一些「人有我有」的身體小毛病,如皮膚痕癢過敏、手腳冰冷或鼻敏感等,有醫生說是無傷大雅或無辦法,也有醫生處方藥到病除,究竟是怎麼回事?

孫思邈《大醫精誠》曰:「今病有內同而外異,亦有內異而外同」。黃醫師解釋,同是感冒咳症候,寒咳和熱咳病人應處不同藥方,謂之「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則如氣滯、鬱結可引起失眠、血壓高、頭痛等,處以疏肝解鬱藥令氣機通暢,俱可解決,是謂「異病同治」。

一女士來看傷風感冒等小病,一問之下原來每月都有經痛,嚴重到要服止痛藥,但西醫只說是正常現象。黃醫師問診把脈後,發現她身體有瘀血,一問是否經中帶很多血塊,再問是否手腳冰冷但身體不冷?病人一一答是。「病人屬瘀血體質,血液循環很差,卻誤以為自己虛寒。開活血化瘀藥,幾個月後經痛問題康復。」

病人服藥調理後,還驚喜發現的風癩同時康復,因她從來沒有跟醫師透露她的風癩問題。她的風癩已纏繞十多年,西醫說是敏感,服抗敏感藥後一個多小時就退,但每晚又翻發,以致每晚都要服一兩粒抗敏藥,她本以為是跟一世的病,豈料服藥幾個月卻「順帶」完全康復。黃醫師說,病人的風癩同樣是瘀血造成,化去瘀血後一同得到解決,正是「異病同治」的道理。

平躺咳多 坐時咳少 

辨準症一天治好

望聞問切,問也是關鍵。有病人普通感冒咳一星期未癒,以前從未試過,求助黃醫師。醫師把脈後問病人:是否躺時多咳,坐時少咳?病人驚奇:講得真準!醫師說,沒問題了,一劑藥管好。第二天病人就完全康復,大呼神奇,問是否獨門秘方。醫師解釋,病狀實為有水壓肺,站時水向低流,就會停咳。開瀉肺藥,清除肺水,自然一劑見效。「辨咳要注意姿勢和時間,如夜晚時坐著都咳,就是寒咳;躺下時咳,則是肺水。病其實不棘手,很多人總是醫不好,只是斷症不準。」

筆者最後問及醫師有何寄語,他勉勵各界醫護人員要恪守應有的醫德,視病人為自己的至親。他同時感嘆香港中西醫地位不平等的現象,事件中青山醫院無視中醫師的專業意見,一意孤行以自己的方法處理事件;近日有新的法例討論,將賦予西醫為法定唯一可使用某類醫療儀器(如激光儀)的人員,其實這些電子儀器都是新時代的產物,中醫也有激光穴位治療和電針機,為何政府總是忽略中醫的專業和權利?興建中醫院已討論超過十多年,由董建華當特首時已經提出,到現在還是只聞樓梯響,不見有人來。當中有權力推行衛生政策的人,有多少人願意剖開心窩為中醫爭取應有的地位。醫師寄望中醫能更普及,並獲賦予應有的法律地位,為更多的人服務,做到醫國醫民。◇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