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學者劉向:「天裂,陽不足;地動,陰有餘。」即:天裂對應人間陽氣不足的現象;地震則顯露人間陰氣過盛現象。

天空中出現的異象比如:日食、月食、彗星、暴風雨、落雷等,這些不少見,古史書中稱為「天變」,尋根究底,都有其對應的人間人事異變的現象,「天變」原來是上天預示的凶兆。還有較少見的,或較少人注意的「天變」現象,如天裂和天鳴,也都有相對應於人間的異常大事。

根據西漢學者劉向的說法:「天裂,陽不足;地動,陰有餘。」就說天裂對應的是人間陽氣不足的現象;地震則是顯露人間陰氣過盛的現象。在房玄齡等人合著的《晉書》這本天文志(誌)中有一些記載。

西晉時的天裂、天鳴和史傳事驗:

元康二年 天裂

在晉惠帝元康二年二月,天空西北方的天空出現了大裂縫。

《晉書‧志第二‧天文中七曜‧雜星氣‧史傳事驗》記載:「惠帝元康二年二月,天西北大裂。按劉向說:『天裂,陽不足;地動,陰有餘。』是時人主昏瞀,妃后專制。」

《晉書‧列傳第五十九》中也說道:「晉自元康之後,政亂朝昏,禍難薦興。」指愚昧無知的晉惠帝司馬衷昏庸無能,登基後朝政昏亂,元康時期,禍亂接連不斷發生,內有賈后和權臣賈謐等等掌權亂政,外有戎狄交侵,民生塗炭。

《晉書‧志第十七‧五行上》記載:「賈后凶恣,賈謐擅朝,惡積罪稔。」晉武帝死後,晉惠帝無能力治理朝政,以致後來引起宗室、外戚爭權奪利,賈南風得以專權。賈謐是西晉外戚、權臣,本姓韓,過繼賈家,襲承了其外祖父賈充的魯公爵位,姨母是賈后賈南風。

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賈后與賈謐聯手殺害被他們廢黜的晉惠帝唯一兒子,即皇太子司馬遹(後稱愍懷太子。其母謝玖)。賈后從此專擅朝政八年。

皇太子被廢黜引起朝臣不滿,後來趙王司馬倫藉口為太子報仇,盡誅賈氏。晉朝陷入「八王之亂」的黑暗動盪時代。

太安二年 天裂

晉惠帝太安二年八月庚午日,天空正中裂為兩半,發出三次如雷鳴般的聲音。

《晉書‧志第二‧天文中七曜‧雜星氣‧史傳事驗》記載:「太安二年八月庚午,天中裂為二,有聲如雷者三。君道虧而臣下專僭之象也。是日,長沙王奉帝出拒成都、河間二王,後成都、河間、東海又迭專威命,是其應也。」

天裂天鳴的現象,根據占卜的解釋,這是「人主失位,兵起」的徵兆,預示著國君將喪失地位,將爆發臣下興兵作亂之事。

當日發生了長沙王奉安帝討伐成都王、河間王的事。次年發生趙王司馬倫篡位,改元;後來司馬倫被齊王冏興兵討伐推翻,但齊王冏卻掌握兵權,不向朝廷稱臣,專權淫奢,次年,被處死。之後,成都王、河間王、東海王相繼專政。這個天裂現象對應了此歷史事件。

升平五年 天裂

穆帝升平五年八月己卯夜,天空從中裂開,寬度達三四丈,發出如雷鳴般的聲音,田野裏的野雉鳥都鳴叫相應。

《晉書‧志第二‧天文中七曜‧雜星氣‧史傳事驗》記載:「穆帝升平五年八月己卯夜,天中裂,廣三四丈,有聲如雷,野雉皆鳴。是後哀帝荒疾,海西失德,皇太后臨朝,太宗總萬機(政務),桓溫專權,威振內外,陰氣盛,陽氣微。」

這是國家陰氣強盛、陽氣衰微的顯露。

升平五年(公元361年)五月丁巳,穆帝崩。皇太后令奉正統以瑯琊王(晉成帝之子司馬丕)繼位,是為哀帝。哀帝雅好黃老之術,斷穀,興寧二年,服食長生藥過多而中毒,完全無法處理政務,崇德太后復臨朝攝政。那是發生在天裂之後二年。興寧三年二月哀帝死,無子嗣,皇太后的意旨,讓瑯琊王司馬奕即位。

此時,桓溫掌握了朝政,他的威勢在朝廷內外都非常顯赫。儘管他不守臣道,有篡位的野心,但因為皇上無過,他不敢公然行動,怕招來眾人的非議。於是,他採用了陰暗的誹謗手段,散布宮闈床笫之事,造謠皇上不能人道,並誣陷帝的三個皇子(妃嬪田、孟美人之子)是帝的男寵所生,以此來達到廢辱皇上的詭計。

桓溫和崇德太后合意,太和六年(公元371年),他宣讀崇德太后令,指稱:「有此三孽,莫知誰子。人倫道喪,醜聲遐布。」將司馬奕廢為東海王,之後再貶為海西縣公,遷居吳縣西柴里,並將其田、孟二妃及三皇子處死。

史稱被廢的司馬奕為廢帝。皇太后垂簾聽政,桓溫專權,朝中陰氣強盛,陽氣衰微。

太興二年 天鳴

元帝太興二年八月戊戌日,天空東南方響起鳴聲,聲音如強風激烈吹在水上一般。

《晉書‧志第二 天文中七曜‧雜星氣‧史傳事驗》記載:「元帝太興二年八月戊戌,天鳴東南,有聲如風水相薄。京房《易妖占》曰:『天有聲,人主憂。』三年十月壬辰,天又鳴,甲午止。其後王敦入石頭,王師敗績。元帝屈辱,制於強臣,即而晏駕,大恥不雪。」

西漢學者京房《易妖占》中說:「天有聲,人主憂。」三年十月壬辰日,天再次發出聲音,連續三天,直到甲午日才停止。第二年的永昌元年四月,王敦入石頭城(建在長江畔石頭山上的江防要塞,於今南京境內),而征討王敦的王師打敗仗。元帝屈辱,被強臣所控制,不久駕崩,未能洗刷大恥。

隆安五年 天鳴

閏月癸丑,天東南方發出鳴叫聲。六年九月戊子,同樣在天東南方又發出鳴叫聲。

《晉書‧志第二‧天文中七曜‧雜星氣‧史傳事驗》記載:「安帝隆安五年閏月癸丑,天東南鳴。六年九月戊子,天東南又鳴。是後桓玄篡位,安帝播越,憂莫大焉。」

《易妖占》中有說:「天有聲,人主憂。」

晉末民變領袖孫恩(中書令孫秀之後)於安帝隆安三年起兵反晉,隆安五年三度攻擊浹口(位於中國浙江省寧波市甬江口附近),於次年敗死,餘兵由他妹夫盧循領導,世稱「孫恩盧循之亂」。

在隆安五年的二年後——元興二年十二月壬辰日,桓玄篡位,安帝被降為平固王,第二十天,安帝流亡尋陽。元興三年閏五月己丑,桓玄故將揚武將軍桓振攻陷江陵,安帝被劫入賊營,晉朝陷入巨大的危機。

義熙元年 天鳴

晉安帝義熙元年八月,天空發出聲音,聲音來自東南方。

《晉書‧志第二‧天文中七曜‧雜星氣‧史傳事驗》記載:「義熙元年八月,天鳴,在東南,京房《易傳》曰:「萬姓勞,厥妖天鳴。」是時安帝雖反正,而兵革歲動,眾庶勤勞也。」

京房《易傳》說:「萬姓勞,厥妖天鳴。」指出天鳴是妖異作亂,百姓勞苦的徵兆。此時,儘管晉安帝擊退了作亂的桓溫,但兵亂不斷,人民辛勞,國家仍然陷於動盪之中。

「天人合一」 的處世哲學

中華文化遵循「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學,追尋著神指示給人的路。古人所說的「天」是大自然的天,但不僅止於表象的天,而是天意顯示予人的指引。古代的史官,觀察天象,歸納出各種對應人事的徵兆,包含凶兆和吉兆,呈給帝王作為施政的依循,落實了《易‧繫辭上》《史記》所說的「天垂象,見吉凶」的內涵。

從上述《晉書》的天文紀錄中,可以看到天象異變顯示的凶兆在史事中都得到驗證。從這些歷史中,我們也可觀察到天象異變顯露到人間,發生異變事件之間往往有一二年的時間延宕,這也是給世間人悔咎、歸善的機會。◇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