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位關懷貧者的搖滾歌星—Bono

被稱為本土天王的台灣藝人吳宗憲,2004年5月6日早上開車在台北市遇警察臨檢,拒絕下車一個小時之後測出酒精濃度雖未超過標準,但因無照及搭載辣妹且不太合作而被媒體大篇幅報道。這位本土天王的花邊新聞非常多,可惜大多不是正面的,而其作風應在台灣演藝界有一定代表性。對照這位知名歌星、主持人的行徑,我的腦中不禁浮出全球知名雜誌《時代》(Time)在2004年4月20日公布的一項訊息,該雜誌慎重選出當年全球一百位最具影響力的各界人物,演藝界和娛樂界的妮歌潔曼(Nicole Kidman)、魔戒導演彼德積遜(Peter Jackson)、米路吉遜(Mel Gibson)、Bono等人都入榜。不過,後兩位卻非歸類在演藝界,而是在「英雄和聖者」(Heroes and icons)這一類。米路吉遜這位老帥哥赫赫有名,不需要再費唇舌介紹,而且也不是本文的對象,我要介紹的是Bono。

提到Bono這個名字,台灣人民很可能不熟悉,但一提U2這個搖滾樂團,應該不只不陌生,不少人還很迷戀吧?!而Bono就是該樂團的主唱歌手,當然就是靈魂人物啦。不過,U2雖然享譽全球、Bono也因該樂團而名噪天下,但《時代》雜誌推崇Bono,卻不是其本行,而是「英雄和聖者」行列的成就。《時代》的頌詞是這樣寫的:「Bono是一位英雄…….,不是因為他是一位搖滾巨星,而是因為他雖身為一位搖滾巨星卻願意花時間在沈悶和枯燥事務上,諸如與參議員和行政官員的冗長會議,以及參與世界銀行的無數次會議。」至此,讀者們應會好奇Bono到底除了演唱之外,與這些政治人物和官僚體系官僚們開甚麼內容的會議呢?且讓我細說從頭!

Bono——搖滾歌星兼業餘經濟學家

其實,我也是2003年12月才得知Bono這個人以及他的獨特之處,那是因為一家出版社當時正要出版全球知名經濟學家巴羅(Robert J. Barro)的一本《挑戰大師—一位經濟學家的觀點》(Economic Ideas for New Millennium)中譯書,邀我寫一篇推薦序。該書是巴羅在有名的報章雜誌專欄寫的通俗性作品之集結文集,第一篇「故舊聞人往事憶述」,巴羅寫出其心中十二位值得記述的名人軼事,其中絕大多數是非常傑出且知名的經濟學家,但有5位是經濟圈外人物,5位中的3位是政客,一位是棒球明星,再一位就是Bono,巴羅以「搖滾歌星兼業餘經濟學家」稱呼Bono。

經由巴羅的文章,我才知道Bono這號人物。巴羅是在1999年夏天經由Jeffrey D. Sachs1引介與Bono共進午餐,且是Bono主動邀請的。巴羅說他本想婉拒,但為討好U2歌迷的女兒之歡心,才勉強赴約。原來Bono希望和兩位經濟學家討論聲援「2000大赦年」(Jubilee 2000)活動,該活動旨在取消世界最貧窮國家的外債。

巴羅在午餐時表明自己不是適當人選,而建議Bono找幾個「左派經濟學家」上陣更可助長聲勢。沒想到Bono就是看上巴羅的實事求是、觀念保守,以便了解這一邊的經濟學家們是否可接受該項義舉,而且Bono特別強調其對其他全球性援助計劃,例如1980年代的「慈善救助演唱會」,不感興趣,想以加速解除貧窮國家債務的方式促使他們推動健全的經濟政策。因此,Bono提出取消債務的先決條件是:貧窮國家必須承諾把不必償還的外債用於生產性投資。

Bono的這一席話讓巴羅頗為震驚,老實說我也對這一位搖滾歌星竟能說這種有見地的話語覺得不可思議。不過,Bono提出的這個前提雖然正確,但實現的可能性卻微乎其微,正如巴羅所言,貧窮國家必須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實行支持自由市場的經濟政策,還要擁有健全的教育及醫療投資計劃,再加上穩定的總體經濟,才是消除貧窮的正道,憑白獲得資源,包括外援、免除外債等等不勞而獲的金錢,太多的經驗顯示,這些只會對經濟有害,還是「維持良好債信,能夠履行債務和其他約定」才能刺激一國的經濟增長。

帶動了美國政治階層的文化覺醒

雖然貧窮國家債台高築是老掉牙的問題,以取消外債作為解決之道也非新招,而且成效不彰,但Bono等人的熱忱卻無可置疑,連巴羅也被他們的精神感動,不過他並未動搖其觀點,畢竟歷史經驗充份顯示:許多債務國在外債解除後都再舉新債,而這些新債大都被貪污腐敗的政府拿去支應非生產性計劃。所以,事實證明解除債務的做法對國家沒有幫助。然而Bono還是為「2000大赦年」活動奔波游說各界領袖,包括前美國總統柯林頓和羅馬教宗,連諸多經濟學者也響應,而前美國財長、哈佛大學校長桑莫斯(Lawrence H. Summers)也在列。讓巴羅訝異的是,Bono竟能成功的周旋於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間,其努力遊說的成果是:美國國會在2000年11月通過美國一筆勾銷對第三世界四億三千五百萬美元債款的提案。更令人佩服的是,儘管Bono花費心力時間四處奔波向政界遊說,還能帶領在1990年代銷聲匿跡的U2合唱團,在2000年捲土重來推出一張精彩的專輯唱片「難以忘懷」(All That You Can't Leave Behind)。

由於Bono的努力獲得各界的認同,也許就是在薩克斯和桑莫斯的推薦下,在2001年6月獲哈佛大學頒發榮譽碩士學位,並在甘迺迪學院國際發展中心第一屆畢業生慶祝晚會上發表演說。柯林頓曾在慶祝債務解除提案通過的演講會中稱讚Bono是位頭腦絕頂聰明,且帶動了美國政治階層的文化覺醒。

在結束窮國債務任務後,Bono立即展開新任務,要為非洲愛滋病奉獻心力,他想敦促富裕國家以擴大國際貿易的方式對非洲提供醫療援助。為此,Bono再度請教巴羅這位保守人士的看法。雖然巴羅敬重Bono的為人,也很願意相信Bono所提辦法能收效,但以經濟研究專業角度看卻不能相信,巴羅倒希望Bono將其遊說長才用到鼓吹自由思想上,因為自由思想才是創造經濟成果的要因。我不禁好奇想問巴羅,為何不當面說服Bono這樣去做,或許巴羅已經提了,但Bono沒反應,或許根本沒機會說,或者在一段時間之後巴羅才想到此妙方。到底如何,很可惜的是,巴羅對此都沒有交代。

2004年5月,Bono又在美國費城大學接受榮譽法學博士頒贈,並當場發表一篇感人演說,內容主要仍在為第三世界爭取福利,繼續為非洲的人權、貧窮等問題發聲,認為西方社會對改善第三世界經濟狀況責無旁貸。由此可見Bono的善心和善舉並非一時心血來潮,也非三分鐘熱度的作秀,的確是長期間持續熱心奔走。單看Bono的此種耐心和堅持,就已夠讓人感佩的啦!

一位搖滾歌星能一往直前持續投入如此艱鉅任務,無怪乎會被列為全球百大影響人物之一。雖然能有Bono如此作為的外國藝人也不多,但我們卻時常看到不少外國影歌星做大善事,甚至於為人權、公理、正義挺身而出,如李察基爾為西藏多方奔走,而從事慈善事業者更比比皆是。相較之下,台灣藝人雖也不乏從事大小善事者,但像吳宗憲時常鬧花邊的卻更多呢!何不多多向Bono看齊呢?#

1此君主張以「震盪療法」從事體制轉變,以俄羅斯作為實驗場,初期一片慘像,並被嘲諷譏評為失敗,可是2004年俄羅斯第三次公民直選總統,現任的普京壓倒式輕鬆連任,經濟改革效果呈現被認為是主因,對照中共在21世紀初顯露「後發劣勢」並且泡沫經濟崩盤疑慮、險像環生,似乎印證制度改革「長痛不如短痛」,急進的震盪療法成本較低、效率較高。@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