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歐洲足聯宣布,來自中國的電動車比亞迪首次取代歐洲福士汽車,成為2024年歐洲男子足球錦標賽的官方合作夥伴時,中國電動汽車進軍歐洲的企圖似乎已經「路人皆知」。
根據經濟研究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4月底的報告,比亞迪計劃在兩年內,對歐洲的電動汽車出口量增加7倍多,即從2023年的1.6萬輛猛增到2025年的13萬輛,並且計劃2030年佔領歐洲10%電動汽車市場份額,即92萬輛電動車。
專家認為,相對於美國迅猛、高額的電動車關稅(從25%提高到100%),歐盟去年10月開始的對中國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時間漫長、制裁力度也會相對較弱,因此歐中不會立刻陷入激烈貿易戰。
除了貿易之憂,有聯網能力的中國電動車也會引發的潛在國安威脅。
電動車關稅調查後 歐盟會如何反制
中國電動車的優勢是其低價。中國問題專家、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教授告訴大紀元,歐盟調查結果的最大可能性是,歐盟將證實中國的電動車確實接受了中共政權的補助。
葉耀元分析,面對如此廉價的電動車衝擊,歐洲會在調查案結束後啟動關稅,或採取配額(Quota)的方式進行控制,不會完全開放中國電動車的進口。
根據榮鼎集團的分析,中國電動車生產商向歐盟出口的車型,有的可以賺取11倍暴利,例如比亞迪在歐盟銷售的 SEAL U 車型(每輛利潤14,300 歐元),比在中國銷售的同樣車型(每輛利潤1,300 歐元)能多賺取10倍利潤。
因此分析認為,歐盟需要向比亞迪等公司徵收「45%或甚至55%左右的關稅」,才能讓中國製造商覺得歐洲市場無利可圖。
歐中貿易戰可以避免嗎?
葉耀元告訴大紀元,雖然歐盟和中共都在針對對方一些產品進行調查,但中歐關係現階段沒有走到翻臉、攤牌的那一步,「我覺得兩邊關係處於僵持狀態,雖然不會變好,也不會在貿易和投資上完全走向兩個極端。」
「美國拉歐盟對抗中共,但是歐洲目前仍然視俄羅斯為最大隱患。」他告訴大紀元。
人權組織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的政策顧問 Megan Khoo 告訴大紀元,「歐盟和中共之間不一定不可避免地會發生關稅戰,但歐盟和英國必須對廉價中國電動汽車的湧入,進行強有力的風險評估並採取相應行動」。
Megan 認為,歐盟委員會在提高對中國電動車進口關稅的同時,「必須確保整個歐盟市場的統一監管和執法,以保護其國內經濟、產業和尊嚴。」
葉耀元分析,雖然整個歐洲國家擔心中國電動車的衝擊,但是由於德國等國家的利益關係,歐洲對中國的制裁程度會比美國弱。
在G7財長會議期間,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呼籲歐洲應與美國「團結一致」。雖然G7成員國都同意面對中共「不公平貿易行為」,要加強立場,但法國和德國對貿易壁壘態度猶豫。
法國財政部長勒梅爾稱中國仍然是「經濟夥伴」,要避免與北京發生貿易戰,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認為,「貿易戰只有輸家,沒有贏家。」
意大利支持歐盟跟進美國的關稅政策,英國和加拿大也準備對中國電動車開始類似的調查。
專家:歐洲對中共不再信任
信任是任何雙邊關係的基礎,智庫「歐洲外交關係協會(ECFR)」的亞洲項目負責人 Janka Oertel 認為,歐盟不再信任中共,成為歐中關係的關鍵轉折點。
她在報道中分析,中國電動車帶來的安全挑戰,在許多方面都比 5G 網絡更大、更難解決,歐盟需迅速採取行動。
她警告,在歐洲排除中國電信公司參與5G的行動中,參與者是國家的電訊營運商,政府可以與之互動的參與者數量有限。但汽車是由個人公民、公司、租賃機構和社區購買的,歐盟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消費者權益,應確保儘快在整個市場實施監管。
根據英國國會聽證的一份證詞,世界目睹了俄羅斯如何把天然氣武器化,如果任由能連接互聯網的中國電動車的輸入,歐洲也可能淪為被中共綁架的「人質」。
證詞說,中國的製造商可以遠程監控和操控這些電動車,例如「上海的汽車製造商,就可以讓歐洲 10萬到30萬輛汽車緊急煞車,從而讓一個歐洲國家或整個歐洲大陸陷入癱瘓。」
聯網電動車恐成下一個華為?
很多中國出口的電動車具有聯網功能,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聯網汽車「就像帶輪子的智能手機」,對國家安全構成嚴重風險。雷蒙多今年1月30日在大西洋理事會爐邊談話中表示,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正在收集大量有關駕駛員、車輛位置、車輛周圍環境的訊息」「我們想讓所有這些數據都流向北京嗎?」
一些專家稱中國電動車的危險性好似「下一個華為」。Megan 告訴大紀元,因為與華為威脅歐洲電訊基礎設施的方式類似,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動汽車威脅著汽車基礎設施。
比亞迪與北京有眾多聯繫,該企業出現在中共策劃的「中國製造2025」和「中國標準2035」計劃中。其創始人王傳福是中國共產黨黨員。
Megan 說,與對待華為一樣,歐洲國家應嚴厲打擊在敏感地點使用中國電動汽車,以減輕潛在的安全風險。
「英國和歐盟絕不能一味追求廉價電動汽車,這樣做的最終付出的代價將是國內經濟」,Megan 告訴大紀元,「隨著中共經濟繼續崩潰,它只會變得更加絕望,不僅企圖外判電動汽車生產,還企圖增加其在海外的影響力。」
葉耀元告訴大紀元,中國電動車可能會把乘客的所在位置、輸入的資料等都傳回到中國,這可能會變成中共對歐盟國家的另一種監控方式,「我覺得目前來看,歐盟對此還沒有解決之道」。
他認為,中共向歐洲出售電動車的動機是為了轉移過剩產能,同時對電動車行業形成壟斷,抑制其它國家的發展,「獨佔(電動車)產業鏈,讓全球很多國家對中國電動車形成依賴,這是其最大的目的。」#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