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華文媒體最關心的,居然不是會議本身,而是一條截稿前仍未闢謠的謠言﹕習近平中風了。

嚴格而言,這個謠言從來沒有指明道姓指誰人中風,因為由網上傳出來的內容,都是「密碼」,甚麼「股東大會上中風了」、「二叔在集團股東大會中風」,所以你要說有人造習主席的謠,還真是你聯想力太豐富;但你說這個「股東大會」就是一個商業集團的股東大會,又顯得你一點幽默感都沒有。

截稿前未闢謠,但估計也不大可能是真的消息,因為你用腳指頭都能想到,如果發生這種危機重大的新聞,中南海應該是嚴防死守、絕不可能走漏。而且暫時消息的傳播套路都很相似,就是甚麼體制內的某某紅二代對外發布,頗有點當日「習下李上」的操作。

這些年,大家看這些謠言,其實就像看英格蘭在足球大賽捧盃的預測一樣,聽聽就好了,要去到落注押寶就未免太衝動,浪費金錢。

問題反而是,為甚麼這些對聖上不利的傳聞,這麼頻煩的出現?過往這許多先帝,都沒有過這麼種類繁多的謠言。政變啊、習下李上啊、中風啊、走路不穩啊、被暗殺啊,諸如此類,說得有鼻子有眼,又是為甚麼聖上這麼招惹謠言呢?

我覺得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原因。客觀因素,中共體制本來就是一種宮廷諱莫如深的封閉體制,同樣謠言,你要放在美國總統拜登身上,說他患甚麼病、中甚麼風,應該不消半小時,就會有白宮發言人出來闢謠;就算官方不出面,自然會有各大美國媒體去查證,真相很快出來。例如拜登傳出患了Covid,很快便得到證實,他老人家真的中招,也取消了一些行程活動。

但天朝是不可能有這種即時的主動回應,無論甚麼習下李上、中風腳痛,你難道指望戰狼外交發言人會主動回應嗎?秦剛是生是死,毛寧被問得啞口無言,就是給不出一個說法,就是明證。

這就有了一種讓謠言生存的機會。今天發出一個謠言,可能要等你老人家再次出現公眾面前,才叫正式闢了謠,這個時間落差,就是謠言的溫床。

第二,如果你天天有活動、每分鐘都會露面更新,好像特朗普那樣經營社交媒體,那麼謠言真是一分鐘就會消失。或者像香港的前特首梁姓KOL,也很活躍社群媒體,當然很快就會知道他的情況。

但偏偏,聖上不愛這一套,他最愛神隱。由他接任大位的2012年,便上演過一次「神隱不露面」的大戲,執政這些年,你很容易找到「習近平神隱13天再現公眾」這些新聞。例如2022年,二十大召開之際,習近平神隱了差不多12日,中間一度傳出「政變」「軟禁」的謠言,直到習近平露面才算闢謠。

2018年,習近平也曾神隱19天,外界也是謠傳失勢倒台,甚至提出許多「證據」,包括「央視不斷重播習大肖像遭女子潑墨、聯播新聞直呼習近平名字未加名銜、對習大非洲訪問整個行程相對冷淡等」,事後看來當然只是笑料,但當時居然傳到大家暗暗點讚。

這些神隱,簡直就是謠言完美溫床,反正你10幾天都不會露面,我傳你去了整容也是「沒毛病」,除非你出來闢謠,但你偏偏就是喜愛神隱。

這種久不露面,或者習慣性不露面,其實是封建帝王之術,搞出一副諱莫如深、天威難測的動作。明代萬歷皇帝,是真的完全不上朝不露面20多年,但國內最流行的說法,就是他故意不上朝、隱瞞自己有腿疾毛病、維護君王的威嚴形象,反正不露面也是一種統治智慧云云。

你不上朝,或者喜愛神隱,當然就會引來謠言,人心不安。

那甚麼是主觀因素呢?或許,人心向背吧?或許,老百姓都擔心聖上工作勞累,怕他親自這個、又親自那個、又要超車、又要指點、又要不換肩,擔心他太累,希望他「抖一抖」吧?

為了安全,加上一句,「無論如何,祝聖上萬壽無疆」。◇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