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人們的皮膚彈性減退,還出現莫名其妙的小突起,如小疙瘩、小息肉……它雖多為良性,但影響美觀,不少人自行處理,往往造成發炎感染,本文提供正確處理方式,並解析成因和預防措施,以便維持皮膚健康。
三類族群皮膚易長出小突起
1.年長者:年長者因皮膚老化及免疫力下降,容易發生各類皮膚問題。
2.免疫力低下者:代謝異常或患有慢性病的人,如糖尿病、肝病、腎病及肺病等族群;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更較容易出現皮膚息肉和角化增生。
3.生活習慣異常者:工作壓力大、飲食不健康、睡眠不足、吸煙、缺乏運動及長期暴露於空污環境者。
皮膚出現脫序組織? 四種常見類型與成因
皮膚出現脫序組織與這些因素有關:年齡、免疫系統、皮膚老化、遺傳基因、個人體質、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紫外線影響和皮膚常受到摩擦刺激。以下是四種常見類型及成因:
1.皮膚息肉(纖維瘤或軟纖維瘤):像是垂掛的皮膚墜子;多出現在脖子、腋下、陰囊等皮膚皺摺、鬆弛處,主要與個人體質、肥胖及嗜吃甜食有關。研究指出,與肥胖相關的胰島素抵抗可能促進形成皮膚息肉。
2.皮膚角化增生:多呈扁平狀的肉芽,顏色是膚色、棕色或咖啡色;好發於頸部,主因頸部皮膚受到過度摩擦、老化或血液循環不良的影響。研究發現,皮膚微環境改變會引起皮膚角化增生。
3.扁平疣:外觀扁平、輕微凸起;身體所有部位皆會發生,常見於臉部、頸部及胸部,主要是病毒感染引起,可能會擴散到其他部位或傳染給他人。
4.毛囊炎:一粒粒紅色的小丘疹;好發於臉頰、頭皮、前胸及後背,主要成因是受到細菌感染。
何時該就醫治療?
李先生,55歲,發現頸部和腋下出現多個小突起,不痛不癢但影響美觀,於是自行剪掉,竟導致皮膚發炎感染。醫師診斷為皮膚息肉,用雷射治癒患者,並建議他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以防復發。
類似李先生的案例並不在少數,民眾通常自行處理這類皮膚問題,如用剪刀、以線綁住拉扯,甚至有用香煙頭燒灼,往往導致傷口出血及感染;最安全的做法是尋求專業協助,醫師會採取下列有效的治療方式:
・皮膚息肉、皮膚角化增生:使用雷射或電燒治療。新的雷射技術,如二氧化碳雷射,能更精確地移除息肉,減少復發風險。
・扁平疣:採用液態氮冷凍治療,並開立藥膏或藥物預防病毒轉移。最新的免疫療法顯示,特定免疫調節劑可有效抑制扁平疣的生長。
・毛囊炎:以抗生素治療。
其實,皮膚息肉、皮膚角化和皮膚疣通常是良性增生,無需特別處理。然而,如果皮膚息肉、皮膚疣突然變大、直徑超過1厘米、出血或呈現黑色、黑褐色,宜儘早找皮膚科醫師釐清是否為皮膚癌。
避免皮膚增生組織 從日常生活入手
日常生活從下列方面入手,能預防發生上述的皮膚增生組織。
1.飲食重點:攝取均衡營養,補充富含維他命B群的蔬果,少吃冰品、甜品、油炸及燒烤食物,選擇好油,如橄欖油及苦茶油。
2.穿著適當:避免穿著質地粗糙衣物,少穿高領衣服,內衣不要過緊,以減少不必要的摩擦。
3.健康的居住環境和生活習性:清潔的居住環境和良好的生活習慣能降低皮膚感染風險,如避免吸煙,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養成勤洗手、剪指甲的習慣,保證優質睡眠,平時使用乳液滋潤皮膚。
4.做好防曬:戶外活動前做好防曬,如塗抹防曬劑,以防紫外線照射而加速皮膚老化。研究發現,含有物理屏障成份的防曬劑能更有效地防止紫外線傷害。
5.規律運動:規律運動能顯著改善皮膚健康,平日適當減重和運動,讓身體多流汗,有助於提高皮膚代謝廢物的能力。
6.保持心理健康:保持心情愉快、正向思維,減少心理壓力。研究發現,健全的心理狀態能提升免疫功能,減少發生皮膚問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