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局勢風起雲湧,台灣的包圍立法院讓人想起太陽花,也想起2019年的香港,不過台灣人在抗議中喊了一句口號「不要讓台灣變成香港」實在叫人無比難受。真話往往令人難受。

英國倫敦經貿辦的間諜疑案更瘋狂,其中一名疑犯Matthew Trickett,突然被發現伏屍Grenfell公園,截稿時英國警方的評論是「unexplained death」,死因無法解釋。外界自然是眾說紛云,猜測在這個敏感時期這位敏感人物突然死亡,難道是因為古老俗語「世界上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又或者《讓子彈飛》的對白,「沒有你,對我很重要」。

這位前英軍究竟有何重要?在3名疑犯中,他的角色本來是最下層,只是收order做保安和潑水拍門,是大判二判下面的苦力;但偏偏他卻是接觸最多第一手證據的來源。

他的手機藏有許多要監視的海外香港人的資料、相片,監視行動的報價,當然這些證據的「矛頭」都是直指ETO,經貿辦。

他也是和袁松彪口供完全不脗合。

袁的立場很清晰﹕所有事情和經貿辦無關。監視Monica的任務,袁只是「中間人」,沒有任何參與。總而言之,就是在自己身上建立「防火牆」,保護經貿辦。

但偏偏Matthew Trickett的口供完全推翻。

他直言自己是替經貿辦工作,收過報酬,又指衞志良負責下達監視命令。爆門入屋監視Monica的任務,他聲稱衞志良告知他是合法的行動。又指袁松彪是團隊的領導,曾在駐倫敦經貿辦見過袁,過去的工作報酬都由香港的銀行戶口支付。有關5月1日爆門入屋的任務,指袁松彪的角色是經貿辦與保安團隊的聯繫人。

這個口供等於說,不論是監視異見人士或者爆門入屋,這些行動都是和經貿辦有關,至低限度也是由經貿辦的人,袁松彪負責。

後來傳媒更曝光,原來這位Matthew甚至做過教育局長蔡若蓮訪英期間的保安。換言之,這位人士和經貿辦、特區政府工作非常緊密。

這可不得了,兩份口供完全不脗合,而且由於Matthew Trickett是最前線的工作,他得到的證據或者接觸的事情理應更直接更真實。所以,如果Matthew真的上庭應訊作供出示證據,香港經貿辦便會相當尷尬,百口莫辯,因為事實勝於雄辯。

如果從這個角度,Matthew的存在,便相當關鍵。

那我們便要問,到底信袁松彪,還是信Matthew?香港建制派也亂成一團,至今未有一條清晰的line統一回應。先是行政會議葉劉淑儀,第一次就說經貿辦的工作不做跟縱監察,英國的指控是否搞錯了?再後來,又改口,認為經貿辦可能角色轉型,也要了解一下海外反中亂港人士的行踪。這等於默認了香港經貿辦有做情報工作。然後李家超卻矢口否認,其他官員也叫大眾別聽信謠言。可是,這些謠言是由英國警方調查所得,難道別國的調查就變成「謠言」?

那到底香港的海外經貿辦,角色是甚麼?有無做情報工作、監視流亡海外的香港人?如果職能改變,那是誰的主意?是香港自告奮勇?還是上面下達命令要香港轉型?香港的角色地位,由1997後已經是廣為世人關注。由當初會否保持一國兩制,到現在變成中國內地城市;又由國際金融中心,變成間諜情報工作。當一個披著經濟貿易外衣的地方做著政治跟縱工作,是否也預視整個香港的前途定位?◇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