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中國經濟困難重重,每一次,中共領導人習近平都選擇了加強控制,而不是進行必要的改革,導致一些政府顧問談論「失去的十年」。現在,中國通貨緊縮狀態越發嚴重,外資撤離中國金額也創下最高紀錄。

 

 

陷入認知誤區 習近平仍堅持相信東升西降

即將進入2025年,中國經濟當下兩個特殊背景:一方面,中共政府在今年9月24日起改變思路,大力度刺激經濟,但是成效不佳,資本市場也在觀望,希望看清未來政策趨勢;另一方面,2025年,中國外貿將面臨川普(特朗普)重返白宮帶來增加關稅的挑戰,作為中國經濟當前的主引擎「出口」前途未卜。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認為,目前中國經濟所面臨的不是典型的需求不足問題,因此「不是簡單的財政刺激就能把中國經濟拉起來」。

陸挺認為,如果是簡單的周期性經濟下行,那麼按照凱恩斯主義框架,通過降准降息、增加財政支出,就可以讓總需求回升,從而使經濟回歸正軌。但近幾年的不同點在於,一度佔GDP的四分之一左右、佔居民財富的70%、貢獻了接近40%中國財政收入的房地產業,從2021年開始大幅度、長時間下行,對中國經濟的直接衝擊和對財政體系的間接衝擊,都使中國經濟並非處於簡單的周期性下行,而是面臨結構性問題。

多年來中國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可持續的借貸、房地產投機,以及對中國並不真正需要那麼多的工業產能和投資基礎設施推動。中共忽視了可以釋放更持久增長動力的改革,比如增加消費支出,卻青睞旨在加強控制的政策。儘管中國的一些經濟問題在習近平上台之前就已經出現,但他未能解決這些問題,導致一些政府顧問都在私下談論中國「失去的十年」。

據《華爾街日報》12月23日報道,在中國與美國在貿易問題上將展開第二輪較量之際,習近平還是堅持自己的路線。接近中共政府決策圈的人士表示,近年來中國發生的一切都沒有改變習近平的看法,即美國作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正在衰落,而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性正在上升,「習近平仍然相信東升西降」。

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景,習近平正在打造一個全面的產業供應鏈,以生產包括半導體在內的中國所需的一切,以抵禦與美國之間的更多衝突。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習近平沒有採取艱難而必要的措施來修復受損的中國經濟。結果是,中國經濟越來越多地由國有企業主導,鋼鐵、電動汽車和其它產品的產能過剩日益嚴重。

今年早些時候,中共一個重要諮詢機構的報告提醒中共高層領導人:如果不採取更緊急的措施重振經濟增長,中國可能會陷入螺旋式通貨緊縮,就像美國在大蕭條時期(Great Depression)遭遇的厄運一樣。

報道稱,習近平對此不為所動。接近中共高層決策圈的人士透露,習近平曾問他的顧問們,通縮有甚麼不好?大家難道不喜歡物價更便宜嗎?

中國經濟通縮 外資加快撤離

在9月6日,前中共央行行長、目前擔任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的易綱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上表示:「我認為,當前他們(領導層)應該把重點放在抵擋通貨緊縮的壓力上。如果你看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它是正值,但你還需要看人們的收入和稅收收入。」

「關鍵是如何改善內需,如何應對房地產市場和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易綱補充道,對中國民眾而言,最重要的是就業前景和收入預期。

中國經濟增長勢頭減弱,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近兩年來一直處於通貨緊縮狀態。另一個觀察指標是GDP平減指數,也就是中國名義GDP增長與實際GDP增長之比,反映的是總體物價的變動幅度,用這一指標來衡量,中國已連續五個季度處於通縮狀態。

而當川普即將再度入主白宮之際,其「美國優先」的政策正導致中國資本市場發生空前的變化。

中共國家外匯管理局的相關數據顯示,自川普11月初贏得美國大選後,中國資本市場外流資金已高達457億美元,創下單月資金外流的最高紀錄。而根據中共商務部的數據,今年1至11月以來,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已同比下降了27.9%,跌至7497億元人民幣。

外界注意到,中國股市數月前受政策驅動的暴漲現象目前已風光不再,而在川普加徵關稅的消息作用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正持續下滑。

中國資本市場的變化也進一步反映了當局有關樓市和消費等刺激政策效果不佳,以及外資缺乏對中國市場的投資信心。@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