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中國大陸電商平台拼多多(PDD Holdings)發布財報,結果第二季營收低於市場預期,引發股價崩跌29%,創下有史以來最大跌幅,股價創歷史新低,市值蒸發550億美元。其競爭對手阿里巴巴和京東的股價在香港股市也下跌約5%。

拼多多的「內卷」模式也碰壁

拼多多的營收下滑令投資者感到震驚,因為長期以來,拼多多一直被視為中國「消費降級」的主要受益者。

拼多多以大幅促銷、團購的方式販售超低價商品,在中國經濟下行時期,快速吸引想要省錢的消費者。然而,在經濟低迷的大環境下,拼多多的「內卷」模式也碰壁了。

在財報發布會上,拼多多集團董事長、聯席CEO陳磊至少八次提到,隨著經濟增長放緩,收入和利潤必然「不可避免地」下降。

彭博社報道分析,拼多多的銷量與利潤下跌是中國經濟的「危險訊號」。報道指出,近期中國經濟持續出現一些警訊,包括鼎泰豐將在華北關閉十幾家門市、星巴克在中國大陸的第二季營收暴跌14%等,但拼多多迎合消費者喜歡低價商品的心理,它的銷量與利潤下跌特別令人驚訝。

就業難收入減 民眾消費信心崩跌

在疫情封控開放後,去年消費支出曾出現短暫反彈,然而,今年中國民眾面臨裁員、減薪以及樓價暴跌的大環境,消費情緒變得非常謹慎,導致各行各業出現激烈的「內卷」價格戰;然而,中國整體的消費表現仍然疲弱。

彭博社報道,2024年前7個月,中國零售額僅成長3%多一點,遠低於疫情前8%以上的增長率。

據中國人民銀行(中共央行)第二季調查顯示,中國居民對未來收入的信心跌至2022年底以來最低水平,2022年是疫情封鎖最嚴重的時期。還有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就業情勢「嚴峻且困難」,這是2022年底以來的最高比例;近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想要增加儲蓄,這個數字接近歷史新高。

學者:消費不振加上過度投資 中國經濟結構性問題

過去幾年,北京當局全面收緊社會控制力道,先後打擊房地產、互聯網、教育培訓行業,還透過各種政策打壓外企,使外資加速撤離、民間企業倒閉,政策朝「國進民退」的方向邁進,收緊對金融部門與私營企業的控制。

如此一來,民間社會的經濟發展失去了活力,失業爆增、消費不振,企業和民眾都失去信心。

中共一方面打壓民間自發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黨魁不斷「指明方向」,提出所謂「中共式現代化」,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為工業技術強國,不走西方經濟發展模式。

對此,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松管理學院經濟學者俞偉雄此前表示,中共過度投資,這是整個經濟結構的問題,「政府把銀行的資源都拿去做新質生產力,能夠給老百姓的福利就必然縮水,所以就造成現在很扭曲的現象,老百姓要付很高的稅、要繳很高的社保,根本無法消費,導致內需不振。」

俞偉雄分析,過去家庭也過度投資,雖然資產增加很多,但債務也增加很多,現在泡沫破滅、資產縮水,但債務不會變。現在進行的是去槓桿過程,人們必須節衣縮食,不敢消費、不敢投資很正常。

他認為,發放現金、消費券對短期刺激經濟會有一些幫助,但是錢用完之後,經濟還是會重回委靡不振的情況。#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