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內需疲弱,為刺激經濟,大量對外傾銷廉價商品,導致全球產能過剩,規模數以兆計美元,各國紛紛對此做出反擊。美國財政部長耶倫9日結束四天的中國訪問,多次呼籲中共減少產能過剩,避免產生全球溢出效應。

在此次中國之行中,耶倫的首要任務是說服中共官員控制電動車(EV)、太陽能板和鋰電池等清潔能源技術的過剩產能,這些對美國和其它國家的競爭企業造成威脅。

但耶倫8日承認,中共不太可能在近期改變政策。

新一波產能過剩席捲全球

研究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去年底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汽車產業有100多個汽車品牌,隨著中國大陸疫後經濟復甦疲弱,迫使它們去海外尋找市場。報告稱,中國在全球電動車出口中的份額從2020年的4%增長到2022年的21%。 

而在太陽能電池方面,中國的產品也在攻城略地。獨立能源智庫Ember的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太陽能板出口量年增約三分之一,達到114GW(吉瓦),相當於美國太陽能板裝機總量。

根據瑞士太陽能電池製造商梅耶博格技術行政總裁埃爾福特(Gunter Erfurt),歐洲太陽能電池組件價格從去年底開始的四個星期內下跌了 50%。他認為,這表明中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搶佔市場份額。

這一波產能過剩浪潮,被外界稱為「中國衝擊2.0」,「在美國的抵制下,中國的廉價商品將大量湧入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 BCA Research的首席新興市場和中國策略師Arthur Budaghyan說,「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開始。」

第一波中國衝擊發生在30年前

2000年美國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NTR)地位,確保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市場時能享有低關稅待遇,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在接下來的十年裏,中國對美國的進口加速。

2016年,經濟學家戴維·H·奧托(David H. Autor)、戴維·多恩(David Dorn)和戈登·H·漢森(Gordon H. Hanson)發表了論文《中國衝擊》。他們發現,1997年至2011年間,由於來自中國的進口增加,美國國民工業直接或間接損失了約200萬個就業機會,其中包括98.5萬個製造業就業機會。受影響最嚴重的子行業包括低技能工人的行業,例如服裝、紡織品、鞋類和電腦/電子零件。

產能過剩是中共國家資本主義的產物

資訊科技與創新基金會(ITIF)指出,中共政策制定者從根本上拒絕了經典的貿易理念——「比較優勢」原則,即各國應該專門生產最有效率的商品或服務,然後與它國進行貿易。相反,中共在一系列行業中尋求「絕對優勢」——從高鐵和鋼鐵到半導體、維他命和太陽能電池板。

喬治·黑利(George T. Haley)和烏莎·黑利(Usha C.V. Haley)在《對中國工業的補貼:國家資本主義、商業戰略和貿易政策》中寫道,中共的策略長期以來一直是「積極補貼目標產業以主導全球市場」。文章指出,在2000年代,中共向三個行業提供了近1,000億美元的補貼——造紙業330億美元,汽車零件280億美元,鋼鐵業270億美元。

儘管中國大多數生產商規模較小且效率低下,但這些行業中的中國產品通常售價低於美國或歐洲競爭對手的產品25%至30%。它們的制勝秘笈是,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每年政府給企業提供的補貼高達生產資金的20%。

在鋼鐵方面,中國佔世界產量的份額從2000年的15%增長到2015年的50%,而美國的份額下降了一半——從大約12%下降到6%。日本的份額大致相當,歐洲的份額從22%下降到10%。從2008年到2015年,中國海外鋼材出口量翻了一番,到2015年達到每年1.12億噸,超過美國單年鋼材消費總量。

中國新一波的產能過剩浪潮有過之而無不及。

僅僅從2010年至2012年期間,中共政府就向太陽能行業提供了至少420億美元的補貼,導致中國在全球太陽能板出口中的份額從2000年代中期的5%增長到2018年的67%,這引發了全球供過於求。

從2008年到2013年,僅五年時間,世界太陽能板價格暴跌了80%,導致大多數更具創新性的外國競爭對手破產。這還不夠。中國企業隨後收購破產的美國太陽能公司,取得它們的先進技術並帶回中國。

中共意圖在半導體和電池等其它先進技術產業中複製相同的策略。例如,中共國家積體電路(IC)戰略計劃由政府提供至少1,600億美元的補貼,以在中國創建完全自給自足的半導體產業,之後,再到國際上尋求發展和競爭。

事實上,2023年,根據彭博取得的SIA簡報,僅華為2022年開始投入的晶片生產,便取得了約300億美元的中共官方補助。

分析公司Future Horizons的SEMI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半導體資本支出(capex)的三分之一在中國,年增28%,約2012年的五倍。到2023年,北美僅佔全球半導體資本支出的11.6%,而歐洲則佔總量的5.9%。中國的大規模擴張加劇了人們對外國競爭將被擠出的擔憂,就像鋼鐵、鋁和太陽能板等其它產品一樣。

此外,截至2018年底,中共的「中國製造2025戰略」得到了大約800個國家引導基金、總金額超過3,500億美元的支持,這表明其它領域也在採取類似的策略,包括電動車、先進電池製造、廣泛應用本體飛機和機械人技術。

中共國家資本主義對美國構成威脅

引發一波又一波產能過剩浪潮的中共國家資本主義對美國構成威脅。華府智庫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弗里曼中國研究主席布蘭切特(Jude Blanchette)2021年1月撰文指出,美國政府面臨的最緊迫挑戰之一是「如何與中共日益強大和具有破壞性的國家資本主義體系競爭並進行反擊。中共國家資本主義不僅威脅到美國的經濟和戰略利益,也破壞了美國的監管和法律架構。」

有專家進一步將中共國家資本主義稱為「黨國資本主義」(Party-State Capitalism ),以便將其跟挪威、巴西和印度等民主國家區分開來。馬利蘭大學政治學教授瑪格麗特·皮爾森撰文說,在中國,黨國的政治生存凌駕於發展目標之上,「黨國資本主義與國家資本主義不同,因為政權的生存是首要任務。經濟目標在國家干預中仍然佔主導地位,但政治目的是最重要的,使政權生存成為經濟政策的首要目標。」

皮爾森認為,一方面黨支部在眾多中國企業中作為股東或投資者的作用不斷增強,私人企業和外國企業的黨組織不斷擴大,政府官員也獲得了企業的高級職位,包括汽車製造商吉利和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等一些中國最知名的海外公司。

另一方面,共產黨利用國家資金來管理經濟風險,反映了中共為了防止潛在的市場波動來維持政治穩定的目標。

中共黨魁習近平對國企寄予厚望,他在2016年宣布,國有企業應該「做強、做優、做大」。2017年,中國共產黨修改黨章,明確「黨」在企業決策中「發揮領導作用」。同年時任中央國企監管司司長、工業和資訊化部長肖亞慶表示:「充份發揮黨的領導和核心政治作用,國有企業要堅持所有國有企業都必須服從黨的領導的政治原則。」

世界五大企業中有三家是中國國有企業(中石化、國家電網、中國石油)。

此外,根據CSIS中國研究主席布蘭切特2021年的計算,中國96家最大的國有企業的資產總額超過63兆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近80%。

中共黨國資本主義體系涵蓋的不僅僅是國有企業,還有私營企業。

2020年《財星》雜誌發布的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國首次成為上榜企業數量最多的國家,以124名比121名略超美國企業,且遙遙領先排名第三的日本。當時中國上榜企業的數量超過了法國、德國和英國的總和。

私營企業也被納入國家資本主義體系

在中共政府的資金支持下,中國的私營企業被推向全球市場,正在與美國和歐洲企業爭奪領導地位,包括在機械人、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和電訊領域。

中共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2020年8月坦言:「不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是中國企業。國資委將堅定地推動各類所有制企業上下游貫通、大中小融合……」

布蘭切特指出,中共創建了一套強大的正式和非正式機制,在國有企業和企業之間建立聯繫。那些所謂的中國私營企業,在非戰略性行業可以或多或少地按照市場條件運作,但對於北京認為具有戰略性的任何行業,外國公司必須預期,中共政府已經將手指放在天平上以使中國企業受益。因此,當美國或歐洲公司與中遠海運或華為等公司競爭時,它必須應對的是中共政府的整個資產負債表,而不僅僅是個別公司。

中共對私營企業的控制也日益增強。

2017年,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上宣布,中國共產黨「對全國各地各領域實行全面領導」。此後,中外媒體都注意到,黨支部在私人企業和合資企業中的活躍度和影響力增強。根據中共自己的數據,截至2017年底,有188萬家非國有企業建立了黨支部,佔所有此類企業的73%以上。

除了在私營企業設立黨支部,地方政府還向公司內部設立監督辦公室並指派官員,其中包括一些最大的私人公司,例如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和汽車製造商吉利。這些官員直接向政府報告。

從2013年開始,中共開始探索在媒體和科技公司中設立「特殊管理股」的想法。官方文件顯示,特別管理股是一類具有特殊治理權力或比普通股擁有更大投票權的股權。據報道,中國數碼經濟巨頭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已被迫向政府授予1%的特別管理股份。

布蘭切特表示,中共國家資本主義體系之所以具有巨大的全球影響力,是因為中國企業、國有銀行和投資者以及中共黨國之間的協同作用和相互聯繫。布蘭切特將這個商業戰略生態系統稱之為「中共公司」(CCP Inc)。@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