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香港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受濕疹困擾。不過患者馮先生完全未料到,這種常見的皮膚問題,會惡化到令他過去三個月無法上班,一度要坐輪椅,而背後元兇不是濕疹本身,而是戒斷類固醇的反彈反應。
紅皮症是一種併發症,可以由藥物(包括類固醇)引起的反應,發作時皮膚赤紅、痕癢和發熱;而且病人經常會被錯誤診斷為濕疹惡化,被處方更多或藥性更猛的類固醇,如此有機會令問題繼續惡化,造成惡性循環。近年網上以至傳媒報道,越來越多患者分享停用類固醇醫濕疹的經歷,出現的症狀驚人相似。美國皮膚科醫生Marvin Rapaport便提出了「類固醇上癮」一症,引起了廣泛關注。
【大紀元訊】馮先生約20年前開始於手指偶發出現水泡,他沒有理會,直到2011年,才從受同樣困擾的妹妹口中,得知是濕疹。2012年水泡從手蔓延至腳面、腹臀、手前臂,小水泡一堆就是四、五十顆,稍用力或走路時弄穿水泡,就會持續滲水,要用紙巾敷住患處,每次發作持續5至6日。求助西醫皮膚科,獲處方抗生素、抗敏藥和每次5毫克的口服類固醇,一服馬上見效。
誰料半年後水泡復發,情況較之前嚴重了。西醫把類固醇份量倍增至10毫克,要持續服兩周。如是者,濕疹每次來襲,就靠類固醇壓下去,問題實質沒有解決。
口服類固醇也失效 加藥還是另覓療法?
2018年,馮先生濕疹進一步惡化,一次10毫克的類固醇再加類固醇藥膏,持續使用一兩個月都沒有好轉,患處一路滲水,紙巾敷上不久全濕。馮先生自知面臨一個抉擇:讓西醫進一步加大類固醇份量,還是放棄類固醇,尋找替代治療方法?
朋友的經驗告訴馮先生,長年使用類固醇最嚴重會導致骨枯,有朋友家中老人因類固醇併發症離世;也聽過朋友弟弟曾使用類固醇至眼壓增加,做三次手術仍永久失明。每服一次藥,就感覺自己距離骨枯又近了一步,「我今年58歲,如果長服類固醇,有一天醫生告訴我要動手術甚至不能再走路,我家人怎麼辦?」這一脫離類固醇的念頭,成為他轉而尋求中醫治療的契機。
到WhatsApp群組尋問,發現濕疹問題非常普遍,朋友又為他介紹了於天水圍執業的黃國威醫師。他走到中醫師診所門口,看見診所門外寫著關於治療濕疹的文章,就堅定了求醫的決心。中醫師問他兩個問題:有沒有用過類固醇?用了多久?得悉他有口服類固醇,醫師表示,你不停類固醇就要一直用下去,中藥最多只可以紓緩你的不適,但類固醇的份量就有機會越用越高劑量;又解釋,馮先生目前的狀況,有部份是濕疹,但有部份經已是類固醇上癮,即不用類固醇時所產生的反應。「如果想根治,一定要先戒類固醇。」
醫師又告誡:用口服類固醇這麼多年,一戒就會全身爆發,會很辛苦,真的要有決心才行。馮先生當時說,「我已下定決心了。」現在回想起來,接下來的一段歷程,可謂驚心動魄。
類固醇一斷「紅皮症」來襲
馮先生還記得自己在7月中(13日)求助中醫,開始服用中藥,開始停用類固醇。到7月底(27日),在碼頭工作吹風後駕車回家,途中突然手臂起水泡流水,痕癢至極,好不容易到家,已經全身發紅。到中醫覆診,醫師表示,所開的中藥只是調理身體,並無抑壓或逼出其體內濕疹;馮先生出現的是戒類固醇後首先出現的典型症狀——包括紅皮症、皮膚痛楚、發滾,甚至發燒。
爆發初期,中醫師所說的戒類固醇症狀逐一應驗,並有明顯週期:先是紅皮症,七天後再出現皮膚發滾,「試過兩次探熱發現體溫超過38度。」七天後再加碼出現皮膚痛楚,「最慘的是,不
同一時間出現,而是逐樣同你計」,一個發作週期約莫就是21天,之後症狀便會舒緩。但在這21天裏,痛苦難以名狀。
手腳滲水要包紙尿片 晚上發作天天失眠
類固醇反應未完,又有本身的濕疹同時來襲。痕癢、起水泡、滲水、脫皮,大約7天為一週期,而且連原本沒有濕疹的部位,如雙臂、雙腿、背部等也一次過爆發,情況也前所未有嚴重。最嚴重的時期雙腳潰爛滲液,雙手手掌、前臂全佈滿水泡,只要輕微使力、走一步路便流水,當時要用成人紙尿布裹住手腳,撕開尿布後全是黃色膿水。這些都是因為斷戒類固醇後,引發起的廣泛性和爆發性濕疹反應。
那一個階段,妻子告訴他,他睡著時也會癢痛得腿不自主地抽動。不過最痛苦是根本無法入眠。「皮膚不是問題,是每一晚的癢和痛,看著太太、兒媳回房間睡,關燈那一刻剩下自己一個,但你也要去面對。躺在床上,癢到反覆無法入睡;那種痛楚不止是皮膚痛,連手筋都痛。」連續十多二十晚不眠到天光,晚上精神狀態一放鬆,反應就又來襲,止痛藥、安眠藥要隨時跟身,實際幫助不大。
毅然離開急症室 中醫治療潰爛滲水見效快
類固醇反應和濕疹反應來勢凶險,全身的紅皮更是嚇怕同事,8月時在太太陪同下到天水圍醫院看急症,西醫一看到紅皮就明白:「你是否服過類固醇後停藥?」之後建議他入院治療。「我問醫生,入院之後會怎樣?」醫生答還是處方類固醇。馮生對醫生說:「我現在戒了一個月出現這個情況,再入院用西醫方法,壓下去還是會翻發。」他還是希望堅持戒類固醇。醫生尊重他的願望,只是為他處方止痛藥和安眠藥。
但接下來出現持續腳腫一個月,終於令他不能正常行走,要靠輪椅代步,「吃早餐都要靠太太推我下樓」,歷時約有半個月。面對這樣嚴重的情況,到底怎樣捱過來?
馮先生表示,治療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幸好中醫師在爆發前都一一詳細講解會出現甚麼症狀、遇到甚麼情況,因此有足夠心理準備,有信心能捱過。但當出現腳腫時,他內心也感到擔心焦慮,到底還會不會持續或惡化下去?真的有好轉的一天嗎?時時都想有人為他講解指引。
慶幸中醫師一直有跟他溝通,有時醫師工作繁忙,晚上仍會用WhatsApp回答他的問題,讓他明白這是一個過程,加上醫師不但解釋疾病的反應,還會不斷鼓勵他堅持到底。「有些情況是自己從未遇過,但醫師可能已經駕輕就熟」,醫師的一句「不用怕」,已經給他繼續前行的力量。
同時,中醫治療對他病情幫助很大。針對手腳潰爛、滲水不止、脫皮等狀況,中醫師處方藥膏和藥粉,令他的皮膚很快收水癒合,令他也感到驚奇。針對失眠狀況,醫師又處方中藥幫助睡眠,並持續用中藥調理他的身體。馮先生也憑意志力慢慢試著自己穿拖鞋下樓,到11月初腳終於消腫,可再次走路。
讓身體自力克服濕疹 「找中醫做對了」
如今馮先生的類固醇反彈反應已基本消退,「脫皮從大片大片至芝麻大小,如今細如粉。中醫師11月頭說,我戒類固醇的反應已經過去了。」
不過仍有一個後遺症未完全消失,就是皮膚吹風會刺痛。之前嚴重時,在有冷氣的環境下如穿不夠衣服,皮膚痛楚至說話也無心機,飯局都無法出席。至於濕疹問題仍會復發,但不再有戒類固醇時的嚴重反應,只會局部在腳背手背等部位出現。醫師告知復發的頻率也會慢慢更疏,並越來越輕微。
「我找中醫師治療,我覺得是做對了」,因為西醫是用類固醇抑制濕疹反應,中醫則不抑壓也不逼出濕疹,只會因應身體狀態的變化調理身體,讓身體以最佳狀態去捱過濕疹,「因為以後都要靠自己身體去克服濕疹,我覺得這個方法是挺好的。」
回顧這段戒類固醇的歷程,馮先生三個月無法上班,一個月幾乎無法走路,靠意志力捱過皮膚潰爛、癢痛等,堅持不再服一粒類固醇。能夠重新穿鞋上街、能恢復上班,都令馮先生開心感恩。最近找出以前的處方類固醇,一股腦全部丟進垃圾桶,「那一刻真快樂,我終於不用再食藥了!」
皮屑滿屋 妻子一句「一起撐」走出低谷
嚴重濕疹影響外觀和日常生活,往往為病人帶來情緒困擾。有本港西醫引述美國濕疹協會研究指,三成小兒濕疹患者因疾病之苦,患有抑鬱或焦慮症。數月前更有極端個案中,女患者疑因長期受濕疹病患困擾,絕望下殺死雙親後自殺,報道指她曾在網上討論區透露受類固醇反彈所苦,「我夠膽講類固醇反彈辛苦過濕疹好多。」
事實上,停用類固醇引發反彈,對情緒的影響不容忽視。美國皮膚科醫生Marvin Rapaport所提及的戒斷類固醇反彈反應,還包括失眠導致嚴重疲乏、情緒不穩,甚至出現之前未被診斷出的抑鬱與焦慮。
馮先生憶述,當時自己全身掉皮屑,掉得滿屋都是,天天都要清理。每天仔細用吸塵機把房間吸乾淨,家人無心的一句「房門外還有」,一下令他萬念俱灰:「原來我留下這麼多手尾給家人!」因此,家人的鼓勵和支持,才是令他捱過難關的最重要動力。
「我當時想:我捱得到的,皮膚爛得多恐怖都接受到。但脫皮脫得最厲害時,我每朝都要把床褥拿到後樓梯掃走皮屑,我曾經跟兒子說,不如我搬出去住酒店吧!免得弄到全屋都是皮。兒子第一句就不同意:酒店未必乾淨。」太太更鼓勵說:「問題人人都會有,現在我們一起去撐,你別再想住酒店了。」
「自從那次之後,我感覺到家人的支持最重要,比你自己的決心還重要。家人的一句說話:『沒問題,我陪你捱,你比心機』,你的心態便完全不同了。」◇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