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警告!

《年少日記》給觀眾帶來的痛在電影清楚地敘述了一位十歲少年的求生歷程,大家能夠傾聽他的內心說話,也見證他不斷地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只可惜現實世界選擇忽略了他所付出的努力。

常有人問:「他們為甚麼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這個故事卻告訴大家,是這個世界先放棄了他們。如果我們怪他們不主動求助的話,小主角傑仔卻一直主動去嘗試滿足父母的要求,也不斷地尋找方法去幫助自己進步和減壓。可惜的是,他的父母和老師卻不斷地把他的救生圈拿走,這才導致悲劇的發生。

在電影一開始的時候,主角傑仔主動拿水給媽媽喝,並且嘗試在那個場合裏用英文來跟媽媽說話(因為想讓爸爸高興),這顯示了傑仔對媽媽的孝順,也同時看得出傑仔擁有非常敏感的觀察能力(因為爸爸正在跟校長說話,他想讓爸爸感到自豪)。可惜他把a glass of water說錯為a cup of water,於是被爸爸責罵了。

而傑仔非常細心地聽見校長分享其兒子有寫日記的習慣,因此對語文運用非常有幫助,於是他便用自己的零用錢去買了一本簿來開始寫日記。接下來,這本日記也成為了他記錄自己心情的工具。

傑仔喜歡看漫畫,也透過漫畫的勵志對白來激勵自己,可惜漫畫書俾爸爸掉了。傑仔也會用床上的毛公仔來跟自己對話,藉此來鼓勵自己繼續努力,可惜又給爸爸掉了。傑仔的鋼琴老師是最支持傑仔的人,可惜也給爸爸解僱了。

到最後傑仔被迫出了焦慮和抑鬱症,但學校的老師卻沒有發現,只把他當成一個無心向學的學生對待。傑仔也不是沒有求助的,他有跟母親表達自己有失眠問題,想媽媽帶他去見精神科醫生,但是這要求也被母親無視了。最後,父親向傑仔說出不會再打他,也不再理會他的話,傑仔在確信自己已經無能為力後才一躍而下。

看完這部電影後,大家或者能夠察覺,自殺的人未必是不負責任,不願努力的人,或許他們已經盡力了,但是身邊一個又一個重要的人不斷地忽略和拋棄他們,結果就是這樣了。愛惜生命?他們在生的時候,你不去愛他們,他們死後,你愛個屁?◇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