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真是越來越令人「驚喜」,尤其是那些「弘揚中華文化」的活動,每一個都獨當一面,為沉悶的「新聞」(如有)添上日夜都繽紛的色彩。例如前天香港東井圓佛會、道教通善壇及東華三院合辦的「弘揚中華文化及傳承濟公精神 - 樂頌世界和平大典」,就邀請了逾730人同時穿上「濟公服」,成功打破2019年339人同時穿濟公服的「世界紀錄」。

不禁想起2023年7月,「香港校董學會」及觀塘民政事務處搞了個「慶回歸」活動,也創造了「最多對親子身穿華服用毛筆寫書法」的世界紀錄。(注1)看到香港近年屢次榮登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為国爭光,除了恭喜之外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現在只能熱烈期待「最多人同時穿公公服」的世界紀錄吧。

扮乞兒的人數破紀錄,固然可喜可賀,但這種活動能否「弘揚中華文化及傳承濟公精神」,我則抱極大疑問。先講「濟公精神」。濟公故事多屬民間傳說,但史上確有其人。他俗姓李,法號道濟,平日雖然衣衫襤褸,浮沉市井,狂嗜酒肉(見《淨慈寺志》),貌似瘋癲,實際上卻是得道高僧,且詩才敏捷,出口成章,內在的才德跟外在的邋遢有很大落差。

「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幾句話據說是濟公講的(當然也可能只是民間創作),很符合他流傳下來的事跡。你也許會問,世間有很多酒肉和尚,怎知道誰是有道高僧呢?《宋高僧傳》卷二十一記載唐代梁山寺上座無名和尚的故事,相信可以提供答案。

這和尚平常酷嗜酒而食肉,其他和尚也紛紛模仿他。無名和尚對他們說:「未住淨心地,何敢逆行,逆行非諸人境界。」就是說,你修心未淨,不該違反清規戒律。無名提議做一測試,看看誰有資格去飲酒食肉。有一天,無名僧做了些餅,帶群僧到荒山野嶺的亂葬崗,自己「踞地舒餅,裹腐爛死尸向口便啖」(蹲在地上用餅包着腐屍肉來吃),吃得津津有味,眾僧皆掩鼻作嘔。無名僧說,你們吃得這些肉,才可像我一樣吃其他肉。經此一事,再也沒有人敢破戒了。

雖然以上故事不是濟公的,但我相信濟公修心也必臻此妙境。「修心不修口」即不滯於物、不着於相,反對一切世俗形式的束縛,這就是濟公精神。諷刺的是,730人煞有介事穿上「乞兒裝」,意圖Cosplay濟公,還要巧立名目宣稱打破世界紀錄,此等舉動根本流於形式主義,正是濟公精神的相反。

至於說「弘揚中華文化」,抱歉,看了各大港媒報道,除了知道這群人扮乞兒破紀錄外,我完全看不出跟「中華文化」有何關係。撇除小說情節和民間傳說不談,歷史上的濟公到底留下什麼文化遺產呢?當然不得不提宋朝的《錢塘湖隱濟顛禪師語錄》。你也許不知道,今天大家還在講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就是來自濟公。

據《語錄》載,有次濟公跟朋友路過王家,聽到裏面有人請和尚吃齋,那朋友說,這種人家也會做功德供養和尚?濟公便應聲口占一詩:

唐家衖里閑遊賞

媽媽家中請和尚

三百襯錢五味食

羊毛出在羊身上

濟公的意思是:和尚雖然好像得了王媽媽好處,又有齋吃又有錢收(襯錢指送予僧人的財物),但其實也要付出代價——即唸經做法事——根本是用自己的勞力賺回來,所以比喻為「羊毛出在羊身上」。

不知道那730個「乞兒」,有幾人看過濟公這首詩、知道以上故事?如果扮乞兒就是濟公,那麼剝光豬也可變成穿上新衣的皇帝了。

注1:
https://www.patreon.com/posts/chuan-tai-jian-85862048?l=it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馮睎乾十三維度」Patreon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