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組織部是中共選撥任用幹部的專門領導機關,在中共權力運作系統中地位非常重要。

安子文在中共中央組織部工作長達21年,是在中組部任職時間最長的中共高官;1945年至1956年,任中組部副部長;1956年至1966年,任中組部部長。

1966年5月16日,文化大革命爆發。8月19日,安子文被打倒。1968年1月,安子文被正式逮捕,帶上手銬,押解到秦城監獄。這一關,就是八年多。1975年5月,安子文獲釋出獄,但沒有獲得自由,而是被發配到安徽省淮南市化肥廠監督勞動。這一去就是三年零七個月。

1978年12月16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兩天,中共中央發布安子文等六十一人平反的通知。

那麼,文革中,安子文為甚麼被打倒並被關進秦城監獄?

據中組部的造反派揭發,安子文犯下了「十大罪狀」:

一、反共老手、大叛徒;二、搞獨立王國,對抗黨中央,對抗毛主席;三、反對學習毛主席著作;四、招降納叛,結黨營私;五、推行反革命修正主義的幹部路線;六、推行反革命修正主義的建黨路線;七、惡毒攻擊三面紅旗,大刮單幹風、翻案風、黑暗風;八、取消階級鬥爭,大搞階級調和;九、瘋狂鎮壓革命群眾運動;十、典型的資產階級分子,地主階級的孝子賢孫。

安子文怎麼成了「反共老手、大叛徒」呢?

據揭發,1936年8月31日,安子文在被關押在國民黨北平軍人反省份院時,帶頭在《華北日報》上發表「反共啟事」:

「子文等茲因思想簡單,觀察力薄弱,交遊不慎,言行不檢,致被拘禁於北平軍人反省份院反省自新。當茲國難時期,凡屬中國青年,均須確定方針,為祖國利益而奮鬥。幸蒙政府寬大為懷,不咎既往,準予反省自新。現已誠心悔悟,願在政府領導之下,堅決反共,作一忠實國民,以後決不參加共黨組織及任何反動行為。並望有為青年,俟後莫再受其煽惑。特此登報聲明。」

徐子文就是安子文當時的名字,這張「反共啟事」就是他「叛黨的鐵證」。

安子文「招降納叛,結黨營私」又是怎麼回事呢?

據揭發,安子文和他的後台老闆們,「有組織有計劃地把一批自首叛變分子和政治嫌疑分子,長期不進行審查,隱蔽起來,並安插在重要崗位。僅與安子文同時叛黨的就有數十人之多,如薄一波、劉瀾濤、胡錫奎、李楚離、楊獻珍、廖魯言、徐子榮、馮基平、馬輝之等。」

薄一波當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劉瀾濤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胡錫奎任中共西北局書記處書記,李楚離任中組部副部長,楊獻珍任中央黨校副校長,廖魯言任農業部部長,徐子榮任公安部副部長,馮基平任山西省委常務書記,馬輝之任交通部黨組副書記。

「他們還極力培養親信,培植私人勢力,到處安插,遍布全國各地。如劉植岩(原中組部處長,現任西南局書記處書記),李力安(原中組部副部長,現任黑龍江省委書記處書記),賈震(原中組部秘書長,現任中央黨校副校長),王甫(原中組部副部長,現任西北局書記處書記),丹彤(原中組部秘書長,現任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馬耀驥(原中組部研究室主任,現任交通部副部長),王雨洛(原中組部處長,現任紡織工業部副部長),韓勁草(原中組部辦公廳主任,現任西北局秘書長),張文豹(原中組部辦公廳副主任,現任上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李望淮(原中組部處長,現任西北局組織部副部長),劉毅(原中組部處長,現任中央財貿政治部副主任),王敖(原中組部副處長,現任西南局組織部副部長)等。」

從1978年12月中共中央為安子文等六十一人平反的決定看,上述十大罪狀,全部不成立。

既然如此,安子文被打倒的真正原因是甚麼?

第一,他是劉少奇的老部下。

毛澤東發動文革要打倒的最重要的政敵,就是當時的中共第二號人物劉少奇。安子文長期在劉少奇的直接領導下工作。

1931年3月,安子文在天津從事中共地下黨的秘密活動時被逮捕,後轉押到國民黨北平軍人反省份院(又稱草嵐子監獄)。到1936年8月,安子文已被關押五年多。

1936年秋,中共北方局書記劉少奇,經請示中共中央同意,要求被關押在草嵐子監獄的安子文等一批中共黨員,按照監獄的要求,在報上公開發表「反共啟示」後出獄。

當時,中共的目的是儘快把這一批中共黨員營救出來;讓他們發表「反共啟示」,不過是騙一騙國民黨當局而已。

安子文出獄後,任中共北平市委組織部長,中共北平市委直屬中共北方局書記劉少奇領導。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安子文離開北平輾轉到達太原,在劉少奇領導的中共北方局組織部工作。太原失守前夕,劉少奇找安子文談話,要求他與薄一波等創建太岳根據地。

1943年春,安子文奉調赴延安。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安子文任中組部副部長,在劉少奇、任弼時的領導下工作。

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離延安後,決定由劉少奇任中央工委書記,前往華北進行中央委託的工作。根據劉少奇的提議,安子文兼任中央工委秘書長。用現在的話說,安子文成了劉少奇的大秘。

1949年中共建政到1966年文革爆發,劉少奇作為中共政治局常委,一直分管中組部。這17年,安子文作為中組部副部長、部長,也一直在劉少奇的領導下工作。

綜上,從1936年從草嵐子監獄出來,到1966年文革爆發,長達30年的時間裏,安子文大多數時間都是劉少奇的老部下。

劉少奇倒台,安子文豈能安全?

1967年,中央文革小組顧問康生,為了陷害劉少奇,派人找安子文說:「現在有件頭功等著你,只要你能證明劉少奇是叛徒,馬上就可以去釣魚台(國賓館)同中央首長談話,車子就等在門口。」安子文說他無法證明。

1968年1月,安子文被關進秦城監獄後,康生又派人找他說:「頭功已經有人立了,你若能補充證明劉少奇是叛徒,立二功也有很大好處。這裏是甚麼地方,你也清楚,這裏既然能進來,也能出去。你難道不想和你老婆孩子團聚嗎?」安子文還是表示無法證明。

1969年中共九大召開前夕,康生第三次派人找安子文說:「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九大快開幕了。你若能證明劉少奇是叛徒,決不會虧待你。當然,繼續當中央組織部部長是不可能了,但是做個中央委員還是可以的。」安子文堅持他無法證明。

第二,他是彭真的老部下。

毛澤東發動文革打倒的第一個反黨集團,就是「彭、羅、陸、揚反黨集團」。「彭」即彭真,被打倒前任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北京市委第一書記。

安子文也是彭真的老部下。

1937年,劉少奇責成彭真帶著安子文、薄一波一起創建太岳根據地。1938年,彭真任中共中央晉察冀分局書記,安子文是彭真的部下。

1941年彭真到延安。1943年3月,中組部長陳雲因病休養,由中央黨校副校長彭真代管中組部。1944年3月至1945年8月,彭真任中組部代部長;1945年7月至1953年4月,彭真任中組部部長。

從1945年至1953年,八年間,彭真一直是安子文的頂頭上司。

彭真倒台,安子文在劫難逃。

文革中,劉少奇是以「叛徒、內奸、工賊」三大罪名打倒的。這個「叛徒」罪名從何而來?

就從1936年中共北方局書記劉少奇把安子文等六十一名中共黨員從草嵐子監獄營救出來而來。

因為當時安子文等六十一出獄時在報紙上公開發表了「反共啟示」。中共黨員發反共啟示,這不是叛徒是甚麼?

對於文革中不明真相的億萬中國民眾來說,安子文就是叛徒。安子文等六十一人出獄,事先得到劉少奇的指示。他們在報上發表「反共啟示」,是按照劉少奇的指示辦的。這樣,劉少奇自然成了「叛徒」。

如上所述,劉少奇要求安子文等履行獄方要求的手續出獄,事先請示了中共中央,並得到中共中央同意。這件事,中共中央總書記張聞天知道,中共高層領導毛澤東、周恩來、康生等都知道。

劉少奇是在收到張聞天的回電後才設法向獄中的安子文等發出指示的。

但是,毛澤東整人是不擇手段的。

文革中,毛為了整倒劉少奇,先打了一個「六十一人叛徒集團」,把安子文等六十一人定為叛徒後,再定劉少奇為叛徒,也就順理成章了。

結語

據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的秘書鮑彤講,文革結束,安子文從監獄出來後,見到他時問了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誰來監督毛澤東?

安子文為甚麼問這個問題?因為他知道,毛澤東在文革中打倒他,是故意存心整他。毛明知根本不存在甚麼「六十一人叛徒集團」,但毛偏要以此為藉口整人。

毛在文革中不是「一言九鼎」,而是一句頂一萬句。毛認定有一個「六十一人叛徒集團」,毛以下的所有中共高官,都不敢說一個「不」字。

1967年3月16日,經過毛澤東圈閱,中共中央正式發布《關於薄一波、劉瀾濤、安子文、楊獻珍等人自首叛變問題的初步調查》文件,安子文等六十一人被正式認定為「叛徒集團」。

這是瞪著眼睛說假話。但是,毛澤東偏要這麼幹,所有中共黨員,誰也阻止不了。

時至今日,誰來監督毛澤東?對中共而言,依然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大紀元首發 #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