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密聖道中學位於大埔太和邨旁,是一所資助的基督教男女子中學,主要的教學語言為中文。2022/23學年,學校共開辦24班,中一至中六各4班。學校參加教育局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在132個學額當中,約三成六來自自行分配及重讀生學額,其餘六成四為中學統一派位,學生以大埔區為主,少數來自北區。學校由基督教興學會創辦至今,校訓為該會屬校通用的「服從聖神,實踐真理」。

基督教興學會至今創辦了共6間中學和2間小學,全部仍在運作中,而在1998年創辦的迦密聖道中學,雖然是最後一間,但同樣以「迦密」作開首。本專欄過去分別在2021年12月初介紹過的迦密中學、2022年12月初介紹過的迦密唐賓南紀念中學及2023年8月初介紹過的迦密主恩中學中,辦學團體的背景亦有介紹。九龍何文田的迦密村街和赤柱的佳美道,均以所在以迦密山或加爾默羅山為名的基督教及天主教會而命名。

迦密聖道中學禮堂。(鄺嘉仕提供)
迦密聖道中學禮堂。(鄺嘉仕提供)

迦密聖道中學的創辦費用主要由基督教中國佈道會所捐贈。中國佈道會在1946年由計志文牧師在上海所創辦,在1949年中國主權易手前後來港,繼續為南來難民佈道,開始時曾借用佐敦的快樂戲院作主日崇拜,在往後數年租用過油尖旺區數個不用同地方作辦事處後,最後在1958年於花墟附旁的洗衣街建立首間聖堂中國佈道會迦南堂(後稱九龍迦南堂),在2002年遷往現時深水埗大埔道。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在1963年於九龍大坑東棠蔭街開辦聖道學校,經多次轉型後在2003年遷入觀塘利安里新校舍,轉型為直資中學,更名為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基督教中國佈道會亦在1965年於牛頭角創立聖道小學,輾轉在2001年遷入油塘現址,更名為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基督教中國佈道會所創辦的兩間學校均以「聖道」作為校名。最終,迦密聖道中學的名稱,及在校內建立的迦密聖道堂,反映了基督教興學會及基督教中國佈道會的聯合。

迦密聖道中學校址在太和邨旁,但比1988年左右開始分期入伙的太和邨遲了10年開學,源於其與大埔官立小學的用地,前身曾為大埔頭臨時房屋區,在1996年拆卸後才建成。而就算是太和邨本身,亦同樣是安置部份大埔漁角臨時房屋區居民的公共屋邨。

學校自修室。(鄺嘉仕提供)
學校自修室。(鄺嘉仕提供)

根據紀錄,迦密聖道中學最遲在2008年開始,便會每5年舉行一次讓公眾參與的校慶開放日。而學校最近的一次校慶開放日,就是剛在今年(2023年)11月10至11日(星期五及六),以「聖道.鏤刻永傳;恩臨.潤澤禾穗」為25周年校慶的主題,舉行一連兩天讓校友及公眾人士參與的開放日。而同時以有興趣報讀的家長為對象的升中資訊講座,以小朋友為對象的體驗課,及以導賞團形式參觀校園的環節,亦在這兩天中的不同時段內舉行。

25周年校慶開放日期間,學校美術室視藝科的展覽。(鄺嘉仕提供)
25周年校慶開放日期間,學校美術室視藝科的展覽。(鄺嘉仕提供)

25周年校慶開放日期間操場上的打卡位。(鄺嘉仕提供)
25周年校慶開放日期間操場上的打卡位。(鄺嘉仕提供)

是次開放日,迦密聖道中學在2至4樓不同的課程安排了課室介紹不同的科目及展出學生的作品及成就,同時亦就不同的科目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坊,讓小朋友、校友或公眾按時自由參與。例如中文科有竹編燈籠、剪紙、文字遊戲及投壺等,英文科則有互動劇場、音樂表演及英語茶座,科學科有天然酸鹼指示劑製作,科技科有機械臂搶棉花糖,體育科有小學男子籃球邀請賽,個人、社會及人民教育科有手工咖啡、考古及再造紙工作坊,音樂科有里拉琴及電子音樂工作坊,而藝術科亦有和諧粉彩心意卡製作等等。

迦密聖道中學在這兩天,已在校內不同位置放置打卡位,雨天操場亦設有表演的舞台,讓教職員及學生輪流表演身手。而學校亦將2樓的兩個課室改裝成為校史展覽室,雖然當中以相片為主,但仍可為參與人士介紹學校過去25年的發展。◇

25周年校慶開放日期間,介紹中文科時所使用的裝置。(鄺嘉仕提供)
25周年校慶開放日期間,介紹中文科時所使用的裝置。(鄺嘉仕提供)

25周年校慶開放日期間,兩間課室特設為校史展覽室(鄺嘉仕提供)
25周年校慶開放日期間,兩間課室特設為校史展覽室(鄺嘉仕提供)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