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經濟情勢接連傳出負面消息,不僅第二季外商直接投資負債減少近150億美元,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也因中國經濟前景不明而下調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測。分析人士認為,種種跡象顯示中國經濟面臨挑戰,並擔憂中國國內外情勢都可能受到影響。
中國經濟表現令人擔憂 OPEC首次下調預測
據法新社報道,石油輸出國組織8月12日發布報告,將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測從7月份的評估值略微下調每日135000桶,這是石油輸出國組織自2023年7月以來首次下調預測。
報告指出,下調評估的原因主要是中國經濟表現令人擔憂,「對於中國2024年石油需求增長的預期降低」。同時強調,目前全球需求增長位於每日210萬桶的健康水平。
第二季度中國外商直接投資負債減少近150億美元
上星期五,彭博社引述中共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的國際收支平衡表報道指出,今年第二季,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負債減少近150億美元,這是有記錄以來這個數據第二次出現負值,且外流金額高於去年第三季的121億美元。
這一數字凸顯外國投資者正大幅撤出中國。若今年剩下的時間內中國外資直接投資負債持續減少,恐將創下1990年有記錄以來首度「年度淨流出」的歷史紀錄。
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報道,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疲弱,英國廣告巨頭WPP過去3個月在中國的銷售額年減近四分之一;豪華車企保時捷(Porsche)表示,今年上半年在中國的銷量年減近三分之一。
專家:外資無法接受中國企業無底線的「內卷」
在台北的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告訴美國之音,外資撤離的主因之一是中共政府不再鼓勵以基礎建設刺激經濟;但另一方面,官方積極推動的電動車、綠能等所謂「新質生產力」投資卻又陷入嚴重「內卷」,即低效的惡性競爭。
劉孟俊說,這樣的競爭令外國企業難以適應,因為多數外企仍慣於遵守國際規則,例如保障勞工權益、確保質量要求等,無法接受中國企業無底線的殺價競爭。
此外在美中科技戰的大背景下,一連串科技管制和供應鏈轉移更令外資對中國市場望而卻步。
劉孟俊分析,外資的離去,加上中國國內民間投資低迷、消費動能不足,整體而言,僅靠國有資金和外貿支撐經濟;第二季中國經濟(GDP)增速已低於5%,若第三、四季持續低迷,今年要達到中共政府設定的全年增速5%的目標恐怕「相當吃力」。
石油輸出國組織對中國經濟的悲觀也正反映出中國的產業,尤其是在高度依賴石油的化工領域,確實投資不振。
報道引述在台北的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及中國大陸研究所兼任教授陳松興的分析說,當前中國吸引外資的難題主要來自地緣政治關係以及產業轉移。
陳松興說,數據顯示,在外商直接投資的慘澹數據中其實還有一部份「新增外資直接投資」(Greenfield Investment,亦稱「綠地投資」)仍處於正增長,其主要投資領域就是中共官方力推的電動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這「新三樣」。
即使如此,這類投資額在今年第二季的增幅也在滑落,顯示就算是中方所謂的「新質生產力」,在外資眼中仍是覺得風險太高。
另一方面,近來就連巴西、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全球南方國家」都對中國傾銷電動車和新能源產品表示擔憂,並可能提高關稅,也可能進一步削弱中國第三季出口預期。
在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學者普遍擔憂,中國國內外情勢都可能受到影響。
馬來西亞拉曼大學經濟系教授黃錦榮分析,中國經濟疲弱不僅會加速中國大企業海外布局,就連很多中小型企業也會跟著「潤」出去。
他說,這麼一來會讓規模更小的東南亞企業無力與之競爭,勢必造成歷來對中國最友好的東南亞國家群起反彈,衝擊中國的區域政治。另一方面,經濟疲弱,也會導致沒有能力「潤出去」的平民百姓生活壓力上升,更容易點燃社會衝突。#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