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美國民主黨的民調支持率上升時,墨西哥的股市就會上漲,而印度的股市則更喜歡美國共和黨的好消息。

1月13日(周六),台灣將選出新總統,這是一個重要的關鍵時刻。全世界的觀察重點卻是台灣對岸共產中國的獨裁者習近平,看習近平會如何繼續他吞併台灣的主張和行動,而這可能會導致自前蘇聯解體以來最大的地緣政治事件。

隨著台灣為2024世界各地的大選揭幕,這一年裏,佔全球GDP超過50%和全球人口近一半的數十個國家將舉行決定性的選舉。年首的台灣大選和11月的美國大選是這眾多選舉中舉足輕重的兩場,那麼這兩場大選會如何對全球日益不穩定的地緣政治和經濟環境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呢?

2024進入地緣政治風險年

花旗銀行(Citi)的新興市場團隊對客戶進行了調查,以了解他們對2024年最關心的問題。結果表明,地緣政治問題高居榜首,佔22%。

投資者發現他們在應對地緣政治衝擊時真的很難,因為地緣政治對市場的影響幾乎無法預測,但卻非常重要,而他們的反應通常卻是分散的,並且需要許多不同的折射層反饋來逐漸調整。

以最近10年來的兩宗重大地緣政治事件為例,可以看到市場反應的複雜性和投資者的難度。

2016年6月英國公投決定脫歐的結果立即引發了富時100指數(FTSE-100)的大幅下跌。不過,市場在半年內基本上擺脫了困境。

因為之前的大多數預測顯示英國不會脫歐,而公投結果大大出人意外,這種「政治不確定性」讓投資者有些措手不及,直到他們對英國選擇「硬脫歐」的內涵了解清楚後,市場才又恢復了信心。

2022年2月俄羅斯發動入侵烏克蘭的戰爭直接影響了能源市場,但是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並沒有立即發生明顯的震盪,甚至在戰爭爆發當天還略有上漲。不過隨後,標普500很快開始走入低迷,並在起起伏伏中不斷陷入熊市,至今無法恢復。

這個模式與英國脫歐公投對市場的影響截然相反,因為在俄烏戰爭爆發前,美國已經多次發出警報,做出俄羅斯會入侵烏克蘭的預測和情報披露,這讓市場和投資者多少有了預期準備。

然而,隨著美國和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以及對俄羅斯的經濟和金融制裁,同時,中共方面據信在暗中支持俄羅斯的經濟(例如大量購買俄羅斯的石油等)和向俄羅斯提供非致命性軍事設備(如軍民兩用車輛等),這讓俄烏戰爭不斷陷入膠著狀態。

現在,這場戰爭持續了即將滿兩周年,但是人們仍然看不到戰爭結束的日期。而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的戰爭似乎也沒有解決之道,並可能導致中東緊張局勢的升級。再加上台海危機的潛在升級可能,這些新的不確定性都讓市場也難以恢復信心。

台灣大選會對國際地緣政治有重大影響

再回頭看台灣大選,在台灣的三組總統候選人中,現任執政黨民進黨的副總統賴清德是中共最不喜歡的候選人,因為賴清德將繼續奉行現任總統蔡英文「親美遠中」、維持現狀的謹慎戰略。中共抨擊民進黨、蔡英文和賴清德都是「台獨」。

如果是國民黨候選人候友宜或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選舉獲勝的話,據信中共方面會透過操縱這些政治人物而達到控制台灣的目的。如果是賴清德勝選的話,中共方面預計必須要先做點甚麼強烈反應,但是會做甚麼呢?

Clocktower Group的首席策略師Marko Papic認為,「考慮到中美之間持續的重新接觸和(中國)國內的限制」,習近平對台灣大選的回應「可能只是象徵性的」,例如可能是像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2022年8月初訪問台灣之後對台灣進行經濟制裁或挑釁性軍事演習。Clocktower Group是一家位於加州的另類資產管理平台,專注於宏觀和中國境內的對沖基金種子和投資。

長期的中國問題觀察家、「獨立戰略」(Independent Strategy)組織的Stephen Roche則認為習近平想不出甚麼辦法來應對賴清德的勝利。但是,「被迫在放棄或兌現以武力吞併台灣的承諾之間作出選擇時,習近平會選擇後者。」Roche說,「到明年這個時候,北京將以封鎖或入侵的方式對抗台灣。西方會保衛台灣。」

對台灣的軍事攻擊將是至少自前蘇聯解體以來最大的國際地緣政治事件。這也可能演變成中美之間的直接武裝衝突。儘管許多人認為這不會發生,但是即使中共只對台灣實施封鎖的話,這都足以引發對全球經濟的巨大影響。

據統計,台灣生產的半導體佔全球市場60%以上,而人工智能(AI)、5G和高性能電腦所需的台灣7納米晶片更佔全球市場的70%以上。此外,台灣海峽也是全球貿易物流的「咽喉」,每天全球50%的貿易量、70%的半導體和日本四分之三的貨運量都要通過台灣海峽。

美國和西方世界無法承受失去民主和自由台灣之痛,無論台灣的新總統是誰。

美國政治和經濟的不確定性會造成全球影響

在花旗銀行的調查中,客戶們對2024年最關心的問題有兩項並列排名第二,一個是美國大選,另一個是通貨膨脹和美國高利率,都佔16%。排名第三的是擔心美國經濟衰退,佔11%。

這表明,美國大選以及美國在貨幣、金融、經濟等政策方面的影響力是全球性的。

「策略研究合作夥伴」(Strategas Research Partners)的總經理Dan Clifton表示,美國大選誰是獲勝者的可能性將「與整個國家的股市相關」。這在墨西哥已經很明顯,每當美國民主黨在民調中支持率上升時,墨西哥股市就會上漲;而在印度,他們的股市則更喜歡美國共和黨。

目前,美國兩黨意識形態的兩級分化越來越嚴重,許多政治機構功能失調,11月的大選對決很可能還是在81歲的現任總統拜登和77歲的前總統特朗普這兩位高齡候選人之間進行。

除此之外,針對特朗普的各種法律案件以及幾位第三方候選人的競選潛力使2024的美國大選變得更加難以預測。

由於政治環境的複雜,這也加大了現任拜登政府今年竭盡全力刺激經濟的可能性,以為拜登和民主黨在11月大選中加分——這在短期來看會有積極作用,但從長遠來看卻非常值得懷疑。

美國兩黨儘管分歧巨大,但是對中共的鷹派立場基本上卻是一致的,2024大選可能會推動他們針對中共發出更強硬的言論。在這種情況下,「脆弱的」美中關係將受到考驗。美中關係也是影響國際地緣政治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中國越來越糟糕的經濟形勢給中共進行任何軍事冒險的空間也越來越小。地緣政治分析師、「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創始人Ian Bremmer認為,美中兩國的國內局勢促使兩國領導人願意減少衝突,並「在經歷任何預期的動盪時會小心應對兩國關係的惡化」。

去全球化的趨勢已不可避免

無論誰是美國總統大選的贏家,「去全球化」的趨勢已經不可避免,這也可以稱為「去風險」,或是「脫鉤」。總之,資本和商品的國際流動將會放緩。

不過,在官方外交術語中,「去風險」還不是「脫鉤」,或者還沒有達到「脫鉤」的程度。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分析師Daniel Blake和Jonathan Garner表示,「去風險」和「脫鉤」之間的岔路口即將到來。去風險涉及「到2030年,對關鍵和新興供應鏈及相關創新管道進行有意義但相對有序的去風險部署」,同時企業轉移外國投資,這會演變成脫鉤,「國際舞台上的任何事故或事件都可能引發更激烈的經濟反應和相關的報復」。

美國和中國之間圍繞著獲得高端技術和知識產權的爭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特別是當高科技和知識產權具有國防和軍事影響力時。

拜登政府通過的《晶片法案》和《降低通貨膨脹法案》已顯示出,美國兩黨已達成新共識,要扭轉過去的資本錯誤配置,把供應鏈從中國撤出,並嘗試透過國家和私人聯合投資在美國重建工業基地。

隨著美國和西歐國家都在試圖重建其製造業基地,這給更多資本支出和投資帶來樂觀的前景。

在這樣去全球化的環境下如何配置資本?Strategas的Dan Clifton表示,從投資角度來看,「這是多極世界的崛起」,因此「股票交易更像柏林牆倒塌之前的情況:通脹和利率略高,股票的市盈率(本益比)稍低」。換句話說,市場將會穩定逆轉回到1989年以前沒有全球化時的情況。#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