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頭號殺手,其常見風險因素——高血壓與高膽固醇,亦在香港常見。最新數據顯示,本港逾半人口有高膽固醇及約30%人有高血壓,去年心臟病死亡率更攀升至10年高位。香港心臟專科學院調查發現,約83%患者誤以為長期服藥會影響肝腎功能,有21%受訪患者曾自行調校藥物劑量或停服,醫生認為有機會令病情惡化。

學院於7月中至8月中,透過心臟科專科醫生及病友組織「關心您的心」,成功以問卷訪問320名到心臟科專科的求診者,並委託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分析數據,探討患者對降血壓或膽固醇兩類最常用藥物的使用及認知情況。他們當中至少73%長期服用降血壓或膽固醇藥,其中過半數已服藥5年以上。

兩成患者自行校藥或停藥 後果可大可小

調查發現服用降血壓或膽固醇藥患者中,有21%曾自行停藥或加減藥物份量,主要因為自覺病情受控制,擔心副作用等。

但是學院院長梁達智指出,若病人不跟從醫生指示服藥,後果可大可小,有機會增加心臟病發、中風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另有不同研究指出,部份獲處方降膽固醇藥(他汀類藥物)並在1年內停服之患者,死亡風險有機會增加25%,而對於年長人士而言,停服他汀類藥物更會增加出現心血管事件風險33%。

調查亦發現,10%受訪者曾自行買藥代替覆診。梁達智醫生指若病人不定期覆診,醫生難以得知藥物是否有效控制病情,並無法按病情調校或轉用更有效的藥物,或會加速病情惡化。

八成人誤以為長期服藥會影響肝腎功能

調查同時探討患者對藥物的誤解。結果發現8條問題中有一半的準確率,僅得約40%或以下。例如83%持續用藥的受訪者,誤以為長期服藥會影響肝腎功能。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會董盧家業醫生解釋,雖然部份藥物對肝臟及腎臟有一定負擔;但只要本身肝腎功能正常,就毋須擔心長期用藥。反而不定時定量用藥而令血壓過高,對腎功能更有害。

另外約67%持續用藥的受訪者誤以為一開始服用血壓或膽固醇藥物後,就代表一輩子都要服用。盧家業指,藥物作用是控制病情,不會產生依賴性,如患者按時服藥、適量運動、均衡飲食,待病情受控便有機會減藥,臨床所見更有部分患者可以完全停藥。

憂加重醫療負擔

學院指,調查結果反映部分心血管病患者的藥物依從性低,或源於他們對藥物的不了解,有機會影響病情控制。本港高膽固醇或高血壓患者多達300萬,學院推斷若當中有一定比例情況相若,便會大幅加劇香港的心臟病患病及死亡率,令醫療負擔更重。

「關心您的心」執行委員會委員黃志華指出,病人確診首1至2年,通常會依足指示用藥。但隨着病情穩定,部份患者會聽從坊間傳言,憑感覺隨意加減或停藥,主因包括自覺沒有不適、認為藥物一定傷肝/傷身、大魚大肉放肆飲食等,亦有部份年長患者容易忘記服藥,或因藥物太多而易混淆,擔心胡亂用藥恐病情或會崩潰式惡化。

「關心您的心」提倡加強病人教育,建議有公信力的機構製作更多網上資訊及短片。另外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建議,各界合力推廣有關心臟病及藥物的基本認知,例如醫護可多花時間與病人溝通;醫生或病人組織多舉辦不同活動及講座、製作教育短片等,學院近年亦積極發展網上平台心臟健康頻道H2C(hkhearthealth.com)。@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