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新能源發電陷入低電價困境。部份時段的光伏發電現貨市場價跌至5分錢/度。分析認為,中共的補貼政策退出以及市場化競爭是低電價困境的主要原因。
華夏能源網日前報道,據電力市場交易服務商「颸合科技」提供的數據,11月的高峰時段(11時至16時),陝西光伏發電現貨均價在0.1元/度至0.2元/度之間。緊鄰陝西的寧夏,11月的高峰時段(12時至15時),光伏發電現貨均價低於0.15元/度。
不僅是陝西和寧夏等以集中式光伏發電為主的西部省份,以分布式發電為主的河南、江蘇、河北等東部省也深陷低電價之苦。
河北南網區域,11月的高峰時段(12時至15時),光伏發電現貨均價全程低於0.15元/度,在13時僅為0.05元/度。河南11月光伏發電現貨最低均價也跌至0.05元/度。
根據業內相關統計,大部份省份新能源電力入市後結算電價較標杆上網電價下滑超10%以上,部份省份下滑超過驚人的30%(如上述的陝西、寧夏、河北,以及山西、甘肅、蒙西、蒙東、新疆等地區)。
標杆電價也稱上網電價,指中共地方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按能源類別制定的電價,主要包括燃煤、燃氣、燃油、水電、核電、風電、光伏發電等。
報道指出,發電高峰時段的電力供應大於需求是電價下跌的直接原因。
由於新能源電力三性(隨機性、間歇性、波動性)的侷限,市場一度將出力曲線不穩定的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稱之為「垃圾電」。在光伏發電的高峰時段(12時至15時),反而是全網電力需求量最少的階段,也就是全網電量供給多到「根本就用不完」,按照市場供需的經濟規律,要麼棄電,要麼只能接受低價。
新能源電價下跌的深層原因是中共的國家補貼政策退出以及新能源電價進入市場化競爭。
中共國家電投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勇健曾在2023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上表示,過去新能源電力優先收購,政府補貼後的電價甚至高於火電電價,但2018年之後,新能源電力開始從補貼退坡到平價上網,再到現在即將進入電力現貨市場,新能源電價進入市場化競爭。
現在新能源電力的消納演變為兩部份:一部份是保價保量的政策性消納,一部份是市場化的消納。政策性消納部份還能拿到4毛錢左右的燃煤標杆電價,市場化消納部份就滑向了0.2元/度,甚至更低。
他說,電力消納是指將發電廠發出的電力進行消化、吸納的過程。當發電廠產生的電力與負荷端消耗的電力在數量和時間上不匹配時,就需要進行電力調度,實現整個電力系統的動態平衡,這個過程即為電力消納過程。
據業內人士此前測算,即使是前兩年新能源電力消納率很有保障的情況下,風力和光伏發電的大基地項目電價也需要達到0.26元~0.3元/度,才能夠覆蓋住成本。#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