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整理了她女兒小時候的玩具,讓我帶回一個幾乎全新的洋娃娃,要送給堂姊三歲和五歲的孫女。

聞訊,母親認為不妥,擔心會引起小姊妹之間的爭執,徒然增添困擾。我倒覺得無妨,不怕有問題,只怕輕易棄械投降。而且,從問題中學習,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想想:她們能夠從中學習甚麼呢?

首先是協調。大人幫忙分析問題的關鍵,而後鼓勵孩子商量出兩人都滿意的策略,比如:猜拳決定、輪流等待或者是其它辦法。在這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孩子的個性、想法和認知能力都會一一地展現,家長可以在一旁引導、啟發,孩子因此而獲得成長與進步。

接下來是合作。遵守協調後的規則,大家互相幫忙、一起工作,以達成共同目標。學習與人合作,是培養孩子人際關係的重要一環,更能加深孩子的學習意願。然後是分享,這不僅是一種價值觀的養成,更是社交技巧的練習,教導孩子們如何尊重他人、建立情誼和共享快樂,豐富孩子們的童年時光。

相較於孩子圈裏的矛盾,其實,成人世界的道理也是如此。遇到問題,我們總是通過協調溝通、分工合作與共同分享來解決。儘量避免問題,但也別怕有問題,因為讓人成長最多、最快的,往往都是問題之所在。而人類就在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中不斷地前進。

問題激發想像力,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卻無窮。憑藉著想像力,如今我們得以探索宇宙、遨遊太空。再者,它是擴充知識的源泉,讓世界充滿無限的可能。

問題開拓創造力,通過不斷探討、提出新點子和勇於嘗試的歷程,可以延伸思維,培養出更富創意的想法,不侷限於尋求唯一或固定的答案,而是擴散性的思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分析和行動來尋求解方。

《解決問題的人》作者丹尼沃謝(Danny Warshay)認為,成功不是依賴天賦或學歷,而是來自於掌握「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別怕有問題,其中,縱然不免有困難和挫折的窘迫;但是也會有突破與斬獲的喜悅!◇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