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以來,關於美國經濟是否會衰退眾說紛紜、沸沸揚揚,而「通貨膨脹」是否受到抑制也一直受到關切。
其實在2020年新冠肺炎傳開之後,全球掀起陣陣「搶購」物資熱潮,而各國也不約而同祭出「大撒幣」政策來因應經濟不景氣。這景象反映出,世人一方面擔心「通貨膨脹」夢魘是否又會來到;另一方面,也極度擔心經濟衰退的局面,或「通貨緊縮」會不會出現或者兩者竟然同時存在而落入「滯脹」悲慘下場。
大體而言,自1930年代全球經濟大恐慌和1940年代總體經濟學興起以來,「通貨膨脹」(inflation,簡稱通脹)和「通貨緊縮」(deflation,簡稱通縮)這兩個專詞就被世人謹記在心頭,而且有著談虎色變的感覺。1970年代之後,又有「停滯性膨脹」(stagflation,簡稱滯脹)這個更令人心驚的新詞出現。
由於通脹讓我們手中的錢「變薄了」,亦即購買力下跌了,不但像被課稅了一樣,而且程度更慘。換句話說,通脹是百物齊漲,且漲幅頗大,時間也拉得很長,也可以說是「太多的錢追逐太少的物品」,所以已故的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弗利曼(Milton Friedman)就說:「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
「通脹」是一種貨幣現象
顧名思義,通縮是通脹的相反現象,既然通脹是眾多物品的價格都大幅上漲,以致人民擁有的錢變薄、變少了,那麼,通縮不就是萬物價格一起大跌,人民手中的錢變厚、變多了,購買力變強了,不是好事一樁嗎?為甚麼有人——尤其是所謂的專家學者們——會有「通縮比通脹更可怕」的說法和警語呢?原來他們認為「物品價格之所以下跌,是因為沒有買氣」,也就是「物品的供給太多,而需求太少,甚至是沒有需求」。用經濟學的術語來說,就是經濟不景氣,甚至蕭條了。既然東西賣不出去,廠商或生產者就會減少生產,甚至關門大吉,那麼,少用工人或減少工時,甚至遣散工人也就隨之而來,於是失業者增加,手中沒錢的人越來越多,生活過不去、沒飯吃的人塞滿街頭,社會問題會越來越嚴重。所以,通縮不是很可怕嗎?比起通脹不是更嚴重嗎?
1929年美國華爾街大崩盤引發的全球經濟大恐慌,就被當作通縮的典型案例,那時美國有四分之一的人失業,悽慘的情況時常在荷里活的電影中出現。當時的物價極低,市場中「供給大於需求」,龐大的「超額供給」在價格大跌下仍然無法消失。就在大家無計可施時,救世主出現了,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他把超額供給解讀為需求不足,認為要以提高需求來解決,但因市場上沒有需求,於是要「創造」需求,而且還要是「有效需求」,也就是看得到的實實在在的「真需求」。
那麼,誰有此本領呢?答案是政府。怎麼創造需求呢?很簡單:撒錢。由於政府獨佔且可操控印鈔機,只要多印鈔票發給失業、沒錢的人民就可以了。不過,有人就以「挖洞理論」來嘲諷這種政策。
在一片空地上,政府官員要失業者排隊,官員準備一支挖土用的鏟子,要第一位失業者拿鏟子在地上挖一個洞,官員給錢當作工作報酬;第二位失業者再拿同一支鏟子將挖出的土再填回去,填完後拿了錢當作報酬;第三位失業者用鏟子將填回去的土再挖出來,也領了工作報酬;第四位又將土填回去……就這樣,在一塊土地上挖挖填填就創造了無數的工作機會,於是失業者減少了,人民口袋有錢可以去買東西了,需求也就創造出來了。不要說這是天方夜譚,多年前台灣發行的消費券、馬路上時常挖挖補補、眾多的「蚊子館」建設,以及「鬼城」等等,都屬於這一類措施。
政府創造需求是騙術
由於1930年代的經濟大恐慌,被認為是實施凱因斯「創造需求」理論而有效解決的,政府施用貨幣財經政策就被視為救經濟、拚經濟的良方,但這些政策說穿了就是印鈔票、撒錢,迄今各國都普遍採用。為了方便政府採用政策,總體經濟理論越來越蓬勃發展,而1940年代創造出的國民所得會計帳,以及物價、失業、利率、通脹等指標紛紛出現,政府的印鈔方式如今更以「量化寬鬆」(QE)這個名詞出現,所用的技巧更為隱密。不論如何,結果就是大量印鈔票,而且有些鼎鼎大名的經濟學者還將通脹看成好現象,並發明2%通脹指標作為政策依據。可以說,現今對通脹的看法已不都認為不好,但對通縮則視為毒蛇猛獸。
2010年出版的暢銷書《為甚麼經濟會搞砸》(How an Economy Grows and why It Crashes)就這麼寫著:「今日經濟學領域最大的『勝利』,莫過於把通貨緊縮貶為一文不值(並讓人們普遍接受通貨膨脹)。對於經濟學家和政客來說,通貨緊縮長時間價格全面下跌對經濟的衝擊,就如同得了鼠疫般可怕。通常政府一嗅到緊縮的氣味,當下就會立法把價格拉回來。」
其實,1930年代的經濟大恐慌(通縮)是不是因政府施用凱因斯「創造有效需求」政策而解決,仍有大爭議。有人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才導致超額供給消失,或者是人民在時間過程中自我調適而解決的,畢竟「生命會自我找尋出路」呀!
撇開這些爭議不談,就當時供給大過剩這件事來看,要問的應是:為何生產者——而且是「眾多」各類物品的生產者——會這麼有志一同地過量生產是?被甚麼訊息誘惑?合理的推測是:他們預期市場的需求熱絡,也就是當時市場價格高漲,而該「高價」其實是貨幣供給過多引發投機炒作的金融泡沫,有人稱之為「假性需求」,是海市蜃樓現象。在爭先恐後增產並競用人力、炒高工資下,以高成本生產出的產品上市後,竟發現需求相對少,甚至沒有需求,於是在市場機能運作下,競相調低價格。由於有些產品根本就沒人要,就算想免費送也乏人問津,甚至還得生產者僱人將之清理掉,導致價格變成「負」的,該產品跟垃圾沒兩樣。而那些還有人要的產品在價格下跌後,就會吸引原本有些錢(儲蓄來的)但高價時買不起的人進場購買,在價格靈活調降下,超額供給就消失了。
這就是說,當通縮出現時,若讓市場自由運作,那些平時有儲蓄的「好人」就有「便宜貨」可買,甚至於還能買到房子呢!但在將通縮和不景氣視為等同的壞現象之下,政府採用紓困與創造需求的金融財經政策,讓價格無法下跌,超額供給也就無法消除,中產階級低薪者也將永遠是無殼蝸牛族。
在政府大撒幣的時刻,或者維繫著「高價」的局面,但由於實質所得、實質工資的停滯,以致於就業和生產依然無法提升,於是經濟停滯和物價高併存的局面就出現,這也就是「滯脹」的場景也,究其實,是政府不當的刺激政策造成的。
一本「通脹」、「通縮」解謎書
以上的分析是不符合當代主流總體經濟理論的,由於總體經濟複雜,且數學模型難懂,一般人視為畏途,於是政府結合學者專家們利用各種理論、模型、指標、數據等等唬弄,讓人們迷惑,真真假假莫衷一是,只能服從權威並受政府政策擺佈。實在需要有正義感的能人來拆穿騙局,揭開迷霧,而且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讓庶民都能明白。有「新興市場教父」稱呼的麥樸思(Mark Mobius)似乎就是這樣的人。
他撰寫的這本2019年出版的《通脹的真相》(The Inflation Myth and The Wonderful World of Deflation),就為一般庶民破解總體經濟謎團。他由「通脹」這個最常聽見的名詞切入,透視貨幣供給、物價漲跌、利率升降背後,大家誤解最深的經濟現象。全書分為十章,除前言和結論外,第二章簡述歷史上的通脹,第三章解析通脹數字的重要性,第四章再揭示「通脹是甚麼」,第五章講述惡性通脹,第六章介紹貨幣供給與通脹的關係,第七章告訴我們通脹是如何衡量出來的,第八章揭穿通脹如何被控制與操弄,第九章為我們陳述「通縮的美好世界」。
這是一本相對通俗的書,讓我們明白通脹和通縮的真相,也可明白政府不當政策的可怕後果,或者就不會再被某些專家學者和官僚唬弄了!近五年之後的今日,再次將之推介!!#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