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5月24日,台灣裝甲車在金門的一條街道上行駛。賴清德就職台灣總統之際,中共當天正在進行為期兩天的環台軍演。(I-HWA Cheng/AFP via Getty Images)
圖為5月24日,台灣裝甲車在金門的一條街道上行駛。賴清德就職台灣總統之際,中共當天正在進行為期兩天的環台軍演。(I-HWA Cheng/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共台海軍演,但是受傷最大的卻是中國股票!宣傳戰失靈了。首日沒發實彈,習近平向西方示弱。

中國經濟危機加劇,副總理何立峰預警3大雷區將爆。

習近平軍演膽小鬼遊戲  中國股市很受傷

5月23日至24日,中共軍隊東部戰區,在台灣周邊開展了「聯合利劍—2024A」演習,重點演練「聯合海空戰備、警巡、聯合奪取戰場」、綜合控制權、聯合精打-l要害目標等科目等等。這次演習,表面上看起來聲勢浩大,緊張程度也大於以往,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可以看出中南海雷聲大雨點小,充滿了精心算計,很明顯更像是在演一場戲劇而已。

首先,我們來跟大家談論這次軍演有哪些不同:

第一、不同於此前的幾次演習,此次軍演在開始後,才有官方訊息發布。

第二、首次覆蓋金門、馬祖等外島。

第三、與去年4月類似的演習不同,這次演習被標記為「A」,「聯合利劍—2024A」演習,預示著後面還有相關演習和行動。

第三、首日軍演沒有發射實彈,這實際也是軍演之前沒有預告的原因,既然沒有劃定危險區域,那麼各國的船艦和飛機也就無需避讓了。

其次,我們看看實際效果。

台灣沒害怕,新任總統賴清德表示,他在面對「外在威脅」時,會持續推動國防改革,捍衛自由民主價值,守護區域和平穩定,並向世界展現守護民主台灣的決心。

在距離廈門只有幾公里的台灣外島金門,當地居民則說:「他們對於來自對岸的各種文攻武嚇,已經習以為常了,該幹嘛幹嘛。」

台灣島內呢?股市創了歷史新高,科技龍頭股台積電達到了877新台幣的高價。

而受傷的,反倒是中國股市。當天,A股三大指數集體下跌,滬指一度跌超1.5%,退守至3100點關口附近,全市4,578隻個股下跌。有中國網民嘲笑:「今日戰報,截至16時51分,人員擊傷:0人;飛機擊落:0架;坦克擊毀:0輛;艦艇擊落:0艘;股票擊落:4,500家」。還有人正話反說:「人民解放軍今日突然環台軍演震懾台獨!台股嚇得又創新高,A股四千多股下跌配合解放軍!」

還有人一本正經的科普:「按照國際慣例來說,a公司收購b公司,無論是要約收購還是強制收購,a公司就是應該跌的,b公司就是應該漲的」。

那麼問題來了,中共為甚麼弄了這麼一個雷聲大雨點小的軍事表演呢?我們認為,一方面,中共對賴清德上台不得不作出反應,另一方面卻害怕激怒美國、觸發報復,所以才玩了一個「膽小鬼」遊戲,也叫「弱雞」遊戲。

實際上,中共軍演主要是給中國國內和台灣民眾看的,有3大目的:

第一、對大陸民眾,我們知道現在經濟很糟糕,通縮問題難解,唯一的產業亮點新質生產力眼看也要撞上美國和歐洲的冰山,所以中南海最後不得不再次祭出房地產救市的大招。當然,我們給大家分析過,這沒有用。但是,中共就是想釋放所謂利好消息,吸引韭菜們買房。所以,面對各種社會和經濟問題的重壓,怎麼辦?中共希望把矛盾轉移到外部,再次利用愛國主義給小粉紅們打雞血。

第二、對台灣民眾,中共則試圖裏應外合,搞亂台灣。

甚麼是「裏應」呢?我們看到,最近台灣的立法院的多數黨聯盟,試圖強行通過2萬億的高鐵公路巨型開支法案以及國會改革法案。中共此時進行軍演,有利於打資訊戰、宣傳戰,試圖告訴台灣民眾,你們看,就是現在有了最反共的新政府,才讓共產黨生氣了。

今年2月,旅澳法學家袁紅冰披露,中共黨魁習近平曾發出統戰新指示,「全面搞亂滲透台灣!戰場就在立法院」主要內容包括:「接到習近平的指示之後,中共國台辦迅速行動起來,並在1月27日就向習近平和王滬寧提交了一份文件,題目叫作《佔領台灣立法院制高點的統戰戰略要點》。這份文件現在已經發到中共各個省市自治區的統戰部、政協和地方國台辦的主管領導一級。根據中共體制內良知人士的口頭通報,中共國台辦上述文件有下列重點內容。」

「就是要通過特定人士,敦促韓國瑜、傅崑萁和國民黨立法院的黨團,運用議會改革的名義,提出立法院的調查權、總統的質詢權、反台獨法等法案。即使這些法案一時難以通過,也足以造成台灣立法權的混亂,甚至停擺,進而有效地降低民進黨行政當局的執政效率,也就是降低賴清德總統的執政效率。」

今年2月6日,海外獨立媒體《看中國》報道了袁紅冰的爆料,大家再看看現在台灣立法會紛爭的主要內容。是不是驚人的一致?那麼,這是巧合呢?還是爆料是真實的?觀眾朋友們,可以自己判斷一下。

第二、那甚麼是外合呢?中共最近在對台灣政府進行謾罵,5月22日一早中共《央視》在微博發文稱:「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也永遠不會成為一個國家,台獨死路一條,祖國統一勢不可擋!中國終將實現完全統一」,並附上大大的「統一」圖片,隨後也被大量中國藝人轉發,其中台灣藝人歐陽娜娜、侯佩岑等也跟進轉發,讓小粉紅們一片歡騰。

當然,這和王毅玩的一樣,都屬於典型的自欺欺人。王毅在謾罵賴清德時,援引1943年的《開羅宣言》(Cairo Declaration)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Potsdam Declaration),稱2個國際會議重要內容,明確規定把日本竊取的中國領土台灣歸還中國。但是,大家都知道,那個時候還沒有中共政權呢?只有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至今110多歲,中共建政僅僅70多年,誰是祖國母親,誰是分裂祖國,不是一目瞭然嗎?

而且,《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都從未解決「哪個中國政府應該對台灣行使司法管轄權」的問題。與中共國和中華民國之間關於台灣的當前爭端無關。甚至直到今天,在《聯合國憲章》第23條,明確寫著中華民國是五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第110條則聲明《聯合國憲章》經中華民國等國批准後生效。

第三、中共虛張聲勢搞軍演,還有宣洩不滿和哀嘆的目的。我們剛剛也談到了,中共其實也知道嚇唬賴清德沒有用,嚇唬台灣人沒有用,相反很多人還盼著股市盤整可以逢低買入,所以,這一段時間,中共國台辦和新華社等就只能拚命地謾罵,現在,又用飛機軍艦圍繞台灣轉一轉,丟幾顆導彈,發洩一番,這算完事兒了。中共喉舌宣稱軍演是「要懲罰」賴清德,可是大家認為,這對賴清德有一點傷害嗎?

在這裏,我們也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心裏切換遊戲,如果你是台灣人,你願意和中國人民那樣享受所謂的幸福生活嗎?

習近平多了一根軟肋 經濟危機加重是真相

那麼,中共為甚麼主要打嘴炮,不敢真刀真槍的開戰呢?自知軍事實力不濟是一個原因,中南海後院著火,則是更主要原因。

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從去年經濟復甦失敗之後,習近平在國際上的姿態明顯老實了許多,不僅與之前鬧僵的澳洲、加拿大和立陶宛關係改善了,而且和美國、歐洲的關係也努力保持不發生激烈衝突。前一陣,他到訪歐洲時,雖然在新華社以及塞爾維亞報紙發文章紀念中共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25周年,但是取消了原定的遺址憑弔的計劃,中共官方也沒把習近平的文章翻成英文。

而且前一陣,面對拜登突然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我們說:「習近平對於報復或者不報復面臨進退兩難的困境。」結果,我們確實看到了,雖然中共外交部嘴巴沒有示弱,但中南海很明顯沒敢像以前對特朗普關稅那樣猛烈跟牌。

所以,中國經濟遠比外界想像的要差,才讓國際關係變成了習近平的一根軟肋骨,除非萬不得已,他盡力避免和美國、歐洲等主要國家發生真正的衝突。這是很多人沒有看出來的。

前一陣,美國和歐洲都多次公開或者私下對習近平發出過警告,所以,在5.20之前,中南海雖然有一些飛機軍艦靠近海峽中線,但是沒有在賴清德就職典禮之前進行軍演。

美國之前也透過荷蘭,給中共發出過另一個重要警告。彭博社引述據知情人士透露,日前,美國官員私下向荷蘭和台灣同行表達了擔憂,擔心如果中共對負責生產世界上絕大多數先進半導體的台灣島進行攻擊,將會發生甚麼情況。對此,在荷蘭政府與ASML會面時,ASML向官員保證,該公司有能力遠程禁用先進光刻機,並補充說荷蘭已經對可能的入侵進行了模擬,以便更好地評估風險。

荷蘭回應:台灣遭襲擊時 可遙控阻斷晶片機器

23日,在中共在台海進行軍演之後,彭博社就此又採訪了台灣新技術部長。該部長進行了確認:「無論甚麼行業和機械,如果聯網,我們都可以利用這種智能製造技術來遠程控制機械,包括停止它。」

22日,彭博社還報道了另一個重大消息,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正在考慮,要求五角大樓評估封鎖靠近中國的戰略水道之可行性,包括馬六甲海峽、台灣海峽、巽他海峽、南海及東海。而中國的能源、糧食、進出口商品等,都主要通過這些戰略水道進行運輸。

那麼,中國經濟到底甚麼情況,讓習近平盡力的收斂了呢?我們最近經常對中國GDP、外貿及房地產等真相進行剖析,我們再從官方角度,談一下當前問題的嚴重性。

5月21日,中共國務院在北京召開「全國地方黨委金融辦主任會議」。李強及副總理何立峰分別作出書面批示及現場講話。其中,何立峰強調,當前要統籌做好房地產風險、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等相互交織風險的嚴防嚴控。

這是中共官方首次公開承認,正面臨著房地產、地方債和中小金融機構這三大危機交織。這也部份解釋了,為何17日,中共出台大規模的房地產救市政策,原因是危機已蔓延到房地產以外的行業了。這意味著,大批的偽裝成灰犀牛的黑天鵝或者偽裝成黑天鵝的灰犀牛,正在滾滾地向中國人奔來!

那麼,接下去具體會發生甚麼?也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節目可在乾淨世界頻道上觀看:https://www.ganjing.com/zh-CN/channel/1eiqjdnq7go7cVXgAJjJp39H61270c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