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說過,如果想進入學習的狀態,必須動用專注力。學習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把「玩伴」或心事先放到一旁,才有空間接收資訊。
千萬別誤會了!把腦袋騰空,不代表甚麼都不想,而是要避免「腦袋空耗」或「像無頭蒼蠅一樣轉個不停」(請自行選擇符合你的情形),以便讓自己專注在一些平靜的思緒上。
再說,人不能只為學習而學習。學習總是有個目的,可以是為了:
□再說出來。
□再做出來。
□明天、下星期,或以後永遠都仍知道。
□再使用一次或好幾次,隨時隨地都能用。
因此,一開始就要讓孩子設定好做這件事的目的。
譬如說:「你讀這篇文章是為了知道有哪些人物,然後告訴我」,或「你把題目完整看完,再告訴我接下來該做甚麼」,又或是「你在心裏讀一讀這首詩,反覆念,直到你能背出開頭的前兩句」,諸如此類。
請父母盡量把你的期待,以具體明確的方式表達。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句:「去整理房間」,通常結果都不是像父母所預期的那樣,當孩子回答「有呀,我整理好了呀」(毛衣、長褲捲成一團塞在床底下,書雖放在書櫃上,卻是堆成一疊),這就令人更惱火了。如果你說:「把你的書收回書櫃上,把你的衣服放進髒衣籃」,通常執行起來效果比較好。
請注意,說這種話時,一次最多以兩件事為上限。
實際案例: 康姆/無法完成任務
和孩子聊聊,找出分心的主因。
康姆在老師的要求下,被送來接受諮商。他似乎都有聽到老師的指示,卻無法完成老師所要求的作業。且經診斷,他確定沒有注意力缺失的問題。
我們讓康姆進行一些作業練習,確實觀察到他無法依指示進入狀況。我們便問他,他這時腦袋裏發生甚麼事,是否看到了甚麼。
沒想到他的回答非常出人意料:「我看到瑪利歐跳到蘑菇上。」「甚麼瑪利歐?」「嗯,就是Wii 的超級瑪利歐呀。」
我們問他,能不能麻煩他,在做練習題的時候,先請瑪利歐離開他的腦袋。他非常樂意地照辦了。結果他很順利完成指定作業。神奇吧?
——摘自:《法式翻轉教養:拯救無數法國媽媽、孩子和老師的「全腦心智圖」學習法》野人出版提供◇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