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李強露面,標誌著北戴河休假結束了。當天,《求是》雜誌刊登了習近平在三中全會上的講話,屬於炒冷飯,該講話並登上了《人民日報》頭版。然而,8月15日《求是》還發表了一篇熱捧習近平的文章《全面準確理解〈決定〉的思想指引》,卻沒有在《人民日報》頭版和央視《新聞聯播》中及時出現。這一新的分歧訊號,和李強的最新表態,都為更多傳聞留下了聯想空間。
黨媒宣傳再出新狀況
8月16日,李強主持國務院全體會議,意味著中共高層從北戴河回到了中南海。當天的《人民日報》頭版報道,《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關於〈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說明》。
7月21日,新華社已經刊登了這篇文章;8月16日的《求是》雜誌又重複刊登,等於正式宣布,中共黨魁休假後重新在中南海上班了。
日前,《人民日報》頭版關於習近平的訊息曾一度短缺,引發了外界的猜測。如今,《人民日報》似乎恢復了常態。然而,新的狀況又冒出來了。
《求是》雜誌8月15日還刊登了一篇文章《全面準確理解〈決定〉的思想指引》。這篇文章通篇高調宣傳習近平,當天在新華社網站上看到了這篇文章,但《人民日報》頭版和央視《新聞聯播》都沒有及時跟進。
這篇文章開頭第一段只有兩個字:「通過!」
這樣的開頭也不算稀奇,但在當下似乎寓意多多;「通過」兩字,再加上一個感嘆號「!」,不免引出很多遐想。
文章第二段解釋道:2024年7月18日下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表決《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
這個《決定》在三中全會上通過後,黨媒已經做了不少宣傳。大約一個月後,《求是》雜誌忽然又突出強調「通過」。這至少表明,《決定》「通過」的過程應該是艱難的。
「通過」可能還有另一層暗示。北戴河休假期間,外界傳言滿天飛,基本都對習近平不利。此時,《求是》文章強調「通過」,似乎也在暗示,習近平在北戴河的一番激烈內鬥中「通過」了。
《求是》在「通過」上大作文章,等於此地無銀三百兩,北戴河很可能發生了激烈爭鬥,外界的傳聞並非完全空穴來風。
《求是》的這篇文章沒有被《人民日報》及時放在頭版,可算是中共黨內分歧新的印證。
三中全會文件分歧的處理過程
《求是》的文章再次承認:2024年5月7日,《決定》徵求意見稿下發黨內一定範圍……各方面共提出了1911條修改意見和建議……作出221處修改……2024年7月15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期間……提出一些意見建議……又對決定稿作出多處修改。
文章沒敢隱去1,911條意見和221處修改,等於確認了黨內的巨大分歧。
7月22日,新華社曾透露:1,911條意見扣除重複意見後為1,756條,其中原則意見135條,具體修改意見1,621條……作出221處修改。
1,621條具體修改意見和135條原則意見,僅被吸收了221條,比例約為12.69%;其餘超過87%的意見都被忽略。
新華社還透露:三中全會……與會人員分成10組討論,共提出修改意見205條;7月17日晚,習近平主持政治局常委會議,對決定稿作出25處修改;18日上午再次提交全會分組徵求意見,之後又作出2處修改。
參加三中全會的人對《決定(討論稿)》提出了205條意見,最終修改了27處,約佔13.17%;其餘超過86%的意見再被忽略。三中全會《決定》在黨內、包括中央委員會內,都缺乏真正的共識;或者說,最終形成的《決定》並不能代表大多數意見。《求是》的文章只保留了徵求意見的總體數字,但隱去其餘細節;同時也隱去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意見數字。
《求是》的文章稱,習近平「親自把脈定向……從撰寫初稿、徵求意見到吸納意見……在文件起草的每個環節都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這篇文章要突出習近平在三中全會文件起草中的領導地位,但同時也披露了眾多意見被習近平否決的真相。這頗有「高級紅」「低級黑」味道,加上文章開篇強調「通過」,等於在說中共黨魁不顧其他人的反對意見,強行「通過」了三中全會的《決定》。
《求是》的文章還稱:《決定》中作出的重大論斷、提出的總體目標、確定的重大原則、部署的改革舉措,都是以習近平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作為根本遵循的。
文章把三中全會的《決定》宣傳成了中共黨魁一個人的想法,並不是綜合了黨內大多數人的想法。然而,文章這一章節的小標題卻是「凝聚各方智慧的結晶」,堪稱自相矛盾。
中共黨魁的高調評價未被認可?
7月18日三中全會結束後發出的公報,僅肯定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沒有專門評價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及習近平的次數屈指可數。但三中全會前和會議過程中,中共黨媒連篇累牘地宣傳習近平的改革形象,兩者對比鮮明。
三中全會公報中不再突出習近平,中共黨魁的核心地位似乎發生了某些動搖。三中全會《決定》打著改革的旗號,對改革卻是泛泛而談,在中共黨內恐也難以服眾。
中共政局的微妙時刻,《求是》文章稱: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習近平以偉大的歷史主動、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這樣輝煌的成就,根本在於習近平領航掌舵。
十八以來,中南海基本沒有拿出甚麼真正的改革舉措,相反卻一再倒退、向左轉,如今一敗塗地;《求是》文章對習近平的吹捧完全顛倒了事實。這恐怕也是《人民日報》沒有在頭版及時轉載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人民日報》不見得敢反習,但應該不得不擔憂「改革家」文章被下架的事再度發生。
北戴河休假期間,外界有各種關於習近平的負面傳聞,雖然都難以證實,但基本可以確定的是,中共黨內並未完全接受中共黨魁對自己的評價,而且對其領導能力產生了進一步的質疑。
路線鬥爭再起
《求是》的這篇文章實際還重新搞起了路線鬥爭。
文章稱:《決定》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擘畫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戰略舉措。
所謂「中國式現代化」,實際是「內循環」「自力更生」的代名詞,與改革開放是相反的路線。三中全會的《決定》通篇高喊改革開放,但《求是》的文章卻把「中國式現代化」定為「主題」,改革只是服務於「中國式現代化」。
文章還擔心黨內官員看不懂,又進一步說,「新徵程上,靠甚麼來進一步凝心聚力、匯聚起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答案就是靠中國式現代化。」
文章一面假稱改革開放是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一面又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才是「答案」。三中全會《決定》貌似解決了兩條不同路線之爭,但不到一個月,路線之爭就再起。這表明北戴河很可能發生了一些事,至少黨內的分歧並未解決;三中全會等於白開了,強行通過的《決定》沒有實質意義。
文章最後還稱: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
三中全會結束後,中南海一再要求各級官員學習三中全會精神;但北戴河休假結束後,習思想又被擺在前面,三中全會精神很快被擺在後面。
中南海試圖用一個所謂改革開放的《決定》當作障眼法,掩蓋一系列重大決策失誤,掩蓋面對內外困境的束手無策,但難以被中共黨內接受。路線鬥爭再起,就意味著權力鬥爭、人事之爭再起。傳聞大概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李強的最新表態
8月16日,新華網置頂大頭條發出特稿《穩中有進 向新而行——世界看好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機遇》。北戴河休假結束,中南海又試圖營造「經濟光明論」;但李強當天主持國務院全體會議,他的表態卻值得玩味。
李強稱:要深入學習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和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精神……集中力量抓好改革部署的落實……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求是》文章把習思想擺在前,把三中全會精神擺在後。李強則把三中全會、政治局、政治局常委擺在前。按照中共宣傳的權力架構,這樣的順序是正常的;中央委員會有最高權力,其次是政治局,再次是政治局常委。
李強隨後也稱要領悟習近平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但放在了三中全會、政治局、政治局常委後面。新華社的報道並沒有重新調整,而是保持了李強講話時的順序。這應該也是一個微妙的訊號。李強講話時,政治局常委丁薛祥、政治局委員何立峰、張國清、劉國中和國務委員王小洪都在座。
李強講話並無新意,仍然是套話,包括財稅體制改革;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推進新型城鎮化;增強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態勢;擴大內需;提振消費;暢通經濟循環;政府投資帶動;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展新質生產力;拓展綠色貿易、跨境電商等新的外貿增長點;穩就業等。
看來,北戴河休假期間,誰都沒有甚麼真正的高招,中南海高層的能力仍備受質疑,內鬥不斷,所以傳聞四起。現在更多中共官員恐怕不只是躺平,而是坐等高層出事,或者說期待出事。中共政局的混亂、特別是中南海的混亂,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大紀元首發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