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運價格將因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通行充滿變數。紐約時報報道,情況猶如疫情期間的塞港狀況,國際海運運費大漲,直接衝擊供應鏈效能與難以降低的通脹,問題也會擴大至全球。

中央社引述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道,也門叛軍「胡塞組織」(Houthi,青年運動)去年底開始攻擊進入紅海準備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貨輪,許多往來亞洲、歐洲與美國東岸的船隻繞遠道走非洲南端路線,除了運輸成本與航程增加外,也造成路線沿岸港口擁塞。

圖為2024年1月10日,埃及蘇伊士,一艘船經由蘇伊士運河駛向紅海。(Sayed Hassan/Getty Images)
圖為2024年1月10日,埃及蘇伊士,一艘船經由蘇伊士運河駛向紅海。(Sayed Hassan/Getty Images)

對全球供應鏈來說,近期壞消息還有中美洲嚴重乾旱導致巴拿馬運河水位降低,巴國官方降低通行船隻數量。

除了全球兩大運河通行充滿變數,美國東岸、南部與德國港口及加拿大鐵路運輸工人都要求加薪並揚言罷工,大西洋兩側都出現商品、貨物、零件運輸的重大挑戰。

挪威海運分析業者Xeneta的數據顯示,去年10月起,由中國運往歐洲的40呎標準貨櫃已由1200美元漲到7000美元,2021年疫情期間,最高曾漲至1.5萬美元。太平洋航線方面,去年12月由上海運往洛杉磯已由2000美元漲至6700美元,到紐約已達8000美元。

2024 年 4 月 14 日,一艘貨輪準備駛入巴拿馬科隆的阿瓜克拉拉船閘。 (MARTIN BERNETTI/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 年 4 月 14 日,一艘貨輪準備駛入巴拿馬科隆的阿瓜克拉拉船閘。 (MARTIN BERNETTI/AFP via Getty Images)

對於仰賴海運運輸的供應鏈業者來說,願意支付昂貴運輸成本還不一定有船,實際情況是船期不穩定,還得負擔各種額外費用。

芝加哥季節禮品供應商瑞赫(David Reich)是大型量販店沃爾瑪公司(Walmart)的上游業者,除了要求中國供應商加快食物產品包裝,並提前要求兩家海運業者每周運送4個貨櫃至芝加哥。

他說,簽約時每個貨櫃價格在5000美元以下,如今船運業者要求每個貨櫃增加2400美元。但有錢不一定有船,他擔心可能得轉到運價浮動市場花8000美元才找得到船。

氣候變遷導致巴拿馬運河區域雨季時間難料,乾旱期長於往年,蘇伊士運河仍充滿政治風險,海運業營運成本與定價均無法預期。

轉自新唐人電視台#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