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對西方人來說,有個重要的情人節,但對全球華人,2月最重要的日子是中國新年。海外華裔社區都會舉辦各類慶祝活動,包括舞龍舞獅等,除了促進聯誼,最重要的是,延續中華傳統文化,讓華裔世代不忘自己的根。
《華盛頓郵報》登載華裔專欄作家克里斯汀余的專文,敘述她身為華裔後代,在成長過程中,由對中華文化的排斥,到體會承先啟後及教導孩子對中華文化認同的重要性。
她說,兩個兒子只知道2月的情人節,不知道中國新年。在兒子的奶奶向孫子描述華人如何過中國新年時,她的思緒回到小時候過年的情景。
余的父母是來自香港的移民,來美後為生活奮鬥,最後定居康涅狄格州。如傳統的華裔家庭,在屋內,所有人只講華語,屋中充滿紅燒肉的味道。
在中華文化的重要節日,除了滿屋子的家族成員,也少不了滿漢全席式的大餐;如果是中國新年,還有紅包、放鞭炮、象徵吉利財富的橘子及蘋果、掃去不吉利的灰塵等等習俗。
身為華裔移民的後代,她有著兩種涇渭分明的生活:家庭生活和學習生活。
在學校,余擺脫她的華人身份,從外表看,和她的同學毫無二致,包括服裝、背包、髮型,做一樣的運動,讀相同的書籍。
她說,內心深處雖然明白自己是中國人,但有一部份的她,並沒有完全意識到她與周遭同學的不同,不知道自己是多數白人中的少數族裔,因為她看不到自己的差異,一直以為自己與周遭的同學完全一樣。
高中和大學時,她討厭與來自中國大陸、日本和韓國的學生為伍,沒有加入亞裔的社團活動。
當時的她,只想擺脫她的黃色皮膚以及背負的中華文化。但是等到她成家,有了自己的小孩後,她再次感受到身為華裔的責任。這次她明白,再也無法選擇逃避,而是要肩負傳承文化的責任,讓她的孩子了解自己的來歷。
由於過去文化認同的不足,她拋棄了太多的中華文化,以致現在她無從教起,孩子們離中華文化越來越遠。
她已體會到不能再與中華文化切割,那是她的責任,要讓孩子們了解中華文化。雖然她很擔心她能教導的不多,但至少可以與孩子們一起學習中華文化。◇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